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31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括硅化物氧化过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通过依次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绝缘层、第1含硅导电层,和硅化物层而形成多硅化物结构;在氧和氯化氢气体的气氛中进行干法氧化,在整个所得结构的表面上形成氧化硅层。可获得没有结构缺陷的多硅化物结构的栅极连线或互连层,从而改进了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和成品率。(*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氧化硅化物的方法,该硅化物是用以减小半导体器件内的互连电阻率的。随着半导体器件集成工艺技术的发展而实现了VLSI的特点,尤其是,随设计规则继续按比例缩小(至1μm或更小),降低伴随互连线而来的电阻和电容的需要就变得愈加迫切。这点对MOS器件尤为突出,其中因互连线产生的RC延迟会超过电路工作时门开关的延迟时间。互连R×C(电阻×电容)的乘积越高,这种延迟对电路的工作速度就会有更严重地限制。所以,为了制造高密度高性能的器件,低电阻率互连线是个关键。近来,有许多种把互连线电阻率至小于多晶硅所显示的15-30Ω/的方法。其中的一个方法是用低电阻率的铝替换互连材料。然而,由于铝的熔点和共熔点温度低,所有的后继工艺过程的温度都必须保持低于500℃。由于几种工艺过程(例如,源漏区注入退火、氧化以及玻璃塑流/回流)都要在高于500℃的温度下进行,所以,铝不宜用作互连材料。降低互连线电阻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用难熔金属(如,W、Ta、Ti或MO)或由硅和一种难熔金属组成的难熔金属硅化物(如,WSi2、TiSi2、MoSi2或TaSi2)取代多晶硅,并直接用作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通过依次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绝缘层、第1含硅导电层,和硅化物层而形成多硅化物结构;以及通过在氧和氯化氢气体的气氛中干法氧化,在所得结构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氧化硅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1992-9-26 17608/92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通过依次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绝缘层、第1含硅导电层,和硅化物层而形成多硅化物结构;以及通过在氧和氯化氢气体的气氛中干法氧化,在所得结构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氧化硅层。2.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导电层包括多晶硅。3.一种氧化多硅化物结构的硅化物层的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将通过依次形成栅绝缘层、第1含硅导电层和硅化层而形成了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守官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