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97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包括基板总成、第一和第二晶粒,第一晶粒固设于基板总成上,第一晶粒朝上端面外侧有导接件,第一晶粒朝上端面内侧有焊线由内朝外与导接件呈电性连接,而导接件外侧亦有焊线,导接件外侧的焊线朝外并向下与基板总成呈电性连接,且导接件朝上端面有一第二晶粒;第二晶粒与导接件间未呈电性连接而有一区隔层,第二晶粒朝上端面外侧有焊线,第二晶粒外侧的焊线由内朝外延伸并向下与基板总成呈电性连接;基板总成上包覆一封装体,封装体包覆第一和第二晶粒、导接件,形成一完整的封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单一封装个体达到多功能的效果,结构更加稳固、封装更加完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是使该第 一晶粒与第二晶粒两种不同的晶体管结构堆栈封装于一体,并使单一封装个体达到多功能的效果,且结构更加稳固、封装更加完整的改进的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子封装(electronic packaging)是将已制作完成的集成电路与 其它相关的电子组件,共同连接于一系统中,并维持合宜的环境,以发 挥此系统设计的功能。电子封装有提供「电能的传送」、「讯号的传递」、「热的去除」与「机械承载及保护」等四种主要的功能,封装形式若依 封装的材料进行区分,分为塑料封装(plastic packaging)与陶瓷封装(ceramic packaging);若是依照印刷电路板上连接的型式区分,则可 分为引脚穿过印刷电路板的插件式组件(pin-through hole device), 与引脚不穿过印刷电路板而是焊接在其表面的表面黏着组件(surface mount device)。 一般常见的塑料封装中,二边边缘引脚(peripheral type)型式的DIP (dual in-line package)属于针插孔组件、SOP (smal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包括一基板总成、一第一晶粒、一第二晶粒,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晶粒是固设于基板总成上,该第一晶粒朝上端面外侧设有导接件,该第一晶粒朝上端面内侧设有焊线由内朝外与导接件呈电性连接,而该导接件外侧亦设有焊线,该导接件外侧的焊线是朝外并向下与基板总成呈电性连接,且该导接件朝上端面设有一第二晶粒;    该第二晶粒与导接件间未呈电性连接而设有一区隔层,该第二晶粒朝上端面外侧设有焊线,该第二晶粒外侧的焊线由内朝外延伸并向下与基板总成呈电性连接;    该基板总成上包覆设有一封装体,该封装体包覆第一晶粒、导接件、第二晶粒,借此形成一完整的封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包括一基板总成、一第一晶粒、一第二晶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晶粒是固设于基板总成上,该第一晶粒朝上端面外侧设有导接件,该第一晶粒朝上端面内侧设有焊线由内朝外与导接件呈电性连接,而该导接件外侧亦设有焊线,该导接件外侧的焊线是朝外并向下与基板总成呈电性连接,且该导接件朝上端面设有一第二晶粒;该第二晶粒与导接件间未呈电性连接而设有一区隔层,该第二晶粒朝上端面外侧设有焊线,该第二晶粒外侧的焊线由内朝外延伸并向下与基板总成呈电性连接;该基板总成上包覆设有一封装体,该封装体包覆第一晶粒、导接件、第二晶粒,借此形成一完整的封装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的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区隔层为具绝缘功效的胶黏剂。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的晶体管堆栈封装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接件与第一晶粒间设有一具绝缘功效的胶黏剂,该胶黏剂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资重兴白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利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