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373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性线圈等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一对引线端子(6a、6b)之中,缠绕着绕线(3)的卷绕终端(7b)的引线端子(6b),其与轴直交的断面积大,缠绕着绕线(3)的卷绕始端(7a)的引线端子(6a),比引线端子(6b)细。该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构造简单且容易判别引线端子(6a、6b)的极性,同时,不会以错误的极性将线圈的引线端子(6a、6b)安装到电路板(9)上。另外,绕线(3)的末端(7a、7b)往引线端子(6a、6b)上锡焊时,线圈的绕线(3)的热疲劳少。(*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性线圈等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电视机、个人电脑监视器等是采用阴极射线管式的图像装置,为了修正这些图像装置的图像畸变,线性线圈插入连接于水平偏转电路中。现有技术中,图8和图9所示线圈是公知的。如图8所示,在卷绕着绕线a的磁芯b的下方,通过磁铁c突设着一对引线端子d、d,在磁芯b的上面,形成显示极性的标记e。如图9所示,突设了3个引线端子d1、d2、d3,把其中的一个引线端子d3作为极性判别用。把图8所示的线圈安装到电路板上时,作业者根据标记e来判断线圈引线端子d的极性,把引线端子d嵌合到电路板的预定孔内进行安装。把图9所示的线圈安装到电路板上时,由于在电路板上也形成有与引线端子d1、d2、d3对应的3个孔,所以,即使作业者不判断引线端子d1、d2的极性也不会误插,可将引线端子d1、d2、d3嵌合到电路板的孔内进行安装。把图8所示线圈往电路板上安装时,作业者必须判断引线端子d的极性,所以,有可能弄错极性地插入电路板的预定孔内。图9所示线圈中,由于有一个富余的引线端子d3,所以,引线端子d1、d2不会被误插入电路板的孔内,但是,增加了一个引线端子d3,从而提高了制造成本,并且,引线端子d1、d2、d3往电路板孔内的插入麻烦。另外,把缠绕着绕线末端的引线端子基端部浸渍到熔融锡焊槽内进行锡焊时,与缠绕着绕线始端的引线端子相比,缠绕着露出于外周的绕线终端的引线端子,其缠绕部上浸透焊锡所需时间长,这是使锡焊时增加线圈绕线热疲劳的原因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的缺点,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容易判别引线端子极性、不会因作业者的判断错误而以错误的极性将线圈引线端子安装到电路板上的、低造价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锡焊时绕线的热疲劳少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将绕线卷绕在磁芯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安装该线圈本体的基台和突设于基台的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的末端的一对引线端子;或者备有将绕线卷绕在磁芯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和突设于该磁芯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末端的一对引线端子;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的与轴直交的断面积互不相同。如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之中,与轴直交的断面积大的一方引线端子的基端部,缠绕着绕线的卷绕终端。另外,上述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中,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其特征在于,一对引线端子的外形不同。如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其特征在于,外形不同的一对引线端子之中,至少缠绕着绕线的卷绕终端的引线端子是非圆形、例如是多边形或椭圆形。另外,上述电路板用安装线圈中,如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其特征在于,一对引线端子相对于基台或磁芯的引线端子安装部的中心为相互不点对称的断面形状。另外,在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中,如权利要求14所述,其特征在于,一对引线端子各自的中心相对于基台或磁芯的引线端子安装部的中心配置于点对称位置。上述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的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如权利要求15所述,其特征在于,由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和电路板构成;上述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是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与轴直交的断面积互不相同的一对引线端子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上述电路板上具有与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对应的孔;通过将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与电路板的孔嵌合,将该线圈安装在电路板上。另外,如权利要求16所述,其特征在于,由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和电路板构成;上述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具有外形不同的一对引线端子,是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上述电路板上具有与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对应的孔;通过将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与电路板的孔嵌合,将该线圈安装在电路板上。另外,如权利要求17所述,其特征在于,由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和电路板构成;上述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相对于基台或磁芯的引线端子安装部的中心为互不点对称的断面形状,是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上述电路板上具有与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对应的孔,通过将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与电路板的孔嵌合,将该线圈安装在电路板上。另外,如权利要求18所述,其特征在于,由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和电路板构成;上述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各自的中心相对于基台或磁芯的引线端子安装部的中心配置于点对称位置,是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上述电路板上具有与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对应位置的孔;通过将该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与电路板的孔嵌合,将该线圈安装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的一对引线端子,与轴直交的断面积互不相同,或外形不同,或相对基台或磁芯的引线端子安装部的中心互为不点对称的断面形状,所以,与图8和图9所示的现有线圈相比,其构造简单,可减少线圈组装时的工作量,并且,可根据引线端子的形状判别线圈极性。