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87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当按下按钮开关时可以得到柔和的触感。所述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具有基部,从所述基部延伸的连接部,在所述基部上方通过所述连接部支撑的按压部,以及从所述按压部向下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内侧是中空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执行电子器件等输入操作的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 肖魏*现有的执行电子器件等输入操作的按钮开关具有在键顶下方配置的弹性 部件。这种弹性部件在按下按钮开关时提供对抗操作者的弹性回复力,并当按钮在移动了一定量的行程时产生卡嗒感。如图9所示,这种现有的弹性部件具 有基部3、从基部3向上斜向延伸的连接部2以及由连接部2支撑在基部上方 的大致为圆盘状的按压部1。按压部1的下表面具有突起部,称之为推杆4, 用于通过与配置在按压部1下方的开关电路基板上的开关元件(图中未示)接 触来开闭开关电路。在这种利用弹性部件弹性变形的按钮开关中,操作者在按下按钮开关时感 觉到的触感在于通过由操作者按下开关施加在按钮开关上的负荷(即操作者从 按钮开关受到的负荷)和按钮按下的距离一即行程一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图 1示出了使用现有弹性部件时按钮开关的负荷一行程特性。横轴表示行程,纵 轴表示负载。当开始按压按钮时,如实线A所示,弹性部件随着行程的增加而 变形,施加给弹性部件的负荷也增加。在行程为Sl时负荷达到最大值。在这 个时点,弹性部件的连接部2开始弯曲,并且之后负荷开始减小,如实线B所 示,负荷在行程为S2时变的最小。通常,当按钮处在实线B所示的状态时, 操作者获得卡嗒感或者感到按钮被按下的感觉。另外,在当负荷变的最小 的时点时,使配置在弹性部件上的推杆4与配置在弹性部件下方的开关电路基 板上的开关元件(图中未示)接触,使得开关电路断开或关闭。之后,操作者 试着进一步将按钮按住稍长一段时间,以确保按钮起作用,因此负荷增加,如 实线C所示。对于这种开关,根据应用,在操作时需要各种触感。为了获得所要的触感, 在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负荷一行程特性中需要(1)在产生卡嗒感之前减少负荷达到 最大值之前的行程(峰值行程);并且(2)弹性部件的突起部与开关元件接 触后,进一步进行按压的情况下,回弹负荷是缓慢增加的,也就是,要求实线 C的斜度是缓和的。作为满足要求(1)的方法,弹性部件可以被壳体等预先压縮(后面称为 预压縮)的状态组装在按钮开关内。另外,作为满足要求(2)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揭露了图10所示的一种弹性部件。这种弹性部件配置有电路基板支撑的基部3、延续到基部3的大致为穹顶形的连接部2、延续到连接部2顶 部的环状突起部13、以及延续到环状突起部13内侧的大致为圆盘状的薄形按 压部l。向下突出并开闭电路的推杆4形成在按压部1下表面的中央。这些元 件由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在弹性部件中,当连接完成后受到进一步的按压时, 薄形按压部1产生弹性变形,从而防止了回弹负荷的过度增加。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在顶部具有环状突起部的弹性部件受到按压, 需要进一步满足要求(1)的情况下,因为在弹性部件是以预压縮状态组装在 按钮开关中情况下,环状突起部在初始状态就已经变形,这样有时按压部无法 保持其形状。因此,弹性部件可能得不到想得到的行程S1,并且可能很难调整 峰值行程。进一步,连接完成后,期待弹性变形的环状突起部已经变形,因此, 有时不能得到所期望的回弹负荷的增加。因此,在图1所示的按钮开关的负荷一行程特性上,不影响峰值按压量, 就可调整如图1的实线C所示的负荷增加率,以满足对操作时触感的各种要求 的按钮开关具有优势。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11 — 3069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在弹性部件的 突起部与开关元件接触后持续按压的情况下,能使回弹负荷缓慢增加。本专利技术 的另一个目的是能够方便地调整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的峰值行程。为了获得上述目的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按钮开关用弹性部 件。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延伸的连接部,在所述基部上方通过 所述连接部支撑的按压部,以及从所述按压部向下突出的突起部。在该按钮开 关用弹性部件中,所述突起部是中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的按压部具有从所述突起部的中空部延续的开口,并且所述中空部和所述开口部具有一致的剖面形 状。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突起部大致为圆柱形的情况下,所述突起部的中 空部的内径较好的是所述突起部的外径的40%至90%,更好的是所述突起部 外径的40%至80%。