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36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被覆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其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罐身以及罐底,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罐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罐身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罐底的内壁为球面,所述罐体在第一搅拌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翻拌叶片,所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被覆剂生产装置便于对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进行高效地混合,避免物料在罐体底部沉积。避免物料在罐体底部沉积。避免物料在罐体底部沉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被覆剂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合金液熔炼熔融时,加工温度可以达到800度左右,在合金液熔化、保温、运送过程中,熔融合金液会和键槽、坩埚、汤勺、台面、热电偶保护管、渣勺、梢子、输送工具、生产工具等接触,合金液和其氧化物就会对其侵蚀。而被覆剂能有效地加对工件加以保护,能避免和减少其它有害杂质的产生,减少对合金液的污染,促进合金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热裂缺陷,为优质铸件的生产,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起到了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的对被覆剂进行加工必须用到反应釜,以实现对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的混合,以促进各种物料之间的反应,提高反应的效率,缩短反应时间。而被覆剂加工使用的原料包括质量较大的固体物料,例如金刚砂等,该种质量较大的物料在加工时以沉积在釜体的底部,通过传统的搅拌桨进行搅拌时难以将固体物料均匀地分散至液体物料中,因此,导致了加工耗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所述被覆剂生产装置便于对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进行高效地混合,避免物料在罐体底部沉积。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罐身以及罐底,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罐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罐身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罐底的内壁为球面,所述罐体在第一搅拌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翻拌叶片,所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外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搅拌锚和至少一个第二搅拌锚,所述第一搅拌锚和第二搅拌锚均为“U”形且均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锚的开口向上,第二搅拌锚的开口向下。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锚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叶片,所述第二搅拌锚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二叶片,且所述第一叶片均向外倾斜,所述第二叶片上均向内倾斜。
[0010]进一步地,所述翻拌叶片为弧形,且所述翻拌叶片通过若干安装杆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翻拌叶片的外侧面与所述罐底的内壁间隙配合且具有相同的曲率。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罐底与罐身的连接处,且所述罐身在所述第
二转轴的上方还设置有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上间隔均匀地开设有若干曝气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罐身的内部设置第一搅拌机构,并在该第一搅拌机构的下方设置第二搅拌机构,同时,还在第二搅拌机构的第二转轴的上方设置曝气管道,在进行被覆剂加工时,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搅拌机构将质量较大的固体物料从罐底扬起,并通过该曝气管道对反应体系持续曝气以进一步提高固体物料的行程高度,降低固体物料在罐底的沉积时间,以便于对促进固体物料在液体物料中的分散,以便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出合格的被覆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为:10,顶盖,20,罐身,21,第一电机,22,第一转轴,23,第一搅拌锚,231,第一叶片,24,第二搅拌锚,241,第二叶片,30,罐底,31,第二电机,32,第二转轴,33,翻拌叶片,331,安装杆,40,曝气管道,41,进气端,42,曝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10、罐身20以及罐底30,所述顶盖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1,所述罐身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22,且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罐身20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转轴22固定连接,所述罐底30的内壁为球面,所述罐体在第一搅拌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第二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翻拌叶片33,所述翻拌叶片3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外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3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器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还包括一个第一搅拌锚23和一个第二搅拌锚24,所述第一搅拌锚23和第二搅拌锚24均为“U”形且均与所述第一转轴2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锚23的开口向上,第二搅拌锚24的开口向下。同时,所述第一搅拌锚23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叶片231,所述第二搅拌锚24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二叶片241,且所述第一叶片231均向外倾斜,所述第二叶片241上均向内倾斜。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该第一转轴22转动,以带动该第一搅拌锚23和第二搅拌锚24转动,同时,通过该第一搅拌锚23带动第一叶片231、第二搅拌锚24带动第二叶片241转动,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叶片231和第二叶片241能够进一步促进物料的混合。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拌叶片33为弧形,且所述翻拌叶片33的两端均通过安装杆331与所述第二转轴32固定连接。所述翻拌叶片33上还间隔均匀地布设有若干通孔,以减小翻拌阻力。同时,所述翻拌叶片33的外侧面与所述罐底30的内壁间隙配合且所述翻拌叶片
33的外缘与所述釜底的内壁具有相同的曲率,所述翻拌叶片33的外缘与罐底3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5cm

0.5cm之间。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该第二电机31启动以驱动该第二转轴32转动,通过该第二转轴32带动该翻拌叶片33转动,以对罐体底部的沉积物进行翻拌,以便于对增大固体物料与液体物料的接触面积。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32设置在所述罐底30与罐身20的连接处,且所述罐身20在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上方还设置有曝气管道40,所述曝气管道40呈环形并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曝气管道40的进气端41贯穿所述罐体并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曝气管道40上间隔均匀地开设有若干曝气口,所述曝气口出设置有曝气头42。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向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10)、罐身(20)以及罐底(30),所述顶盖(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1),所述罐身(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22),且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罐身(20)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转轴(22)固定连接,所述罐底(30)的内壁为球面,所述罐体在第一搅拌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第二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翻拌叶片(33),所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外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3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覆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搅拌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代天群戴天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永川区鲁天润滑颗粒加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