把这些引线端子安装到电路板上时,由于在电路板上形成有孔,该孔与引线端子的与轴直交的断面积、外形或相对于基台或磁芯的引线端子安装部的中心互为不点对称的断面形状相应,所以,作业者即使不判别线圈的极性,也能容易地嵌合到与引线端子极性对应的电路板孔中,把线圈安装到电路板上,可防止误插入。如果把磁芯的绕线的卷绕终端缠绕到一对引线端子之中的与轴直交断面积大的引线端子上,则在卷绕结束及绕线的切断时,可防止引线端子的变形。另外,把卷绕终端缠绕到非圆形断面、例如多边形、椭圆形等的引线端子上时,可减少绕线的卷绕松弛。上述一对引线端子的各自中心相对于基台或磁芯的引线端子安装部中心位于点对称位置的线圈,安装到电路板上时,流过绕线的电流使磁芯不产生磁致振动,所以,可提高线圈的安装可靠性。另外,如权利要求3、7或13所述,也可将一对引线端子做成为仅在电路板插入部与轴直交的断面积、形状不同或不点对称的断面形状,这时,除了引线端子的加工外,可以沿用现有的设备,可更加降低造价。另外,一对引线端子之中的一方引线端子,其与轴直交的断面积大于另一方,所以,该一方引线端子的热传导比另一方好。通过在该一方的引线端子基端部缠绕绕线的卷绕终端,在把该缠绕部浸渍到熔融锡焊槽内进行锡焊时,可减少锡焊浸透一对引线端子的绕线末端缠绕部的时间差,结果,可减少锡焊所需时间,可减少绕线的热疲劳。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构造简单且能容易判别引线端子的极性,不会因作业者的判断错误而以错误的极性将线圈的引线端子安装到电路板上,并且造价低。另外,本专利技术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及其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的另一效果是减少绕线热疲劳。图1(A)和(B)是本专利技术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之一例的立体图和该线圈的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2(A)和(B)是本专利技术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之另一例的立体图和该线圈在电路板上的安装构造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3(A)和(B)是图1和图2所示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的变形例的仰视图及要部主视图。图4(A)、(B)、(C)、(D)分别是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的其它例的仰视图。图5(A)和(B)是与图4所示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的引线端子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由绕线(3)卷绕在磁芯(2)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1)、安装该线圈本体(1)的基台(4)和突设于基台(4)的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3)的末端(7a、7b)的一对引线端子(6a、6b);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引线端子(6a、6b)的与轴直交的断面积互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6-13 156641/971.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由绕线(3)卷绕在磁芯(2)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1)、安装该线圈本体(1)的基台(4)和突设于基台(4)的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3)的末端(7a、7b)的一对引线端子(6a、6b);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引线端子(6a、6b)的与轴直交的断面积互不相同。2.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由绕线(3)卷绕在磁芯(2)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1)和突设于磁芯(2)的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3)的末端(7a、7b)的一对引线端子(6a、6b);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引线端子(6a、6b)的与轴直交的断面积互不相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6a、6b)只在其电路板插入部(i)处的与轴直交的断面积互不相同。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6a、6b)之中,与轴直交的断面积大于另一方的一方引线端子(6b)的基端部上缠绕着前述绕线的卷绕终端(7b)。5.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由绕线(3)卷绕在磁芯(2)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1)、安装该线圈本体(1)的基台(4)和突设于基台(4)的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3)的末端(7a、7b)的一对引线端子(6a、6b);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引线端子(6a、6b)的外形互不相同。6.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由绕线(3)卷绕在磁芯(2)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1)和突设于基台(4)的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3)的末端(7a、7b)的一对引线端子(6a、6b);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引线端子(6a、6b)的外形互不相同。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6a、6b)只在仅其电路板插入部(i)处的外形互不相同。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6a、6b)之中,至少缠绕着绕线(3)的卷绕终端(7b)的引线端子(6b)是非圆形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6a、6b)之中,至少缠绕着绕线(3)的卷绕终端(7b)的引线端子(6b)是多边形的。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引线端子(6a、6b)之中,至少缠绕着绕线(3)的卷绕终端(7b)的引线端子(6b)是椭圆形的。11.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由绕线(3)卷绕在磁芯(2)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1)、安装该线圈本体(1)的基台(4)和突设于基台(4)的下方并在基端部缠绕着绕线(3)的末端(7a、7b)的一对引线端子(6a、6b);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引线端子(6a、6b)分别具有相对于基台(4)的引线端子安装部(4a)的中心(11)相互不点对称的断面形状。12.电路板上安装用线圈,备有由绕线(3)卷绕在磁芯(2)上而构成的线圈本体(1)和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浏雅治田岛孝樋田浩三关松男福田芳和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