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基部是环形的并且为板状,所述连接部是截锥形并 从所述基部的内周向上斜向延伸,并且所述按压部大致为圆盘状。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基部由一对互相间隔放置的棱柱状基部制成,所述连接部为薄板状,并从相向的所述一对基部各自的上端向上斜向延伸,所述按 压部为矩形板状。进一步,所述突起部的中空部在所述突起部的一侧具有开口。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按扭开关用弹性部件可以在所述突起部的下表面设 置有导电部。所述弹性部件可以由橡胶类弹性体制成。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橡胶类弹性体可以由硅胶制成。简要说明图1是示出了使用现有的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时,按钮开关负荷一行程特 性的曲线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立体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纵向剖视图4是示出了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组装在内的按钮开关结 构的纵向剖视图5是示出了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组装在内的按钮开关结 构的纵向剖视图6是示出了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组装在内的按钮开关结 构的纵向剖视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现有弹性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IO是示出另一个现有弹性部件的纵向剖视图11 (a)是示出了使用实例1的弹性部件的按钮开关结构的负荷一行程曲线图;图11 (b)是示出了使用对照例1的弹性部件的按钮开关结构的负荷 一行程曲线图;图11 (c)是示出了使用对照例2的弹性部件的按钮开关结构 的负荷一行程曲线图;图11 (d)是示出了使用对照例3的弹性部件的按钮开 关结构的负荷一行程曲线图;以及图12 (a)是示出了使用实例2的弹性部件的按钮开关结构的负荷一行程 曲线图;图12 (b)是示出了使用实例3的弹性部件的按钮开关结构的负荷一 行程曲线图;图12 (c)是示出了使用实例4的弹性部件的按钮开关结构的负 荷一行程曲线图。最佳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2和图3是分别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100的立体图和纵向剖视图。弹性部件100具有环形平板状基部3,从基部3的内周向上斜向延伸的薄 形连接部2,在基部3上方通过连接部2支撑的大致为圆盘状的按压部1。根 据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连接部2的形状像倒着的漏斗(截锥状)并向上聚 合。按压部1具有从按压部1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突起部,也就是推杆4。推 杆4的下表面4a位于基部3的下表面3a的上方。在推杆4的内部产生中空部 5,以及在按压部1内产生从推杆4的中空部5延续的开口部6。如图3所示, 推杆4的中空部5和按压部1内的开口 6具有相同均一的内径,并同时构成了 具有底部以及位于按压部1上表面la上的开口的单一孔。图4示出了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100的按钮开关结构实例。按 钮开关结构具有键顶8,壳体9,弹性部件100和电路基板10。壳体9是其内 配置有按钮开关结构的电子装置壳体的一部分。键顶8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延伸的连接部;在所述基部上方通过所述连接部支撑的按压部;以及从所述按压部向下突出的突起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是中空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10-25 310101/20051.一种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延伸的连接部;在所述基部上方通过所述连接部支撑的按压部;以及从所述按压部向下突出的突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是中空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 具有从所述突起部的中空部延续的开口,并且所述中空部和所述开口部具有一 致的侧剖面形状。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 起部大致为圆柱形,并且所述突起部的中空部的内径是所述突起部的外径的40 %至90%。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用弹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 的中空部的内径是所述突起部的外径的40%至80%。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纲洋
申请(专利权)人: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