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饮料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22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饮料包装装置,包括包装盒、包装杯和隔板,包装盒具有用于盛放包装杯的第一容纳腔,包装杯具有用于盛放固体饮料的第二容纳腔,包装杯的横截面为圆形,杯壁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隔板划分为多个连续且大致呈正方形的区域单元,每个区域单元上开设一个位于中央的第一圆形定位孔和四个分布于四个角落的第二圆形定位孔,第一圆形定位孔和每个第二圆形定位孔相切且相连通形成整体,第一圆形定位孔的直径等于包装杯在其n/5高度处的杯壁外径,第二圆形定位孔的直径等于包装杯在其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饮料包装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包装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固体饮料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固体饮料的不断普及,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固体饮料产品,例如速溶咖啡、研磨咖啡、冻干咖啡、三合一咖啡、水果粉、蔬菜粉、含乳蛋白粉、植物蛋白粉、复合蛋白粉、速溶茶粉、研磨茶粉、调味茶粉、谷物粉、草本粉、可可粉等粉末类产品。固体饮料能够很快的溶化在热水中,而且在储运过程中占用的空间和体积更小,更耐储存,从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有些固体饮料单次冲泡所需量较低,仅需2g左右即可,多采用独立的包装杯包装,多个包装杯排列放置在纸盒中。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为防止包装杯之间相互磕碰,会使用隔板开孔固定。现有包装盒中的隔板上开设的都是大小一致并成矩阵排列方式的包装杯定位孔,包装盒内未被包装杯占用的空间较大,如需增加每盒中包装杯的数量,则不得不增大包装盒的规格,包装成本将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改变包装盒的规格尺寸以及保证包装杯稳定固定的前提下,增加包装盒内的包装杯的数量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固体饮料包装装置,包括包装盒、包装杯和隔板,所述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具有用于盛放所述包装杯的第一容纳腔,
[0006]所述包装杯包括杯壁、杯底和杯盖,所述杯壁和所述杯底围合形成用于盛放所述固体饮料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包装杯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杯壁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0007]所述隔板划分为多个连续且大致呈正方形的区域单元,每个所述区域单元上开设一个位于所述区域单元的中央的第一圆形定位孔和四个分布于所述区域单元的四个角落的第二圆形定位孔,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沿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和每个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相切且相连通形成整体,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包装杯在其n/5高度处的所述杯壁的外径,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包装杯在其1

n/5高度处的所述杯壁的外径。其中,n为2.5~4.5,例如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0008]具体地,所述包装杯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的数量之和。
[0009]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隔板大致呈长方形,所述区域单元的数量为2~3个。
[001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杯底包括底面和侧壁,所述底面为圆形平面,所述侧壁的外径自所述底面向上逐渐增大,所述侧壁的最大外径等于所述杯壁的最小外径。本技术中的每个所述包装杯都能够独自立于水平面上。
[001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杯壁的上端沿径向朝外翻折形成环形翻边,所述杯盖和
所述环形翻边的上端面相可拆卸地连接。
[0012]根据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杯盖为热压薄膜。
[0013]杯壁上形成的环形翻边易于抓取,便于固定热压薄膜。
[0014]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包装杯的最大外径为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的0.8~1倍,例如0.8倍、0.9倍、1倍。
[0015]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杯底的高度为所述包装杯的高度的0.1~0.2倍,例如0.1倍、0.12倍、0.14倍、0.16倍、0.18倍或0.2倍。
[0016]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板的宽度为70~80mm,长度为150~160mm,所述区域单元的数量为2个并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的直径为28~30mm,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的直径为24~26mm,所述杯壁的最大外径为32~35mm,所述杯壁的最小外径为20~25mm,所述包装杯的高度为30~35mm。
[0018]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盒为长方体形,所述包装盒的高度为所述包装杯的高度的1.1~1.5倍,所述包装盒的长度为158~162mm,所述包装盒的宽度为78~82mm。该尺寸设计合理,便于单手抓握。
[0019]根据上述包装盒的尺寸,配合包装杯的尺寸设计以及隔板上第一圆形定位孔和第二圆形定位孔的尺寸设计,使得该规格的包装盒中包装杯的数量由之前的8个增加到10个,提高了包装盒内空间的利用率的同时并不会增加包装成本。
[002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包装盒为由一张纸板折叠粘接而成的包装盒,且所述盒盖部分设置有预裂线,便于使用者从沿预裂线打开盒盖。
[002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隔板为纸板。
[0022]本技术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的组装方法如下:
[0023]首先在盒体内按顺倒扣排放多组包装杯,每组四个,分别对应区域单元的四个角落,然后放入隔板,使倒扣的包装杯分别穿过一个第二圆形定位孔,接着在每个第一圆形定位孔中分别按照杯口朝上放入一个包装杯,最后将包装盒封口。
[00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5]本技术通过隔板和包装杯的结构及尺寸调整,提高包装盒内空间利用率,在不改变包装盒的规格尺寸以及保证包装杯稳定固定的前提下,增加包装盒内的包装杯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装盒的盒盖未打开);
[0028]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装盒的盒盖打开);
[0029]图3为具体实施例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装盒的盒盖未打开);
[0030]图4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具体实施例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中的隔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用于制作具体实施例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的包装盒的纸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3]以上附图中:1、包装盒;2、包装杯;21、杯壁;22、杯底;23、杯盖;3、隔板;31、第一圆形定位孔;32、第二圆形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饮料包装装置,包括包装盒、包装杯和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具有用于盛放所述包装杯的第一容纳腔,所述包装杯包括杯壁、杯底和杯盖,所述杯壁和所述杯底围合形成用于盛放所述固体饮料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包装杯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杯壁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隔板划分为多个连续且大致呈正方形的区域单元,每个所述区域单元上开设一个位于所述区域单元的中央的第一圆形定位孔和四个分布于所述区域单元的四个角落的第二圆形定位孔,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沿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和每个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相切且相连通形成整体,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包装杯在其n/5高度处的所述杯壁的外径,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包装杯在其1

n/5高度处的所述杯壁的外径,n为2.5~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杯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圆形定位孔的数量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大致呈长方形,所述区域单元的数量为2~3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饮料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包括底面和侧壁,所述底面为圆形平面,所述侧壁的外径自所述底面向上逐渐增大,所述侧壁的最大外径等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新荣承超汪志锃雷姝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猫咖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