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使用快速热处理的预退火/氧化联合步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17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用快速热处理(RTP)的预退火/氧化联合步骤处理硅片,使之形成给定厚度的热氧化物,同时调节溶蚀区深度和整体微缺陷密度(BMD),该步骤包括:在氧化环境中、在环境压力下,将硅片暴露于受控温度下经过受控退火时间,以获得预选的热氧化物目标厚度,以适应预选的溶蚀区深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在使硅片预退火的DRAM工艺中运用快速热处理(RTP)来实现预退火/氧化联合步骤。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使硅片预退火的改进处理过程中,能借助于一次RTP过程同时形成溶蚀区(DZ)和指定厚度的衬垫氧化物(pad oxide)。在制备硅片的过程中,在经卓氏生长(Czochralski growth)后的Si棒中是存在着氧的。氧的来源是盛着生长中的熔融硅的石英坩埚,部分的氧溶解在熔融硅中。当从硅棒切成硅片后,氧仍存在于硅片中,多数是以填隙的方式存在。因此,DRAM工艺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在繁复的高温过程中使硅片退火。在该繁复的高温过程中,其目的或目标是要使氧从硅片表面的10~20μm厚的表层中扩散出来,同时在硅片体内形成SiO2沉淀物。该预退火步骤可造就“溶蚀区”(DZ)亦即靠近硅片需加处理的表层没有与氧有关的缺陷的区域,该过程还能提供出具有很高内在吸气能力的硅片。在预退火中,通常能生长出一薄层氧化物,但是,该层氧化物的缺点是厚度不能控制,因此在形成衬垫氧化物以前必须把它剥离。在一种制备硅片的方法中,有一种内在吸气的方法,公开在美国专利5,674,756中。该方法包括将含有氧沉淀核的硅片以至少10℃/分钟的速率从室温加热到约800℃~10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0.5至20分钟,这样就可得到具有有效内在吸气能力的硅片。该方法指出,若保持时间超过20分钟,就会得到过厚的DZ层,而氧沉淀核在此保持时间内也会生长成稳定的大小。美国专利4,597,804公开了一种借助于内在吸气来制造溶蚀硅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退火温度为500℃至1300℃的范围内,用加热硅片的方法使硅片退火,具体做法是先用500℃至900℃的第一退火温度,再将温度升高至950℃至1300℃的第二退火温度,从第一退火温度到第二退火温度的升温速度不超过14℃/分钟。美国专利5,534,294公开了一种制造半导体硅片的方法,它包括在硅片的一面上形成一层厚1nm至3nm的氧化物膜;在形成的氧化物膜上加涂一层多晶硅;并将该硅片在惰性气体或还原气体或其混合气中进行热处理,处理时以硅片的另一面向气体暴露,以使该另一面的氧被排出,从而在该另一面形成溶蚀区。该方法指出,用该法所制出的硅片具有做在顶面的表面溶蚀区。美国专利5,401,669公开了一种制备硅片的方法,这种硅片具有可控制的氧沉淀核中心的密度分布。其法是把硅片的一个未加防护的面,在快速热处理中暴露于温度至少为1175℃的含有氮气或氮化物气体的大气中,而与此同时在快速热处理中把硅片的另一面防护起来,不暴露于大气,以在后续的热处理中产生出供生长氧沉淀物场地用的成核中心,该成核中心的峰值密度近似于硅片来加防护的面。在制造硅片的
需要一种方法,它能同时既形成给定目标厚度的氧化物,又形成溶蚀区。在制造硅片的
还需要一种方法,它能消除在形成衬垫氧化物前,必须剥离掉在预退火中形成的厚度不能控制的氧化物这一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出一种制造硅片的方法,它能形成给定目标厚度的氧化物,同时形成溶蚀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出一种制造硅片的方法,它能借助于预退火提供出一层可控制厚度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不需在形成衬垫氧化物以前剥离。本专利技术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出一种制备硅片的方法,它能借助于高温氧化法造成溶蚀区;能把沉淀物密度调节到给定目标值;并能提供出很薄的衬垫氧化物层以备进一步处理。总之,本专利技术的制造硅片的方法是,借助于在100%O2和接近于大气压力的高压下,控制温度和退火时间,把氧化物厚度和DZ深度调节到要求的目标值的办法来实现。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RTA温度变化曲线图。图2为在稀释氧中的RTA曲线图,图中示出在1200℃和740托下,在100%氧以及在含有5%氧的氩中进行快速热处理时,DZ深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3为说明在1150℃、60秒、740托的快速热处理中溶蚀区与环境气体中氧含量关系的曲线图。