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密度记录媒体的交错方法和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306990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用于高密度记录媒体的交错方法及其交错电路。块内交错器在纠错数据块内交错所接收到的具有预定纠错码的数据,输出经块内交错过的数据;块间交错器在块间以预定数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交错块内交错过的数据,输出经块间交错过的数据。纠正划痕引起的猝发差错的能力得到改进,保持了与普通DVD格式的兼容性。在块间交错时不交错具有位置信息的行,以便能够达到与DVD同样的访问时间,因此,能够实现高速检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纠错领域,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具有高密度数字通用盘(HD-DVD)格式的高密度记录媒体的交错方法和电路,采用这种方法和电路能够实现高速检索。有一种最新的趋向是增大可记录在一张光盘上的数据的容量,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以记录和重放对应的大量的数据,以提供好的音像质量,并能使其充分发挥计算机外围设备的作用。为此,由于具有大约600M字节存储容量的原始高密度盘(CD)发展到DVD-格式盘(DVD)。一张光盘也具有大约4.7G字节的存储容量。这种大约4.7G字节的存储容量能重放约135分钟,并具有MPEG-2的图像质量和音频编码(AC)-3的声音质量。然而,最新的趋向需要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工业化生产以及HDTV级别的图像质量,因此,就要求具有更大量数据的存储容量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来满足HDTV级别图像质量的要求,为满足上述的要求,已经开发出来HD-DVD格式盘(HD-DVD)。比被存储在普通DVD上的大约4.7G字节的存储容量增大了近3.28倍的15G字节数据的存储装置应该能够连续重放相应于HDTV的音像质量级别的图像和声音大约130分钟。通过减少一个记录比特的实际长度,HD-DVD就能够增大记录在像DVD-ROM(只读存储器)那么大的盘上的数据容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光记录重放设备的拾取器单元检测数据时所产生的差错的数量就增大了,而且由于盘上产生小的划痕而引起的数据丢失比普通DVD大得多。这种数据丢失可以用纠错技术来补偿,如何采用纠错技术对用户记录数据的总量和记录与重放时用户数据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不进行修改就把用于DVD的纠错方法应用于HD-DVD时,重放数据的可靠性就大大地降低。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作为一例子,用于DVD-ROM中的纠错数据块的格式包括182字节的208行,沿行的方向,有172字节用户数据和10字节内奇偶检验码,沿列方向有12字节的16个扇区和16字节的外偶校验码。如图2所示,交错这种纠错数据块以便使相邻的比特相互分离开,并把所分离开的比特记录在盘上,从而即使在盘上产生了损坏时,也能够对所记录的比特进行纠错。也就是说,安排16字节外奇偶校验码,把一个字节的外奇偶校验码插入到每个扇区的最后一行。在普通的DVD中,在一个纠错数据块的单元内仅应用行交错方法,这种行交错方法不具有像HD-DVD那样的高密度记录媒体所要求的纠错能力。这里,总的纠错数据块由182×208字节所得到的37856字节构成。因为外奇偶校验码由16字节构成,所以纠错数据块内的连续可纠错的范围是182字节×16行。实际上,同步码形以及用户数据和奇偶校验码被记录在盘上,从而在计算纠错能力时就必须考虑同步码形。在一行中插入两个同步码形,即相隔91字节插入一个32比特的同步码形,从而使一个182字节的行内有64比特的同步码形。这样,由于182字节构成一行,并且必须考虑对行进行8-16调制,所以,对于普通的DVD格式盘来说,一个纠错数据块内的可被纠错的猝发差错包括2976比特,即32比特×2+(182字节×8)×2。全部纠错数据块内的可被纠错的猝发差错包括2976比特×16行=47616比特。在DVD盘中,最小标记长度(3T)是对应于3信道比特的0.4μm,因此,如果可纠错长度是X,就可以得到如下方程0.4μm∶3比特=Xμm∶47616比特X=0.000634m=6.34mm根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对于DVD来说,在纠错数据块中,可被纠错的最小的差错由47616比特构成。按照DVD规格,最小可记录的标记长度是0.4μm,轨间间隔(轨矩)是0.74μm。因此,就纠错能力而言,由于沿列方向有16字节的外奇偶校验码,所以,即使在盘的切线方向上有大约6.3mm的划痕,也能够进行纠错。相应地,对于普通光盘所要求的纠错能力来说,必须能够纠正盘的切线方向上大约6.3mm的划痕。DVD格式盘也要求这种水平的纠错能力,并根据这种纠错能力来设定纠错数据块内可被纠错的比特数。在DVD-ROM中,使用DVD中所用的纠错数据块能够对6.3mm划痕进行纠错,但是,使用HD-DVD中的纠错数据块就不能进行同样的纠错。这是因为在DVD-ROM中6.3mm划痕影响47616比特,而HD-DVD中的同样的划痕影响大约156180比特的信息,这比47616比特大约大3.28倍。因此,不可能把普通DVD所用的纠错方法原封不对地用于HD-DVD。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的交错方法,用这种方法能够改善纠错能力,同时又保持了与DVD格式的兼容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的交错电路,用这种电路使用用于DVD格式的纠错码就能够改善纠错能力,并且通过用与DVD格式同样的时间来访问所要求的位置能够进行高速检索。相应地,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所提供的用来改善高密度记录媒体的纠错能力的交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一个纠错数据块内对所接收到的具有预定纠错码的数据进行交错,来产生第一交错数据;(b)以预定数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对第一交错数据进行块间交错,来产生第二交错数据。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来改善高密度记录媒体的纠错能力的交错电路。在这种电路中,块内交错器把所接收到的具有纠错数据块内的预定纠错码的数据进行交错,以便输出块内交错数据。块间交错器以预定数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对数据块间的块内交错数据进行交错,以便输出块间交错数据。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优点更加明确。