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95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扩散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包括基体,基体由多层结构组成,位于基体的底部涂有第一蓝色膜,第一蓝色膜的顶部有第一扩散凹球为第二层结构,第一扩散凹球的顶部有第二扩散凹球为第三层结构,第二扩散凹球的顶部有第三扩散凹球为第四层结构,第三扩散凹球的顶部有第一扩散粒子为第五层结构,第一扩散粒子的顶部有第二扩散粒子为第六层结构,第七层结构为蓝光吸收材料做成的第二蓝色膜,第八层结构为玻璃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层的凹球和粒子设计,添加蓝色吸收膜,将LED灯珠发出的白光多次折射和反射并对蓝光进行吸收,最终均匀扩散照亮到显示屏上,解决了显示屏幕出现亮点和蓝光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好的实用性。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


[0001]本技术涉及扩散膜
,具体为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

技术介绍

[0002]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使用的电子设备进行工作娱乐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人的视觉出现问题,大多数工作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近视,而这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中发出的蓝光造成的,电子屏幕中的LED背光源发射的白光中的蓝光能量很高,相比较其他颜色的光,蓝光可以直接击穿人的眼球晶体,对人的视网膜进行直接的能量冲击,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容易使人眼近视或者受伤;
[0003]电子屏幕在出厂前,本身内部是没有进行吸收蓝光的设计的,在购买者使用时,厂家可能会送一张贴在电子屏幕上的一张抗蓝光贴膜,这张贴膜在长期使用后或者短期内被破坏,都会影响贴膜的抗蓝光效果,还是会对人体造成损坏;
[0004]有的厂家对电子屏幕进行内部改进,在电子屏幕内部添加了抗蓝光层,抗蓝光效果有了较好的提升,但是LED背光源发出的光不能均匀的发散照射到屏幕上,在稍微仔细观察屏幕显示的情况下,发现屏幕上出现密密麻麻的微小亮点,影响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具备对光源的扩散性好和抗蓝光的特点,解决了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基体由多层结构组成,位于基体的底部涂有第一蓝色膜,第一蓝色膜的顶部有第一扩散凹球为第二层结构,第一扩散凹球的顶部有第二扩散凹球为第三层结构,第二扩散凹球的顶部有第三扩散凹球为第四层结构,第三扩散凹球的顶部有第一扩散粒子为第五层结构,第一扩散粒子的顶部有第二扩散粒子为第六层结构,第七层结构为蓝光吸收材料做成的第二蓝色膜,第八层结构为玻璃膜。
[0007]优选的,第六层结构和第五层结构的第二扩散粒子和第一扩散粒子分别与蓝光吸收材料均匀混合,在第六层结构和第五层结构也构成第二蓝色膜。
[0008]优选的,第一扩散凹球的凹口直径为280

320um,第二扩散凹球的凹口直径为130

115um,第三扩散凹球的凹口直径为50

30um,第一扩散粒子的直径为25

15um,第二扩散粒子的直径为10

1um,每层结构的厚度在5

100um之间。
[0009]优选的,蓝光吸收材料为二萘嵌苯。
[0010]优选的,玻璃膜(8)为钢化玻璃膜。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采用多层的凹球和粒子设计,将LED灯珠发出的白光多次折射和反射,最终均匀扩散照亮到显示屏上,解决了显示屏幕出现亮点的问题;
[0013]2.本技术对LED灯珠发出的白光进行了多次的蓝光吸收效果,可以将蓝光能
量强度下降90%,有助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二扩散粒子结构放大图;
[0016]附图标记:1、第一蓝色膜;2、第一扩散凹球;3、第二扩散凹球;4、基体;5、第三扩散凹球;6、第一扩散粒子;7、第二扩散粒子;8、玻璃膜;9、第二蓝色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
[0018]请参阅附图,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包括基体4,基体4由多层结构组成,位于基体4的底部涂有第一蓝色膜1,第一蓝色膜1的顶部有第一扩散凹球2为第二层结构,第一扩散凹球2的顶部有第二扩散凹球3为第三层结构,第二扩散凹球3的顶部有第三扩散凹球5为第四层结构,第三扩散凹球5的顶部有第一扩散粒子6为第五层结构,第一扩散粒子6的顶部有第二扩散粒子7为第六层结构,第七层结构为蓝光吸收材料做成的第二蓝色膜9,第八层结构为玻璃膜8。
[0019]第六层结构和第五层结构的第二扩散粒子7和第一扩散粒子6分别与蓝光吸收材料均匀混合,在第六层结构和第五层结构也构成第二蓝色膜9。
[0020]第一扩散凹球2的凹口直径为280

320um,第二扩散凹球3的凹口直径为130

115um,第三扩散凹球5的凹口直径为50

30um,第一扩散粒子6的直径为25

15um,第二扩散粒子7的直径为10

1um,每层结构的厚度在5

100um之间;
[0021]第一扩散凹球2、第二扩散凹球3和第三扩散凹球5的作用是为了将LED发出的光线进行逐级的反射折射,当扩散凹球的面积越小,扩散凹球的密度越大时,光线就越会被发散,也就是显得这个扩散凹球做成的扩散面更加的凹凸不平,导致光线发射混乱,因为扩散凹球是均匀分布的,所以光线的发散也接近均匀,从宏观上看,整个的扩散面就是同一个光源的效果;
[0022]扩散粒子和第二蓝色膜9进行组合,经过扩散凹球出来的散射光线再次经过扩散粒子进行发散,使得光线变得更加均匀和柔和,并且,光线中的蓝光再次被第二蓝色膜进行蓝光吸收,或者经过扩散粒子多次反射和蓝光吸收后,传出显示屏到达人眼的蓝光变为了原来的10%,极大的缩小了蓝光对人眼产生的危害。
[0023]蓝光吸收材料为二萘嵌苯,在本技术中使用的二萘嵌苯中掺杂了25%的蓝色材料,不仅仅只有二萘嵌苯。
[0024]玻璃膜8为钢化玻璃膜。
[0025]本技术中的扩散凹球并不是一个空球,这只是一种叫法,并不能认为本实施例的扩散凹球具有球的全部特征,应当从三维角度看,扩散凹球是球的一部分,并且是凹陷
的、空心的。
[0026]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应该贴近LED背光模组进行封闭光线处理,在本技术的边缘设置反射层,避免光线的逃逸,造成光能浪费;
[0027]本技术在生产时,厚度应该不超过1mm。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包括基体(4),其特征在于:基体(4)由多层结构组成,位于基体(4)的底部涂有第一蓝色膜(1),第一蓝色膜(1)的顶部有第一扩散凹球(2)为第二层结构,第一扩散凹球(2)的顶部有第二扩散凹球(3)为第三层结构,第二扩散凹球(3)的顶部有第三扩散凹球(5)为第四层结构,第三扩散凹球(5)的顶部有第一扩散粒子(6)为第五层结构,第一扩散粒子(6)的顶部有第二扩散粒子(7)为第六层结构,第七层结构为蓝光吸收材料做成的第二蓝色膜(9),第八层结构为玻璃膜(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用蓝色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层结构和第五层结构的第二扩散粒子(7)和第一扩散粒子(6)分别与蓝光吸收材料均匀混合,在第六层结构和第五层结构也构成第二蓝色膜(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光王书杰申怀彬张坤陈本亮周金玲吴宪军
申请(专利权)人: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