图4示出在1150℃下短时10秒快速热处理中溶蚀区与环境气体中氧含量关系的曲线。图5为在纯氧中,在三种不同的快速热处理条件下,氧化物厚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该时间为RTP/氧化时间的函数。图6为氧化物厚度与小室压力的关系曲线图,并对两种RTO时间10秒和60秒示出氧化物厚度与小室压力的函数关系。图7为整体微缺陷密度(Bulk Micro Defect density)(BMD)与RTO时间的函数关系曲线图。图8为BMD密度与RTO时间的函数关系曲线图。图9为10秒、25秒、和60秒RTO处理中,BMD密度与压力的函数关系曲线图。图10为在1200℃下在纯氧中分别在10托和740托压力下进行RTO处理时溶蚀区深度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图。专利技术详述按照本专利技术,已经发现了一种快速热处理(RTP)的技术,它在制作硅片时,能形成热氧化物,并同时能调节熔蚀区深度和整体微缺陷密度(BMD)。实施例1(大气压法)现参看图1,可看到单晶硅片被从环境度升温到1200℃,保持约10秒钟,然后又回降至环境温度,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快速温度退火(RTA)的温度变化曲线。在该实施方案中,借助于在100%的氧和接近于大气压约740托的高压中控制温度和退火时间,把氧化物厚度和DZ深度调节到要求的目标值。在该处理过程中,溶蚀区深度约为35μm,这从图2在1200℃、740托下,在100%氧中以及在含有5%氧的氩中,进行快速热处理的DZ深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看出。该值大于要求的最小值10μm。在快速热处理步骤的环境条件为1150℃、60秒、740托时,DZ深度对氧含量的依赖关系表明,当周围气体中氧含量为20%时出现一个峰值。现参看图4,该图示出在1150℃下10秒快速RT步骤中,溶蚀区深度与氧含量的依赖关系曲线。从示出氧化物厚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的图5中可以看出,在100%氧中以1200℃/10秒的RTO处理,可得到约8nm的目标厚度。事实上,我们回头再看图2,可看到溶蚀区深度系大于目标值10μm(实际值为35μm)。图6中的曲线示出,在100%O2中,在10秒、25秒和60秒三种RTO时间下,氧化物厚度与小室压力的关系。图7为整体微缺陷密度(BMD)的曲线,并说明整体微缺陷密度与RTO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8所示,BMD密度是总压力和RTO时间的函数,其中在DRAM装置生产周期期间可得到的足够大的沉淀物密度约为3e8cm-3。如果要求得到4nm的氧化物目标厚度,可在100%O2中在740托压力下,使用1200℃、2秒钟的RTO。根据图2,这个条件会得到约20μm的溶蚀区深度,这一数值也可充分满足10μm的目标值。同样,该过程的BMD密度约为3e8cm-3(见图8)。参看图9可以看出,BMD密度与压力的函数关系是在100%的O2中得出的。该BMD密度对总压力的函数关系是对于10秒、25秒和60秒的RTO处理过程示出的。实施例2(减压法)现参看图10,该图为在100%O2中在1200℃下,溶蚀区深度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图。从图10可以看出,在100%O2环境下溶蚀区的深度对总压力只有微弱的依赖关系。在该实施例中,氧化物的目标厚度为80A,而DZ深度为20μm。图10还示出,20μm的DZ相当于约25秒的RTO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快速热处理(RTP)硅片的预退火/氧化联合步骤,用于使之形成给定厚度的热氧化物,同时它还能调节溶蚀区深度和整体微缺陷密度(BMD),该步骤包括: 在氧化环境中、在环境压力下,将硅片暴露于受控的温度下经过受控的退火时间,以获得预先选定的热氧化物目标厚度,以满足预先选定的溶蚀区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1998-9-3 09/1468701.一种使用快速热处理(RTP)硅片的预退火/氧化联合步骤,用于使之形成给定厚度的热氧化物,同时它还能调节溶蚀区深度和整体微缺陷密度(BMD),该步骤包括在氧化环境中、在环境压力下,将硅片暴露于受控的温度下经过受控的退火时间,以获得预先选定的热氧化物目标厚度,以满足预先选定的溶蚀区深度。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氧化环境系选自100%氧、含有约5%氧的氩、NO和N2O。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热氧化物的厚度是借助于改变该环境压力来调节的。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溶蚀区深度和BMD密度,是借助于RTP的温度和时间参数来调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H图斯M施雷姆斯T格尔特纳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