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当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对平板显示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新出现的三种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阴极射线管和液晶显示器的不足。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全固化、视角宽、颜色丰富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视角大,功率低,其响应速度可达液晶显示器的1000倍,其制造成本却低于同等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因此,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87年,美国Kodak公司的C.W.TANG等人(C.W.Tang,S.A.Slyke,Appl.Phys.Lett.51,913(1987))首次采用双层结构,以芳香二胺类衍生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以一种荧光效率很高且能用真空镀膜法制成均匀致密的高质量薄膜的有机小分子材料——Alq3作为发光层材料,制备出较高量子效率(1%)、高发光效率(>1.51m/W)、高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包括透明基片(1)、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5),以及夹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第二电极层(5)之间的单层有机发光层(4),单层有机发光层(4)采用小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分子材料中掺杂有一种双极性掺杂剂。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3-7-25 03150370.51.一种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包括透明基片(1)、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5),以及夹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第二电极层(5)之间的单层有机发光层(4),单层有机发光层(4)采用小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分子材料中掺杂有一种双极性掺杂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性掺杂剂为三苯胺-噁二唑类、联苯-咔唑类或苯-咔唑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苯胺-噁二唑类化合物为{4-[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联]-苯基}-(9-乙基-9氢-咔唑基-3-联)-三苯胺、N,N’-二-{4-[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联]-苯基}-9-乙基-N,N’-联苯基-9氢-咔唑基-3,6-二胺、1,1,1,3,3,3,-六氟-2,2-二[5-(4-N.N-二苯胺基)-1,3,4-噁二唑-2-对苯基]丙烷、1,4-二[5(4-N,N-二苯胺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1,3-二[5(4-N,N-二苯胺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1,2-二[5(4-N,N-二苯胺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或1,3,5-三[5(4-N,N-二苯胺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中的一种材料,所述的联苯-咔唑类化合物为4,4-N,N’-二咔唑-联苯,所述的苯-咔唑类化合物为N,N’-二咔唑基-1,4-二亚甲基苯或9,9-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高裕弟,王立铎,魏鹏,张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