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463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纵截面厚度由中间向两侧对称递减,通过调整后桥桥管各纵截面处的厚度,采用矩形变厚度桥管,桥管中段厚,两端薄的结构,在给定车型后轴载荷情况下,材料能充分得到利用,减轻了后桥质量,提升后桥刚度,达到汽车轻量化的目的,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商用车后桥的刚度,改进等厚度后桥横梁结构刚度差等弊端,提升后桥承载力,而且后桥本体的质量降低,从而降低油耗。

A variable thickness commercial vehicle rear axle beam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尤其涉及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
技术介绍
后桥横梁作为汽车后桥较为重要的结构,其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及各项性能就显得尤为关键。同类产品均为等截面厚度的矩形管或圆形管作为后桥横梁,一定的车重下,若轮距较大,则桥管刚度低,受力时变形大,容易产生轮吃胎偏磨等问题,对汽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升商用车后桥的刚度,提升后桥承载力的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纵截面厚度由中间向两侧对称递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纵截面呈三角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纵截面呈梯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纵截面呈拱圆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纵截面呈梯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桥横梁本体的纵截面包括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过渡变化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部呈三角形、梯形以及拱圆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渡变化部呈矩形或朝所述后桥横梁本体两个端部厚度逐渐减小的四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调整后桥桥管各纵截面处的厚度,采用矩形变厚度桥管,桥管中段厚,两端薄的结构,在给定车型后轴载荷情况下,材料能充分得到利用,减轻了后桥质量,提升后桥刚度,达到汽车轻量化的目的,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商用车后桥的刚度,改进等厚度后桥横梁结构刚度差等弊端,提升后桥承载力,而且后桥本体的质量降低,从而降低油耗。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1。图2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2。图3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1。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2。图5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1。图6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2。图7为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1。图8为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2。图9为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1。图10为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2。图11为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1。图12为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2。图13为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1。图14为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参见图1,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厚度由中间呈三角形结构向两个端部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面,后桥横梁本体1外侧的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参见图2,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厚度由中间呈三角形结构向两个端部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外表面,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实施例2,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呈梯形。参见图3,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厚度由中间呈梯形结构向两个端部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面,后桥横梁本体1外侧的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参见图4,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厚度由中间呈梯形结构向两个端部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外表面,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实施例3,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呈拱圆形。参见图5,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厚度由中间呈拱圆形结构向两个端部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面,后桥横梁本体1外侧的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参见图6,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厚度由中间呈拱圆形结构向两个端部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外表面,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实施例4,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包括呈三角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参见图7,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呈三角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面,后桥横梁本体1外侧的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参见图8,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呈三角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外表面,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实施例5,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包括梯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参见图9,后桥横梁本体1纵截面的呈梯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面,后桥横梁本体1外表面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参见图10,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呈梯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外表面,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实施例6,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包括梯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朝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两个端部厚度逐渐减小的四边形过渡变化部。参见图11,后桥横梁本体1纵截面的梯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朝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两个端部厚度逐渐减小的四边形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面,后桥横梁本体1外表面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参见图12,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梯形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朝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两个端部厚度逐渐减小的四边形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外表面,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实施例7,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包括呈拱圆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参见图13,后桥横梁本体1纵截面的呈拱圆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面,后桥横梁本体1外表面横截面轮廓仍为矩形。参见图14,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的呈拱圆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一体对称设置的呈矩形的过渡变化部的厚度变化主要设置在后桥横梁本体1的外表面,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侧横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厚度由中间向两侧对称递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包括后桥横梁本体(1),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厚度由中间向两侧对称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厚度商用车后桥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横梁本体(1)的纵截面呈拱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金秋毕史波端维伟李乐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