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58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车车架,包括左纵梁与右纵梁,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截面为U型且开口朝内设置,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前端腹面外侧上均固定有向左纵梁、右纵梁前端延伸设置的纵梁加长梁,所述纵梁加长梁的前端下方连接有前置横梁的两端,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尾横梁,所述前置横梁与尾横梁之间的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发动机兜梁、发动机后置横梁、变速处横梁、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平衡悬架横梁以及后悬架横梁,所述发动机兜梁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左纵梁相连接,所述发动机兜梁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右纵梁相连接,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前部上位于前置横梁与发动机兜梁之间的部位均设置有发动机前悬置支架。置有发动机前悬置支架。置有发动机前悬置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架
,具体为一种商用车车架。

技术介绍

[0002]商用车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不同整车满载质量及用户的不同使用情况推出了不同载荷、不同轴距及不同后悬的商用车,它们之间难以实现通用化,这就造成了零部件数量繁多,供应商生产模具品种多,造成资源浪费,难以管理。
[0003]目前,随着商用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整车模块化、轻量化、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车架结构难以兼顾模块化、轻量化、可靠性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商用车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车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商用车车架,包括左纵梁与右纵梁,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截面为U型且开口朝内设置,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前端腹面外侧上均固定有向左纵梁、右纵梁前端延伸设置的纵梁加长梁,所述纵梁加长梁的前端下方连接有前置横梁的两端,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尾横梁,所述前置横梁与尾横梁之间的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发动机兜梁、发动机后置横梁、变速处横梁、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平衡悬架横梁以及后悬架横梁,所述发动机兜梁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左纵梁相连接,所述发动机兜梁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右纵梁相连接,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前部上位于前置横梁与发动机兜梁之间的部位均设置有发动机前悬置支架。
[0006]优选的,所述前置横梁两端固定连接有前置横梁安装支座,所述前置横梁通过其两端的前置横梁安装支座与左纵梁、右纵梁前端的纵梁加长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纵梁加长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架设有调整垫板,所述调整垫板上设有与纵梁加长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相对应的安装孔。
[0008]优选的,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内侧均固定有纵梁加强板,所述纵梁加强板的一端与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另一端与后悬架横梁的端部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腹面外侧上部均铆接有鞍座翼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发动机兜梁、发动机前悬置支架以及发动机后置横梁的设置,便于整车装配式发动机的落装,同时也提高了车架前部的抗扭、抗弯能力,有效改善整车抖动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在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内侧均固定纵梁加强板,能够有效提高车架的疲劳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左纵梁局部示意图。
[0015]图中:左纵梁1、右纵梁2、纵梁加长梁3、前置横梁4、尾横梁5、发动机兜梁6、发动机后置横梁7、变速处横梁8、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9、平衡悬架横梁10、后悬架横梁11、发动机前悬置支架12、前置横梁安装支座13、调整垫板14、纵梁加强板15以及鞍座翼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
ꢀ“
下”、
ꢀ“
内”、
ꢀ“
外”“前端”、
ꢀ“
后端”、
ꢀ“
两端”、
ꢀ“
一端”、
ꢀ“
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
设置有”、
ꢀ“
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车架技术方案:一种商用车车架,包括左纵梁1与右纵梁2,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截面为U型且开口朝内设置,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前端腹面外侧上均固定有向左纵梁1、右纵梁2前端延伸设置的纵梁加长梁3,纵梁加长梁3的前端下方连接有前置横梁4的两端,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尾横梁5,前置横梁4与尾横梁5之间的左纵梁1与右纵梁2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发动机兜梁6、发动机后置横梁7、变速处横梁8、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9、平衡悬架横梁10以及后悬架横梁11,发动机兜梁6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左纵梁1相连接,发动机兜梁6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右纵梁2相连接,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前部上位于前置横梁4与发动机兜梁6之间的部位均设置有发动机前悬置支架12,前置横梁4两端固定连接有前置横梁安装支座13,前置横梁4通过其两端的前置横梁安装支座13与左纵梁1、右纵梁2前端的纵梁加长梁3固定连接,纵梁加长梁3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之间架设有调整垫板14,调整垫板14上设有与纵梁加长梁3、左纵梁1和右纵梁2相对应的安装孔,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内侧均固定有纵梁加强板15,纵梁加强板15的一端与固定支架相连接,纵梁加强板15的另一端与后悬架横梁11的端部相连接,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腹面外侧上部均铆接有鞍座翼板16。
[0020]使用原理:安装时,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前端通过调整垫板14连接纵梁加长梁3,前置横梁4的两端通过前置横梁安装支座13与纵梁加长梁3相连接,之后依次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连接发动机兜梁6、发动机后置横梁7、变速处横梁8、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9、平衡悬
架横梁10、后悬架横梁11以及尾横梁5,在左纵梁1与右纵梁2上前置横梁4与发动机兜梁6之间的部位均设置发动机前悬置支架12,同时在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内侧固定连接纵梁加强板15,以此来提高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强度与刚度,保证车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技术通过发动机兜梁、发动机前悬置支架以及发动机后置横梁的设置,便于整车装配式发动机的落装,同时也提高了车架前部的抗扭、抗弯能力,有效改善整车抖动的问题,通过在左纵梁与右纵梁的内侧均固定纵梁加强板,能够有效提高车架的疲劳寿命。
[00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1)与右纵梁(2),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截面为U型且开口朝内设置,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前端腹面外侧上均固定有向左纵梁(1)、右纵梁(2)前端延伸设置的纵梁加长梁(3),所述纵梁加长梁(3)的前端下方连接有前置横梁(4)的两端,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尾横梁(5),所述前置横梁(4)与尾横梁(5)之间的左纵梁(1)与右纵梁(2)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发动机兜梁(6)、发动机后置横梁(7)、变速处横梁(8)、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9)、平衡悬架横梁(10)以及后悬架横梁(11),所述发动机兜梁(6)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左纵梁(1)相连接,所述发动机兜梁(6)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与右纵梁(2)相连接,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前部上位于前置横梁(4)与发动机兜梁(6)之间的部位均设置有发动机前悬置支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慎礼窦敬祥曾荣林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鼎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