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53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能抑制结深浅的LDD区域的杂质浓度的降低。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多个MOS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上,分别与上述多个MOS晶体管相对应地形成多个栅极电极构造的工序;以及按上述多个MOS晶体管的LDD区域的结深度深的顺序,在上述多个栅极电极构造的两侧,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内形成LDD区域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包括具有LLD(Lightly Doped Drain)构造的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晶体管的。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高集成化及缩小化,要求抑制设置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中的MOS晶体管的短沟道效应及提高其驱动能力,因此一般在MOS晶体管中采用LDD构造。LDD构造是在源极区域及漏极区域的端部设置了低浓度的杂质区域(LDD区域)。一般来讲,在栅极电极的侧壁绝缘膜形成前,预先以栅极电极为掩膜离子注入低浓度的杂质,由此形成该LDD区域。但是,有时在同一半导体衬底上形成LDD区域的结深不同的多个MOS晶体管。这是因为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内使用多个电源电压的情况下,各MOS晶体管所要求的可靠性不同等缘故。这样在同一半导体衬底上形成LDD区域的结深不同的多个MOS晶体管的情况下,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上使抗蚀剂膜图形化,使得露出具有预定结深的MOS晶体管的形成预定区域,并进行杂质的离子注入。之后,剥离上述抗蚀剂膜。并且,每形成具有不同结深的MOS晶体管的LDD区域,都反复进行这些工序。抗蚀剂膜的剥离工序,用例如灰化(ashing)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多个MOS晶体管,上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上,分别与上述多个MOS晶体管相对应地形成多个栅极电极构造的工序;以及按上述多个MOS晶体管的LDD区域的结深度深的顺序,在上述多个栅极电极构造的两侧,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内形成LDD区域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22 013992/2004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多个MOS晶体管,上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上,分别与上述多个MOS晶体管相对应地形成多个栅极电极构造的工序;以及按上述多个MOS晶体管的LDD区域的结深度深的顺序,在上述多个栅极电极构造的两侧,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内形成LDD区域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MOS晶体管包括第1 MOS晶体管、以及LDD区域的结深比上述第1 MOS晶体管浅的第2 MOS晶体管;形成上述LDD区域的工序,包括用第1抗蚀剂膜覆盖上述半导体衬底的形成上述第2 MOS晶体管的第2区域的工序,以上述第1抗蚀剂膜为掩膜,对上述半导体衬底的形成上述第1 MOS晶体管的第1区域注入杂质离子,形成上述第1 MOS晶体管的LDD区域的工序,剥离上述第1抗蚀剂膜的工序,用第2抗蚀剂膜覆盖上述第1区域的工序,以上述第2抗蚀剂膜为掩膜,对上述第2区域注入杂质离子,形成上述第2 MOS晶体管的LDD区域的工序,以及剥离上述第2抗蚀剂膜的工序。3.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多个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莲见良治宫下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