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53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技术涉及光学膜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包括折射率均不相同的基材、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第一扩散块上和第二扩散块上均设有均匀设置的分光膜层。光线通过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上的分光膜层时,进行了多次散射,且基材、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光线的扩散范围进一步扩大。由此,由于光线散射的范围是根据分光膜层的分布决定,第一扩散块、第二扩散块和分光膜层均为均匀设置,而不是通过单独一层涂层内的若干光学散光颗粒使光线进行散射扩散,减少了光线暗影,从而提高了扩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膜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


技术介绍

1、光学扩散膜在miniled背光模组中能够起到修正扩散角度的作用,会使光辐射面积增大,光线透过扩散膜后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现象,从而形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效果。目前光学扩散膜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广告背景灯、照明灯箱等需要光源的装置上以提供均匀照明。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迎合显示器超薄化、降本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针对光学扩散膜遮蔽性能及光学性能的要求日趋提高。光学扩散膜的基本原理是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

2、现有技术中,多数扩散膜的基本结构是在透明基材(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两面涂含有若干光学散光颗粒的涂层,同等大小的涂层区域内,光学散光颗粒分布越密,光线的折射次数越多,光线的扩散效果越好。但由于光学散光颗粒的粒径不同,在该涂层内的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线在通过由含若干粒径不同的光学散光颗粒的涂层时,产生亮点光晕与光源之间的暗影,扩散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能够提高对光线的扩散效果。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mini 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包括基材、与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材的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扩散层相接触的一侧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所述第一扩散块上和第二扩散块上均设有均匀设置的分光膜层,所述基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所述基材的折射率为1.65,所述第一扩散层由丙烯酸树脂制成,所述第一扩散层的折射率为1.60,所述第二扩散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所述第二扩散层的折射率为1.49。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扩散块和所述第二扩散块均为多棱镜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扩散块和所述第二扩散块均包括主棱镜和副棱镜,所述分光膜层位于所述主棱镜和所述副棱镜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扩散层远离第二扩散层的一侧设有均匀设置的圆弧型凸起。

6、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型凸起上远离所述第一扩散层的一侧也设有所述分光膜层。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扩散层的顶端设有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而成的保护层。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mini 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包括基材、与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材的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扩散层相接触的一侧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所述第一扩散块上和第二扩散块上均设有均匀设置的分光膜层,所述基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所述基材的折射率为1.65,所述第一扩散层由丙烯酸树脂制成,所述第一扩散层的折射率为1.60,所述第二扩散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所述第二扩散层的折射率为1.49。当光线经由基材进入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内,由于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上的分光膜层,光线在依次经由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时,进行了多次散射,且由于基材、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之间的折射率均不同,光线在mini 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内进行多次折射,使得光线的扩散范围进一步扩大。由此,由于光线进行散射的范围是根据分光膜层的分布决定,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均为均匀设置,分光膜层同样在第一扩散块和第二扩散块上均匀设置,而不是在单独一层涂层内设置不均匀分布的若干光学散光颗粒,减少了光线因光学散光颗粒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亮点光晕与光源之间的暗影,从而提高了扩散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10)、与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材(10)的第一扩散层(20)和第二扩散层(30),所述第一扩散层(20)和所述第二扩散层(30)相接触的一侧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扩散块(21)和第二扩散块(31),所述第一扩散块(21)上和第二扩散块(31)上均设有均匀设置的分光膜层(213),所述基材(1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所述基材(10)的折射率为1.65,所述第一扩散层(20)由丙烯酸树脂制成,所述第一扩散层(20)的折射率为1.60,所述第二扩散层(3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所述第二扩散层(30)的折射率为1.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块(21)和所述第二扩散块(31)均为多棱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块(21)和所述第二扩散块(31)均包括主棱镜(211)和副棱镜(212),所述分光膜层(213)位于所述主棱镜(211)和所述副棱镜(2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层(30)远离第二扩散层(30)的一侧设有均匀设置的圆弧型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型凸起上远离所述第一扩散层(20)的一侧也设有所述分光膜层(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层(30)的顶端设有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而成的保护层(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10)、与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材(10)的第一扩散层(20)和第二扩散层(30),所述第一扩散层(20)和所述第二扩散层(30)相接触的一侧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扩散块(21)和第二扩散块(31),所述第一扩散块(21)上和第二扩散块(31)上均设有均匀设置的分光膜层(213),所述基材(1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所述基材(10)的折射率为1.65,所述第一扩散层(20)由丙烯酸树脂制成,所述第一扩散层(20)的折射率为1.60,所述第二扩散层(3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所述第二扩散层(30)的折射率为1.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led微纳米结构增强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块(21)和所述第二扩散块(31)均为多棱镜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杰张诺寒廖勇军赵耀龙李文庭王鹏岳俊跃
申请(专利权)人: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