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封煜新专利>正文

半导体分离器件外壳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2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分离器件外壳封装结构,特征在于,在底板的一平面上设有框架,在框架的两侧壁上设有引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圆弧形槽口;所述引线为两条引线,每条引线为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略伸入到框架内部并固定在框架上的三条引线。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小器件外壳占用面积,减少体积,提高散热均匀性,提高外壳耗散功率、便于批量封装生产半导体分离器件外壳封装结构,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分离器件方形功率金属外壳封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替代半导体分离器件大功率B2-01B、 B2-01C型(SJ2849-88、 SJ2852-88标准)金属外壳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半导体分离器件大功率金属外壳封装结构为B2-01B-Z、 B2-01C-Z型(SJ2849-88、 SJ2852-88标准)。其外壳由两部分组 成,底座外形为菱形结构,帽体为圆形结构。底座与帽体封装时 不便于批量封装生产,只能单体一只一只封装;底座与帽体封装 后在线路板上安装时占用面积较大,散热性不均匀,不便于在线 路板上设计安装位置。诸城市电子封装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解决这 些金属外壳封装结构先天性不足,参考国外一种类似方形金属外 壳封装产品进行设计。国外这种类似方形金属外壳封装产品腔体 外观呈倒梯形,为一次冲压成型后与底板烧结而成。由于这种外 壳封装产品底面与底板接触面积小,又有冲制底面,造成使用过 程中热量的传导产生一定的阻滞,而影响芯片工作过程产生热量 的传导。因为外壳设计先天性原因从而限制了产品的功率耗散, 而致器件失效和性能恶化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输出面因过热而 烧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半导体分离器件外壳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一平面上设有框架,在框架的两侧壁上设有引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圆弧形槽口;所述引线为两条引线,每条引线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为略伸入到框架内部并固定在框架上的三条引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半导体分离器件外壳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一平面上设有框架,在框架的两侧壁上设有引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圆弧形槽口;所述引线为两条引线,每条引线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为略伸入到框架内部并固定在框架上的三条引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煜新
申请(专利权)人:封煜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