图1是普通DVD的纠错数据块的格式的说明图;图2是普通DVD的交错的纠错数据块的说明图;图3是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交错电路的光记录重放设备中的信道调制器的方框图;图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块间交错的说明图;图5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块间交错之后的可纠错范围的说明图;图6A和6B是从去交错的角度说明可纠错范围的图,其中图5的经交错过的数据块被重新安排到原始纠错数据块内;图7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块内交错之后的一个扇区的结构说明图8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块间交错的说明图;图9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块间交错之后的可纠错范围的说明图;图10A和10B是按照图9的块间交错结果重新安排的纠错数据块的构成图;图1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块间交错的说明图;以及图1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块间交错结果的说明图。在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交错电路的光记录重放设备中的信道调制器的图3的方框图中,纠错编码器(ECC)102对从HD-DVD读出的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并提供经纠错编码的数据。用于ECC102的纠错码同于普通DVD中所使用的RS(208,192,17)码,这里,RS是里德-索罗门代码的缩写,208表示码字数,192表示总码字范围内的用户数据的大小,17表示奇偶校验码数加1。块内交错器104对已经由ECC102纠错编码过的数据进行块内交错。即按照与普通DVD格式的行交错相同的方法把16个外奇偶校验行与扇区交错把一个外奇偶校验行加到每一个扇区的末端上,由此来进行块内交错。块间交错器106以两个经块内交错过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进行块间交错,但对每个扇区的具有识别码(ID)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高密度记录媒体的纠错能力的交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一个纠错数据块内对所接收到的具有预定纠错码的数据进行交错,来产生第一交错数据; (b)以预定数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对第一交错数据进行块间交错,来产生第二交错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1998-8-4 31697/98;KR 1998-10-30 46240/981.一种改进高密度记录媒体的纠错能力的交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一个纠错数据块内对所接收到的具有预定纠错码的数据进行交错,来产生第一交错数据;(b)以预定数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对第一交错数据进行块间交错,来产生第二交错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纠错数据块的纠错码和大小用RS(208,192,17)码表示,其中,RS是里德-索罗门代码的缩写,208是码字总数,192是总码字范围内的用户数据的大小,17是外奇偶校验码数加1。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交错两个相邻的纠错数据块内的扇区。4.根据权利要求3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如果纠错数据块包括由扇区A1、扇区A2、…、扇区A16构成的A数据块和由扇区B1、扇区B2、…、扇区B16构成的B数据块,就按A1、B16、A2、B15、A3、B14、…、A14、B3、A15、B2、A16、B1的次序进行块间交错。5.根据权利要求4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纠错数据块内的每个扇区中的具有位置信息的行不被交错,而被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3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对两个相邻的纠错数据块的每个数据块内的奇数扇区进行交错,同样,对偶数扇区进行交错。7.根据权利要求1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对至少两个相邻的纠错数据块的每个数据块内的扇区进行块间交错。8.根据权利要求1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纠错数据块内的每个扇区中的具有位置信息的行不被交错,而被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纠错数据块内的每个扇区中的具有位置信息的行不被交错,而以两个纠错数据块为单位被固定,并以一行为单位对扇区进行块间交错。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两个纠错数据块是一个A数据块和一个B数据块,就可以把A数据块内的一行安排在除B数据块的具有位置信息的行之外的所有位置上。11.根据权利要求8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对每个数据块内的扇区以两相邻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进行块间交错,如果两个纠错数据块是一个A数据块和一个B数据块,就按照如下次序进行排列来对扇区进行交错A数据块内的第一扇区的具有ID的1行、除A数据块内的第一扇区的具有ID的行之外的12行、A数据块内的第二扇区的具有ID的1行、除B数据块内的第一扇区的具有ID的行之外的12行、…、B数据块内的第15扇区的具有ID的1行、除A数据块内的第16扇区的具有ID的行之外的12行、A数据块内的第16扇区的具有ID的1行、除B数据块内的第16扇区的具有ID的行之外的12行。12.根据权利要求8的交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对每个数据块内的扇区以两相邻的纠错数据块为单位进行块间交错,如果两个纠错数据块是一个A数据块和一个B数据块,就按照如下次序进行排列来对着两个数据块进行交错A数据块内的第一扇区的具有ID的1行、除A数据块内的第一扇区的具有ID的行之外的第一个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宗植李胤雨郑圭桓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