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燕麦乳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946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燕麦乳生产系统。为了解决现有燕麦乳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制备的燕麦乳产品营养不全面、成分不稳定、口感欠缺,以及能耗较大,投入成本高,导致燕麦乳产品价格高,不利于市场推广普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燕麦乳生产系统进行调整、优化,改进后的燕麦乳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酶处理单元、过滤除渣单元、调配单元、灭菌单元、以及无菌灌装单元,调配单元包括预混系统、第一均质系统、以及定容系统,其中预混系统包括真空吸粉装置、与真空吸粉装置相连通的预混装置、以及用于将全部和/或部分来自预混装置的物料回流至真空吸粉装置中的内循环系统,制备的燕麦乳产品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生产过程能耗低、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麦乳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燕麦乳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正在被当代人所倡导,在餐饮上,人们已不再仅仅追求裹腹,美味而富营养逐渐成为当代人的基本需求。素食生活,作为一种新颖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现代都市人群回归自然、回归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在追求健康营养的同时,对追求自我升华的人文精神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而来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基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剧增,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植物提取食品的需求,以燕麦为主体的植物基饮料受到广泛的关注。燕麦不仅是世界性栽培作物,原材料来源充足,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中膳食纤维含量也极其丰富,被誉为天然膳食纤维家族中的“贵族”,随着对植物基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剧增,以燕麦为主体的植物基饮品必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0003]但是,现有燕麦乳生产工艺中为保证产品口感,大多使用燕麦粉作为原料,由于燕麦粉中燕麦麸被去除,而燕麦麸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物质,因此制备的燕麦乳产品营养不全面。另外现有生产燕麦乳的系统中的混合装置通常为搅拌罐,将物料和辅料一次性投料搅拌罐后搅拌,不仅搅拌时间长导致能耗高,而且在工业化生产中,由于上料量很大,需要使用大型搅拌罐,不仅混合效果不好、后期清洗也十分麻烦且占地面积也比较大,由于燕麦物料和辅料混合效果不好进一步又影响均质效果,导致燕麦乳产品营养成分不稳定、口感不佳的问题,还存在灭菌效果不好或灭菌过程中营养成分流失严重的问题。现有生产燕麦乳的系统还存在由于工艺涉及不合理,导致灌装的燕麦乳产品中气泡存在、产品静置易分层,进而影响产品的口感,且现有生产燕麦乳的系统的整体能耗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以上问题限制了燕麦乳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燕麦乳产品的营养价值、口感及稳定性的燕麦乳生产系统,且该生产系统具有较低的能耗,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燕麦乳生产系统,其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预处理单元、酶处理单元、过滤除渣单元、调配单元、灭菌单元、以及无菌灌装单元,
[0007]所述调配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预混系统、第一均质系统、以及定容系统,
[0008]所述预混系统包括真空吸粉装置、与所述真空吸粉装置相连通的预混装置、以及用于将全部和/或部分来自所述预混装置的物料回流至所述真空吸粉装置中的内循环系统。
[0009]通过预混系统将经浸泡和研磨的燕麦物料与辅料(粉体)充分混匀后进入第一均
质系统,经均质形成细小液滴,其中的液体油脂、蛋白质等被充分分散,有助于油脂及蛋白质的乳化,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真空吸粉装置可使经过除渣过滤后的燕麦物料与辅料(粉体)进行初步混合,通过自身真空度的调节,将辅料吸入真空吸粉装置随物料一起进入有预混装置进行混合。
[0010]通过设置内循环系统,预混装置中的物料可由内循环系统回流至真空吸粉装置再次加入辅料,使辅料与燕麦物料充分混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且相比传统的混合装置,在处理相同体积的物料,达到相同的混合效果所需的搅拌处理时间更短、能耗更低、设备所需容积更小、设备更易清洗且占地面积更小。
[0011]优选地,所述预混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真空吸粉装置和所述预混装置相连通的用于将所述真空吸粉装置中的物料乳化剪切后再送入所述预混装置中的乳化剪切装置。
[0012]乳化剪切装置优选使用高速乳化剪切泵,在读物料进行乳化、混合、均质的同时还具有物料输送的作用,实现在线剪切乳化,大大提升物料各成分的稳定性,尤其是保证产品中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乳化剪切装置的出口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吸粉装置相连通。
[0014]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真空吸粉装置包括设有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相连通的物料进口、辅料进口、第一混料出口、以及第二混料进口的真空罐、与所述真空罐通过管道相连通的真空泵,
[0015]所述预混装置包括设有与所述第一均质系统相连通的第二混料出口、以及第一混料进口的预混罐,
[0016]所述预混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混料出口相连通的乳化剪切泵,与所述乳化剪切泵和所述第一混料进口相连通的第一输料泵,所述乳化剪切泵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混料进口相连通,
[0017]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二混料出口和所述第二混料进口相连通的能够提供使所述预混罐中的物料进入所述真空罐中的动力的第二输料泵,所述第二输料泵还与所述第一均质系统相连通。
[0018]更具体地,物料进口设在所述真空罐的顶部、第一混料出口设在所述真空罐的底部、辅料进口设在所述真空罐的侧壁、第二混料进口设在所述真空罐的侧壁、所述真空罐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相连通。
[0019]更具体地,第一混料进口设在所述预混罐的侧壁、第二混料出口设在所述预混罐的底部。
[0020]更具体地,所述真空罐和所述预混罐中均设有清洗球。
[0021]优选地,所述预混罐中设有搅拌器。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搅拌器为电动搅拌器。
[0023]优选地,所述预混罐的容积为所述真空罐的容积的4

