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94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状组件自动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管状组件包括管件、内管、外管;设备包括有机架、抬升机构、铆压座和铆压机构,抬升机构竖直安装在机架的顶端,抬升机构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铆压座和铆压机构均安装在抬升机构的输出端上,铆压座与铆压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铆压机构上设有用于铆压的回拉铆压爪,回拉铆压爪能够回缩的设置在抬升机构的输出端上,内管和外管均位于铆压座和回拉铆压爪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设备,铆压操作精准高效,能够实现对管件端部的精准定位,一次性的将内管和外管均铆压在管件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大规模生产。便于大规模生产。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管状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特氟龙是聚四氟乙烯,这种材料的产品一般统称作"不粘涂层";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途,亦成为了不沾锅和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0003]聚四氟乙烯具有杰出的优良综合性能,耐高温,耐腐蚀、不粘、自润滑、优良的介电性能、很低的摩擦系数。用作工程塑料,可制成聚四氟乙烯管、棒、带、板、薄膜等。一般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耐腐蚀的管道、容器、泵、阀以及制雷达、高频通讯器材、无线电器材、天线罩等。在聚四氟乙烯中加入任何可以承受聚四氟乙烯烧结温度的填充剂,它的机械性能可获得大大的改善。同时,保持聚四氟乙烯其它优良性能。填充的品种有玻璃纤维、金属、金属化氧化物、石墨、二硫化钼、碳纤维、聚酰亚胺、EKONOL等。
[0004]在热水器、饮水机等电器中常用管状组件用于导水,管状组件包括有管件I、内套J和外套K,其中管件I的材质为特氟龙管,内套J和外套K的均为铜套。
[0005]现有技术中,缺乏此种管状组件的全自动铆接设备,现有的铆接设备定位精度差,需要对内和外进行单独的铆接加工操作,需要反复上料定位,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容易产生误差,导致铆接效果不佳,极易脱落,从而影响产品品质。
[0006]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缺乏此种管状组件的全自动铆接设备,现有的铆接设备定位精度差,需要对内和外进行单独的铆接加工操作,需要反复上料定位,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容易产生误差,导致铆接效果不佳,极易脱落,从而影响产品品质等问题。
[0008]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管状组件包括管件、内管、外管;设备包括有机架、抬升机构、铆压座和铆压机构,抬升机构竖直安装在机架的顶端,抬升机构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铆压座和铆压机构均水平设置在机架上,铆压座和铆压机构均安装在抬升机构的输出端上,铆压座的长度方向与管件的长度方向一致,铆压机构的输出方向与铆压座的长度方向一致,铆压座与铆压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铆压机构上设有用于铆压的回拉铆压爪,回拉铆压爪能够回缩的设置在抬升机构的输出端上,内管和外管均位于铆压座和回拉铆压爪之间。
[0010]作为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抬升机构包括有顶
升气缸和升降平台,顶升气缸竖直设置在机架的底端,升降平台水平设置在机架的顶端,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铆压座和铆压机构均安装在升降平台的顶端。
[0011]作为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铆压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顶推气缸和第二推杆,第一顶推气缸水平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第一顶推气缸的输出方向水平指向管件,第二推杆水平设置在第一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上,铆压座与第二推杆传动连接。
[0012]作为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铆压座包括有锥形抵触头和第二内撑夹爪,锥形抵触头水平固定安装在第二推杆上,第二内撑夹爪水平设置在锥形抵触头内,锥形抵触头靠近管件的一端外径与外管环形开槽内的外径一致,锥形抵触头的端部设有与外管环形开槽内的内径一致的第二夹持空腔。
[0013]作为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内撑夹爪包括有第二抵紧杆和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抵紧杆和第二压缩弹簧均水平设置在锥形抵触头中,第二抵紧杆位于锥形抵触头靠近管件的一侧,锥形抵触头中还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抵紧杆的第二滑动空腔和用于安装第二压缩弹簧的第二压缩空腔,第二滑动空腔和第二压缩空腔连通,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压缩空腔的端部连接,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抵紧杆的端部连接。
[0014]作为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抵紧杆靠近管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内撑管件端部的第二锥形内撑头。
[0015]作为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铆压机构还包括有第二顶推气缸和第三推杆,第二顶推气缸水平安装在升降平台的顶端,第二顶推气缸的输出方向与第一顶推气缸的输出方向相反,第三推杆水平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第三推杆的一端与第二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推杆的另一端与回拉铆压爪固定连接。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所述的设备,铆压操作精准高效,便于大规模生产,能够实现对管件端部的精准定位。
[0018]同时一次性的将内管和外管均铆压在管件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9]在铆接过程中实现对管件端部和内管的内撑夹持效果。
[0020]同步铆压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无需重复定位夹持,一次性完成铆压操作能够提高铆压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铆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抬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铆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铆压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铆压座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内撑夹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管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为:
[0029]g31

抬升机构;31a

顶升气缸;31b

升降平台;
[0030]g32

铆压座;32a

锥形抵触头;32a1

第二夹持空腔;32a2

第二滑动空腔;32a3

第二压缩空腔;32b

第二内撑夹爪;32b1

第二抵紧杆;32b2

第二压缩弹簧;32b3

第二锥形内撑头;
[0031]g33

铆压机构;33a

回拉铆压爪;33b

第一顶推气缸;33c

第二推杆;33d

第二顶推气缸;33e

第三推杆;
[0032]I

管件;J

内管;K

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管状组件包括管件(I)、内管(J)、外管(K);其特征在于,设备包括有机架、抬升机构(g31)、铆压座(g32)和铆压机构(g33),抬升机构(g31)竖直安装在机架的顶端,抬升机构(g31)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铆压座(g32)和铆压机构(g33)均水平设置在机架上,铆压座(g32)和铆压机构(g33)均安装在抬升机构(g31)的输出端上,铆压座(g32)的长度方向与管件(I)的长度方向一致,铆压机构(g33)的输出方向与铆压座(g32)的长度方向一致,铆压座(g32)与铆压机构(g3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铆压机构(g33)上设有用于铆压的回拉铆压爪(33a),回拉铆压爪(33a)能够回缩的设置在抬升机构(g31)的输出端上,内管(J)和外管(K)均位于铆压座(g32)和回拉铆压爪(33a)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抬升机构(g31)包括有顶升气缸(31a)和升降平台(31b),顶升气缸(31a)竖直设置在机架的底端,升降平台(31b)水平设置在机架的顶端,顶升气缸(31a)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31b)的底端固定连接,铆压座(g32)和铆压机构(g33)均安装在升降平台(31b)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其特征在于,铆压机构(g33)还包括有第一顶推气缸(33b)和第二推杆(33c),第一顶推气缸(33b)水平安装在升降平台(31b)上,第一顶推气缸(33b)的输出方向水平指向管件(I),第二推杆(33c)水平设置在第一顶推气缸(33b)的输出端上,铆压座(g32)与第二推杆(33c)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套的管状组件的铆压设备,其特征在于,铆压座(g32)包括有锥形抵触头(32a)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皓博江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美德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