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15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釜盖,所述釜盖的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所述釜体的内部同轴地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釜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搅拌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釜体的釜壁上还竖直地安装有若干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扰流孔,所述釜盖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滑动安装有取样杆,所述取样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取样瓶,所述釜盖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取样杆相对于釜盖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能够有效对釜体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搅拌,且便于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液进行取样。且便于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液进行取样。且便于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液进行取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分(特别是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理想的脱模剂要求在模具表面不得残留分解物,即热稳定性好,不腐蚀模具,赋予制品良好的外观和色泽。
[0003]脱模剂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物料的聚合反应,不可缺少的就会用到反应釜,而反应釜的主要作用是对需要混合的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以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而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对物料的搅拌不够过程中,需要对反应过程进行取样监控,以便于对聚合程度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在进行取样时,一般是通过第一安装孔处采用麻绳和取样溶剂进行人工操作取样,在取样时需要暂停反应釜的搅拌功能,同时,该种取样方式需要全程人工操作,极大地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所述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能够有效对釜体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搅拌,且便于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液进行取样。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釜盖,所述釜盖的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所述釜体的内部同轴地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釜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搅拌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釜体的釜壁上还竖直地安装有若干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扰流孔,所述釜盖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滑动安装有取样杆,所述取样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取样瓶,所述釜盖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取样杆相对于釜盖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釜盖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同轴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孔为三角形或者长条形形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的搅拌框,所述搅拌框上竖直地设置有若干搅拌棒,且每个所述搅拌棒上均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均相对水平面倾斜地设
置。
[0010]进一步地,每块所述扰流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均呈“U”形,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且所述换热管的尾端和首端分别贯穿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并延伸至釜体的外部,所述换热管的首端和尾端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釜体的内部设置改进后的搅拌机构,并在釜体的内壁、即是该搅拌机构的外侧设置取样杆,并在该釜盖的顶部设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该取样杆带动取样瓶上下移动,通过硬质的取样杆能够有效地控制瓶伸入液面下方的高度,以保证取样瓶能够取到反应液,且取样瓶和取样杆的位置固定,在取样时不必关闭搅拌机构的运行,可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为:10,釜体,11,主转轴,12,搅拌框,13,搅拌棒,14,搅拌叶片,21,扰流板,211,扰流孔,30,第二电机,31,第一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21,第二安装孔,322,第一安装孔,33,取样杆,34,连接杆, 35,环形抱箍,36,取样瓶,37,取样孔,38,封盖,40,换热管,41,上通孔,42,下通孔,43,螺纹连接头,50,釜盖,51,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

2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0,所述釜体10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釜盖50,所述釜盖50的顶部设置第一电机51,所述釜体10的内部同轴地设置有搅拌机构,以便于对釜体10内部的反应液进行搅拌。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釜体10的内部并与所述搅拌机构固定连接,以便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所述釜体10的釜壁上还竖直地安装有四块扰流板21,所述扰流板21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扰流孔211,所述釜盖5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22,所述第一安装孔322处滑动安装有取样杆33,所述取样杆33紧靠所述釜体10的釜壁设置。所述取样杆3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取样瓶36以用于对反应液进取样。所述釜盖5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取样杆33相对于釜盖50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在具体实施时,通过第一电机51驱动釜体10内部的搅拌机构对反应液进行搅拌,并通过在釜体10 的内壁上设置扰流板21以提高搅拌效率,同时,通过釜盖50上的驱动机构驱动该取样杆33沿所述釜盖50上下运动,以带动取样瓶36进行升降,便于对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液进行取样,且通过将该取样杆33紧贴釜体10的内壁进行设置,以便于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取样,避免影响反应进程。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样杆33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釜盖50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1,所述第一
安装孔3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32,所述第二锥齿轮32水平地安装在所述釜盖50顶部并与所述釜盖5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2的内部同轴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1,所述第二安装孔32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该第二电机30转动以带动该第一锥齿轮31转动,通过该第一锥齿轮31带动该第二锥齿轮32转动,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以实现取样杆33的升降。
[0018]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取样瓶36的取出,所述釜盖50在第一安装孔322 的一侧还设置有取样孔37,所述取样孔37的顶部设置有封盖38,所述取样瓶 36通过夹持机构与所述取样杆3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取样杆 33固定连接的“L”形连接杆34,所述“L”形连接杆34的底端与所述取样杆 33固定连接,且所述“L”形连接杆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0),所述釜体(10)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釜盖(50),所述釜盖(50)的顶部设置第一电机(51),所述釜体(10)的内部同轴地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釜体(10)的内部并与所述搅拌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釜体(10)的釜壁上还竖直地安装有若干扰流板(21),所述扰流板(21)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扰流孔(211),所述釜盖(5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22),所述第一安装孔(322)处滑动安装有取样杆(33),所述取样杆(3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取样瓶(36),所述釜盖(5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取样杆(33)相对于釜盖(50)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33)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釜盖(50)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1),所述第一安装孔(3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32),所述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代天群戴天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永川区鲁天润滑颗粒加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