10倍,进一步优选为4

8倍。
[0024]优选地,所述真空罐和所述预混罐上均设有称重传感器。
[0025]通过称重传感器可以精准的控制每批次辅料添加量,实现更高精度控制,可完全避免人工投料带来的误操作等问题,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度更高。
[0026]优选地,所述调配单元还包括能够在线监测来自所述预混装置和/或来自所述定
容系统的混料的理化指标的检测装置。
[0027]通过检测装置可实时监测、记录预混装置中的物料的理化指标,根据测试结果选择直接去均质还是继续在线预混,可实现不同产品数据积累,为后期不同产品的在线自动控制提供数据。
[0028]同时通过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定容系统中的均质后的物料的理化指标,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定量调整,实现精准调控,保证产品品质均一。
[0029]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预混系统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除渣单元和所述物料进口相连通的进料管、与所述辅料进口相连通的辅料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真空罐相连通的抽真空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料泵和所述灭菌单元相连通的出料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料出口和所述乳化剪切泵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乳化剪切泵和所述第一输料泵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料泵和所述第一混料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料出口和所述第二输料泵相连通的第四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料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相连通的第五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料进口和所述第五连通管相连通的第六连通管,
[0030]所述抽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麦乳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预处理单元、酶处理单元、过滤除渣单元、调配单元、灭菌单元、以及无菌灌装单元,所述调配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预混系统、第一均质系统、以及定容系统,所述预混系统包括真空吸粉装置、与所述真空吸粉装置相连通的预混装置、以及用于将全部和/或部分来自所述预混装置的物料回流至所述真空吸粉装置中的内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麦乳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系统还包括进口与所述真空吸粉装置相连通、出口与所述预混装置相连通的用于将所述真空吸粉装置中的物料乳化剪切后再送入所述预混装置中的乳化剪切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燕麦乳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剪切装置的出口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吸粉装置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燕麦乳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粉装置包括设有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相连通的物料进口(111)、辅料进口(112)、第一混料出口(113)、以及第二混料进口(114)的真空罐(11)、与所述真空罐(11)通过管道相连通的真空泵(115),所述预混装置包括设有与所述第一均质系统相连通的第二混料出口(122)、第一混料进口(121)的预混罐(12),所述预混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混料出口(113)相连通的乳化剪切泵(13),与所述乳化剪切泵(13)和所述第一混料进口(121)相连通的第一输料泵(141),所述乳化剪切泵(13)还与所述第二混料进口(114)相连通,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二混料出口(122)和所述第二混料进口(114)相连通的能够提供使所述预混罐(12)中的物料进入所述真空罐(11)中的动力的第二输料泵(142),所述第二输料泵(142)还与所述第一均质系统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燕麦乳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罐(12)中设有搅拌器;所述预混罐(12)的容积为所述真空罐(11)的容积的4

10倍;所述真空罐(11)和所述预混罐(12)上均设有称重传感器(17);所述调配单元还包括能够在线监测来自所述预混装置和/或来自所述定容系统的混料的理化指标的检测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燕麦乳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系统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除渣单元和所述物料进口(111)相连通的进料管(151)、与所述辅料进口(112)相连通的辅料管(152)、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115)和所述真空罐(11)相连通的抽真空管(15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料泵(142)和所述灭菌单元相连通的出料管(158)、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料出口(113)和所述乳化剪切泵(13)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154)、两端分别与所述乳化剪切泵(13)和所述第一输料泵(141)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155)、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料泵(141)和所述第一混料进口(121)相连通的第三连通管(15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料出口(122)和所述第二输料泵(142)相连通的第四连通管(157)、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料管(158)和所述第二连通管(155)相连通的第五连通管(159)、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料进口(114)和所述第五连通管(159)相连通的第六连通管(160),所述抽真空管(153)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81),和/或,所述第二连通管(155)和所述第五连通管(159)的连通处与所述乳化剪切泵(13)之间的部分第二连通管(155)上设有第二开关阀(182),
和/或,所述第三连通管(156)上设有第三开关阀(183);和/或,所述第四连通管(157)上设有第四开关阀(184);和/或,所述出料管(158)和所述第五连通管(159)的连通处与所述灭菌单元之间的部分出料管(158)上设有第五开关阀(185);和/或,所述第五连通管(159)上靠近所述第五连通管(159)和所述出料管(158)的连通处的位置处设有第六开关阀(186);和/或,所述第五连通管(159)和所述第六连通管(160)的连通处与所述第六开关阀(186)之间的部分第五连通管(159)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新荣李前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猫咖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