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430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蓄积型MISFET具备:在上述SiC衬底(101)上以外延方式生长的高电阻SiC层(102);阱区(103);具有在阱区(103)的表面区域上形成的多重δ掺杂层的n型蓄积沟道层(104);接触区(105);栅绝缘膜(108);以及栅电极(110)。蓄积沟道层(104)为交替地层叠了非掺杂层(104b)和能进行由量子效应引起的朝向非掺杂层(104b)的载流子的渗透的δ掺杂层(104a)的结构。此外,设置了侵入到蓄积沟道层(104)和接触区(105)内以便与接触区(105)直接接触的源电极(111)。由此,不需要由离子注入形成的源区,减少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化合物半导体层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特别是涉及适合于高耐压、大电流等的用途的。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器件中,希望功率器件是高耐压且流过大电流的半导体元件,而且是低损耗的。以往,使用了硅(Si)半导体的功率器件成为主流,但近年来,使用了碳化硅(SiC)等的具有宽带隙的化合物半导体的功率器件引人注目,其开发正在不断获得进展。特别是碳化硅半导体的绝缘破坏电场与硅相比高了1个数量级,因此,即使PN结部分或肖特基结部分的耗尽层窄,也能维持比较高的反耐压性。因而,对于碳化硅材料来说,由于可减薄半导体层的厚度、而且可提高掺杂浓度,故其作为导通电阻低、高耐压且低损耗的功率器件的材料而受到人们的期待。图15是在文献1(Osamu Kusumoto等6人,「SiC垂直DACFET」,参照Material Science Forum 389-393号,第1211-1214页)中本专利技术者提出的、使用了SiC的二重注入型蓄积型MISFET(ACCUFET)的剖面图。如该图中所示,该现有的蓄积型MISFET具备低电阻的SiC衬底1001;在SiC衬底1001上以外延方式生长的其电阻比SiC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衬底;有源区,它是由在上述衬底上设置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有源区,并且,它是由交替地层叠至少1个第1半导体层和至少2个第2半导体层而构成的,其中,该第1半导体层起到载流子移动区的功能,该第2半 导体层包含其浓度比上述第1半导体层的浓度高的载流子用杂质,而其膜厚比上述第1半导体层的膜厚薄;以及至少1个电极,其由从上述有源区的表面侵入到上述有源区内而至少与上述各第2半导体层接触的导体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7-11 202527/2002;JP 2003-1-30 021692/2003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衬底;有源区,它是由在上述衬底上设置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有源区,并且,它是由交替地层叠至少1个第1半导体层和至少2个第2半导体层而构成的,其中,该第1半导体层起到载流子移动区的功能,该第2半导体层包含其浓度比上述第1半导体层的浓度高的载流子用杂质,而其膜厚比上述第1半导体层的膜厚薄;以及至少1个电极,其由从上述有源区的表面侵入到上述有源区内而至少与上述各第2半导体层接触的导体材料构成。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上述有源区上设置的栅绝缘膜;以及在上述栅绝缘膜上设置的栅电极,上述至少1个电极是源电极或漏电极中的至少某一方,该半导体器件起到MISFET的功能。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器件起到蓄积型MISFET的功能。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上述有源区上设置的肖特基栅电极,上述至少1个电极是夹住上述栅电极而设置的源电极和漏电极,该半导体器件起到MESFET的功能。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楠本修北畠真高桥邦方山下贤哉宫永良子内田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