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97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包括冲压形成两端开放的内凹容纳空间的后下摆臂本体,位于所述内凹容纳空间的檐口处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加强板通过所述的折边盖设于所述的内凹容纳空间上,所述后下摆臂本体与后副车架连接处的外侧壁处设置有调节部,此种设计摆臂在衬套附近的截面尺寸较大,各向刚度得到提升。适合大承载、高刚度要求的车辆运用。同时将衬套压装于后副车架,使后下摆臂总成质量降低,簧下质量降低,且车轮相位调节更容易。位调节更容易。位调节更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关键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多连杆式后独立悬架系统包括前束调节杆、后纵向推杆、后上摆臂、后下摆臂等,它们分别对各个方向提供控制力,是可以使轮胎具有更加可靠的行驶轨迹的悬架系统。
[0003]现有技术中,后下摆臂焊接总成与副车架连接为衬套连接,衬套压装于摆臂端部相应位置。通过调节副车架一侧的调节装置调整摆臂相位从而改变车轮定位参数,如中国专利号CN201620912932.8,公开了一种安装后减振器的后下摆臂结构,此种设计摆臂在衬套附近的截面尺寸较小,各向刚度较低,不适合大承载、高刚度要求的车辆运用。衬套压装于后下摆臂,使后下摆臂总成质量增加,簧下质量增加,不利于汽车性能的提升。同时车轮相位调节由于附带了连接衬套而稍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合大承载、高刚度要求的车辆,且车轮相位调节更容易的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包括冲压形成两端开放的内凹容纳空间的后下摆臂本体,位于所述内凹容纳空间的檐口处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加强板通过所述的折边盖设于所述的内凹容纳空间上,所述后下摆臂本体与后副车架连接处的外侧壁处设置有调节部。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孔以及沿所述调节孔周向布置的限位结构。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孔为腰型孔。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孔两侧的限位凸块。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的限位凸块相对的一侧设置为平面。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为半圆周凸出环设于所述调节孔的半包限位挡边。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为凸出环设于所述调节孔周向的全包限位挡边。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孔匹配的装配孔,两侧垂直于所述后下摆臂本体外侧壁表面折弯的限位折弯档片。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下摆臂本体与后副车架连接处的内腔处横向搭设有辅助加强板。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下摆臂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连接部,包括转向节连接部、减震器连接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产品为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
臂焊接总成,此种设计摆臂在衬套附近的截面尺寸较大,各向刚度得到提升。适合大承载、高刚度要求的车辆运用;同时将衬套压装于后副车架,使后下摆臂总成质量降低,簧下质量降低,且车轮相位调节更容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包括冲压形成两端开放的内凹容纳空间11的后下摆臂本体1,后下摆臂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部,包括转向节连接部、减震器连接部,用于与各部件的连接,内凹容纳空间的造型类似于船型,从中间逐渐向两端过渡变窄,位于内凹容纳空间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功能孔,如减重孔和漏水孔,位于内凹容纳空间11的檐口处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12,加强板2通过折边12盖设于内凹容纳空间11上,加强板2的形状与内凹容纳空间11的形状匹配,加强板2采用边沿翻折结构,卡和于内凹容纳空间的开口处,能够有效的减小应力集中和疲劳损伤,提高了后下摆臂本体1的强度,同时,与加强板2辅助配设有辅助加强板21,横向搭设于后下摆臂本体1与后副车架连接处的内腔中,能够增加屈曲稳定性。后下摆臂本体1与后副车架连接处的外侧壁处设置有调节部,包括调节孔31以及沿调节孔31周向布置的限位结构32,调节孔31为腰型孔。
[0022]后下摆臂本体1与后副车架连接处的外侧壁包括外置对称的内凹容纳空间的两侧边外侧壁。
[0023]为了便于在多种车型以及多种安装情况下,限位结构32可采用多种形式。
[0024]参见图1,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限位结构32可以是包括对称设置于调节孔31两侧的限位凸块,即位于调节孔31对称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且为了增加限位面,两个限位凸块相对的一侧采用平面结构。
[0025]参见图2,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限位结构32可以为半圆周凸出环设于调节孔31的半包限位挡边,该挡边可以采用垫片的形式,半圆形的垫片焊接并半包围于调节孔31的外周向。
[0026]或者如图3中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限位结构32为凸出环设于调节孔31周向的全包限位挡边,即限位结构32框设在调节孔31外。
[0027]如图4中,第四种实施方式限位结构32为独立结构,包括中部设置有与调节孔31匹配的装配孔321,两侧垂直于后下摆臂本体1外侧壁表面折弯的限位折弯档片,连接时,将装配孔321位置与调节孔31位置对应,垂直翻折的两个折边位于装配孔321与调节孔31两侧。
[0028]限位结构32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后下摆臂本体1上,偏心螺栓通过腰孔和限位结构限制。
[0029]后下控制臂1为冲压焊接结构,一侧开有与转向节连接安装孔位和与减震器连接
安装孔位,且调节孔31为腰型孔,中间大孔底部为弹簧安装位,衬套压装于后副车架,后下摆臂通过调节螺栓与后副车架衬套相连,调节螺栓依托摆臂上的调节装置调节车轮定位参数。
[0030]采用上述结构,左下控制臂局部刚度提升,外包衬套的结构设计使得该侧局部截面尺寸增加,摆臂局部各向刚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进而整体的刚度得到提升;左下控制臂总成质量降低,无需压装衬套,摆臂整体质量降低,整车簧下质量降低,性能提升;车轮相位调节简易化,常规设计衬套和摆臂为一体,需同时调节二者改变定位参数,本设计只需调节焊接摆臂本体,不附带衬套移动,调节简单可行。
[0031]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包括冲压形成两端开放的内凹容纳空间(11)的后下摆臂本体(1),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凹容纳空间(11)的檐口处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12),加强板(2)通过所述的折边(12)盖设于所述的内凹容纳空间(11)上,所述后下摆臂本体(1)与后副车架连接处的外侧壁处设置有调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孔(31)以及沿所述调节孔(31)周向布置的限位结构(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31)为腰型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2)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孔(31)两侧的限位凸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后下摆臂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限位凸块相对的一侧设置为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金秋琚鹏磊李乐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