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真空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50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高压真空灭弧室,包括绝缘外壳、动、静端盖板、触头、动、静导电杆、主屏蔽罩和波纹管及波纹管保护罩,动、静导电杆分别固定在动、静端盖板上,连接于导电杆上的触头置于主屏蔽罩内,其特征在于动、静导电杆上均设有波纹管,动、静端盖板及触头均设有均压罩,绝缘外壳为高强度玻璃外壳,屏蔽罩为不锈钢屏蔽罩。(*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压真空灭弧室,用于TD-126/2000-40超高压真空断路器上。由于SF6气体具有良好的灭弧和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超高压开关设备的绝缘和灭弧介质。SF6气体属最不活泼的气体,虽然SF6气体目前的排放量远远小于CO2(60%),但SF6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潜在危害性更大,环境污染严重,现对SF6气体在高压开关设备中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需限制使用。目前,在72.5KV以上高压和超高压领域内,还未能应用上真空断路器,主要是还没有符合要求条件的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是真空断路器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决定着真空断路器性能的优劣。本申请单位研制的专利号为00248474.9的高压真空灭弧室获得了一些优良的性能,高压均匀,绝缘稳定,灭弧性能强,等等,但是适应电压仍然较低,最高只能为72.5KV。本技术所述的超高压真空灭弧室,包括绝缘外壳、动、静端盖板、触头、动、静导电杆、主屏蔽罩和波纹管及波纹管保护罩,动、静导电杆分别固定在动、静端盖板上,连接于导电杆上的触头置于主屏蔽罩内,其动、静导电杆上均设有波纹管,动、静端盖板及触头均设有均压罩,绝缘外壳为高强度玻璃外壳,屏蔽罩为不锈钢屏蔽罩。其中触头线圈设计为纵向磁场线圈,在动、静导电杆上套装加强管。本技术产品采用高强度DM308玻璃外壳,使用吸收电弧能力强、耐压强度高的不锈钢屏蔽罩;触头线圈采用纵向磁场结构;分别设置触头均压罩和动、静端盖板均压罩,提高了耐压水平,使管内电场分布均匀,改善电性能;动、静导电杆采用加强结构,防止导电杆的变形;在动、静端加波纹管起缓冲作用,防止触头弹跳,工作性能稳定。经检测,产品技术指标如下额定电压 126KV额定电流 2000A额定断路开断电流 40K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40KA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100KA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100KA机械寿命 1万次。本技术超高压真空灭弧室用于TD-126/2000-40超高压真空断路器上,使断路器开断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机械寿命长,适合于频繁操作,无环境污染,适用范围广,与SF6相比,不存在液化问题,易于在高寒地区运行。在超高压领域用真空断路器取代SF6断路器,具有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中1、静盖板 2、静端盖板均压罩 3、11、绝缘外壳 4、主屏蔽罩 5、7、触头线圈 6、触头 8、19、触头均压罩 9、动波纹管 10、波纹管屏蔽罩 12、动端盖板均压罩 13、动盖板 14、动导电杆加强管 15、动导电杆 16、静波纹管 17、静导电杆加强管 18、静导电杆。如图所示,本技术超高压真空灭弧室,包括绝缘外壳3、11、动、静端盖板13、1、触头6、动、静导电杆15、18、主屏蔽罩4和波纹管9、16及波纹管屏蔽罩10,动、静导电杆15、18分别固定在动、静端盖板13、1上,连接于导电杆上的触头6置于主屏蔽罩4内,动、静导电杆15、18上均设有波纹管9、16,动、静端盖板13、1及触头6上均设有均压罩12、2、8、19,绝缘外壳3、11为高强度DM308玻璃外壳,屏蔽罩为不锈钢屏蔽罩;触头线圈为纵向磁场线圈;动、静导电杆15、18上套有加强管14、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真空灭弧室,包括绝缘外壳、动、静端盖板、触头、动、静导电杆、主屏蔽罩和波纹管及波纹管保护罩,动、静导电杆分别固定在动、静端盖板上,连接于导电杆上的触头置于主屏蔽罩内,其特征在于动、静导电杆上均设有波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洁王春桂丁栅林董炳强张文波刘明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晨鸿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