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90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包括:步骤一,第一部分水的输出;步骤二,第一部分水的均匀滴落;步骤三,水解反应釜的降温调节;步骤四,剩余水的输出;步骤五,水解搅拌,与所述步骤四同步,电机带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传动,水容器b内的水输入至淀粉中部,进而将水甩进淀粉中下层,同时搅动板搅动,完成淀粉与水的快速融合水解工作;步骤六,静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原料遇到水后易立刻起成坨状,并收卷成一块一块的,不易于水充分接触以及快速反应,水放入过多会导致水解后产物浓度变低,原材料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率不高的技术问题。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调料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鸡精可以用于使用味精的所有场合,适量加入菜肴、汤羹、面食中均能达到提鲜的效果,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
[0003]鸡精的行业标准(SB/T 10371

2003)规定食盐添加量≤40%,市售鸡精含盐量一般在30

40%之间。然而,鸡精中的食盐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排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自然、绿色”的饮食潮流不断盛行,人们渴望饮食减盐、少盐,而在烹饪过程中,同时使用鸡精和食盐,会无意间增大食盐的摄入量。而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导致或加重高血压、心血管硬化和心脏病等疾病。
[0004]专利号为CN10294872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低盐鸡精及其制备方法,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鸡肉:8

12份,鸡蛋:3

7份,食盐:13

17份,白砂糖:8

12份,味精:23

27份,麦芽糊精:3

7份,酵母提取物:1

2份,水解植物蛋白:0.5

1.5份,食用氯化钾:4

6份,玉米淀粉:13

17份,I+G:1.5

2.5份,鸡肉反应物:5

7份。
[0005]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加工原料遇到水后易立刻起成坨状,并收卷成一块一块的,不易于水充分接触以及快速反应,水放入过多会导致水解后产物浓度变低,原材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将水分成两部分以两种不同方式与加工原料混合水解工作,即第一部分水的输出工作配合第一部分水的均匀滴落工作进而实现水容器a内的水呈滴落状态持续进入至水解反应釜内,由于滴加水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逐渐升温过程中,反应速度不断增大,进而可以通过滴落的水容器a内的水缓慢均衡持续增加,从而使得加工原料与水滴进行小部分之间接触以及消化;再利用剩余水的输出工作配合水解搅拌工作,实现水与加工原料的二次充分水解工作,从而解决了加工原料遇到水后易立刻起成坨状,并收卷成一块一块的,不易于水充分接触以及快速反应,水放入过多会导致水解后产物浓度变低,原材料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包括:步骤一,第一部分水的输出,水容器a内的水送入水解反应釜内,水与水解反应釜内的加工原料反应,随着水容器a内的水逐渐减少,伸缩单元a上移,伸缩单元a上移通过第一传动齿条驱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一传动齿轮带动摆动板摆动,进而逐渐打开第一传输水管的出水口,水被缓慢持续递增式送入至收纳囊内;步骤二,第一部分水的均匀滴落,当收纳囊内水流增大时,承载环向下伸缩单元g,第四传动齿条驱动第四传动齿轮转动,转动的第四传动齿轮带动第五传动齿轮同步转动,
转动的第五传动齿轮驱动第五传动齿条带动压板同步下降下压收纳囊,实现水的均匀滴落工作;步骤三,水解反应釜的降温调节,待水容器a内的水降低一定深度时,水解反应釜内的温度为某特定值时,此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控制阀门打开,水容器a内的水一部分通过第一传输水管进入收纳囊内,另一部分水通过第一传输水管进入第二传输水管内,水暂存在暂存空间内,水对水解反应釜内的温度进行降温工作;步骤四,剩余水的输出,伸缩单元a带动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驱动齿条移动,移动过程中的第一驱动齿条驱动驱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驱动齿轮带动第二驱动齿条反向移动,移动的第二驱动齿条带动触碰杆作用在电机的开关上,进而实现启动电机的开关工作,此时,电机向水容器b发出信号,水容器b内的水通过传输油管进入搅拌组件内;步骤五,水解搅拌,与所述步骤四同步,电机带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传动,水容器b内的水输入至加工原料中部,进而将水甩进加工原料中下层,同时搅动板搅动,完成加工原料与水的快速融合水解工作;步骤六,静置,待加工原料充分水解后静置一段时间,等待最终产物输出。
[000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待水容器a内的水剩下十分之一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控制阀门打开。
[000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控制阀门打开时,水解反应釜内的温度为50

60℃。
[00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控制阀门打开时,水解反应釜内的温度为62

67℃。
[0011]作为又优选,所述直流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该开关阀门与暂存空间上的距离传感器信号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与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相匹配的一种温控可调节的水解反应釜,包括水解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解反应釜上方的一次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一次传输机构下端且位于所述水解反应釜内的均匀落料机构、安装在所述水解反应釜内的降温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水解反应釜底部的二次传输机构,所述二次传输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降温机构内的水进入均匀落料机构内,所述一次传输机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降温机构进行对所述水解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工作;所述一次传输机构包括水容器a、一端与所述水容器a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水解反应釜内连通设置的第一传输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水管内的控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水解反应釜上且用来支撑所述水容器a的传感组件;所述均匀落料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输水管连通设置的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设置的收纳囊以及设置在所述水解反应釜内且用于驱动所述收纳囊滴落水滴工作的第三传动机构;所述二次传输机构包括水容器b、转动设置在所述水解反应釜内的搅拌组件以及一端与所述水容器b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组件连通设置的传输油管。
[0013]作为优选,所述传感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水解反应釜的上端;伸缩单元a,所述伸缩单元a竖直设置且其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伸缩单元a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水容器a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0014]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摆动组件以及第二摆动组件;所述第一摆动组件以及第二摆动组件均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水管上的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同轴且固定连接的摆动板、一端与所述摆动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水管上的拉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水管外且与所述转动轴同步传动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啮合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动齿条与所述伸缩单元固定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收纳囊安装在环座上,该环座安装在所述水解反应釜内壁;所述收纳囊中空设置且其底部向下凸设有若干组的气囊孔;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纳囊下方的承载环、与所述承载环下方固定连接且通过基座安装在所述水解反应釜内壁上的伸缩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工序,所述水解工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部分水的输出,水容器a(21)内的水送入水解反应釜(1)内,水与水解反应釜(1)内的加工原料反应,随着水容器a(21)内的水逐渐减少,传感组件(24)驱动控制组件(23)逐渐打开第一传输水管(22)的出水口,水被缓慢持续递增式送入至收纳囊(32)内;步骤二,第一部分水的均匀滴落,当收纳囊(32)内水流增大时,第三传动机构(33)下降下压收纳囊(32),实现水的均匀滴落工作;步骤三,水解反应釜的降温调节,待水容器a(21)内的水降低一定深度时,水解反应釜(1)内的温度为某特定值时,第二传动机构(7)对水解反应釜(1)内的温度进行降温工作;步骤四,剩余水的输出,传感组件(24)通过第一传动机构(6)驱动水容器b(51)内的水通过传输油管(53)进入搅拌组件(52)内,实现混合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待水容器a(21)内的水剩下十分之一时,第一驱动组件(75)驱动控制阀门(74)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调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第一驱动组件(75)驱动控制阀门(74)打开时,水解反应釜(1)内的温度为50

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思远吕成宇袁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前沿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