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渣型牛油火锅底料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31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渣性牛油火锅底料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反应釜进行火锅底料的炒制,反应釜设计合理,结构巧妙,相较于传统的炒锅炒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闭合式的圆柱形釜体作为火锅底料载体,严格控制各种原料之间的配比,与炒制过程中各种原料的炒制温度与炒制时间的协同,让火锅底料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炒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火锅底料原料的香味成份,让火锅底料的品质更好,也降低了异物进入火锅底料的风险,同时炒制的效率也很高,方便自动化控制。方便自动化控制。方便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渣型牛油火锅底料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调味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无渣性牛油火锅底料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牛油火锅底料炒制工艺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现有行业牛油火锅底料一般均采用天然气直燃式炒锅进行炒制,锅内温度受天然气流量、锅传热效果影响,且通过人工观察记录锅内温度,当温度达到工艺所需要时间时,人为关闭热源,多口锅操作时,温度时间控制难度增加,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下料环节均采用人工方式,一框框往炒锅中下料,难度较高,且油脂较多,温度高,存在下料安全风险。
[0003]牛油火锅底料的香气成分一般包括醇类、酯类、醚类、醛类、烯类、烷烃类、苯、酚、酸、其他类,主要呈香物质为烯类和其他类物质;传统行业炒制过程为开放式,香气成分随水蒸气一并挥发,且受光照影响,辣椒红等脂溶性色素被氧化,色泽存在偏差,产品品质较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渣性牛油火锅底料加工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渣性牛油火锅底料加工方法,包含: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配料后使用反应釜进行炒制后过滤;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原料包含:牛油1140

1190份、辣椒180

190份、花椒14

28份、豆瓣20

26份、豆豉7

9份、姜10

30份、葱20

50份、香菜5

20份、大蒜15

20份、香辛料4

8份、白酒12

16份、小料2

4份;所述反应釜的结构包含:釜体,该釜体为闭合式,在底部开设有带阀门的出料口,上部开设有投料口,在釜体内部形成有炒制区,该炒制区是从釜体内底向上延伸并小于釜体内部空间;搅拌机构,竖直安装于釜体内,对物料进行均匀搅拌;以及搅拌动力单元,安装于釜体外并与搅拌机构连接;所述釜体的外壁开设有为炒制区加热的加热夹层,并在加热夹层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加热层为蒸汽加热,并在蒸汽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法兰接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两组螺旋搅拌旋叶,所述搅拌轴从釜体的上部贯穿到釜体内,并且上端与搅拌动力单元连接;两组所述螺旋搅拌旋叶通过数个横杆轴向安装于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安装有刮壁组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刮壁组件包括U形安装架和数个刮板,所述搅拌轴位于U形安装架的中轴线,并通过连接杆与U形安装架连接;数个所述刮板以等间距错位布置安装于所述U形安装架的两侧和底部,每个所述刮板以搅拌轴轴心转动一周形成单元刮壁区域,数个
刮板的单元刮壁区域覆盖完釜体的炒制区内壁。
[0008]进一步地,所述炒制的具体方法为:将牛油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50

155℃;将姜、葱、香菜、大蒜以50Hz的进料速率倒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为5Hz,在150

155℃炒制3

5min;将反应釜的进料速率固定为50Hz,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为30Hz;加入豆瓣、豆豉,在109

112℃下炒制2

3min;加入辣椒,在107

110℃下炒制65

71min;加入花椒,在116

118℃下炒制3

5min;加入香辛料、白酒、小料在114

116℃下炒制2

3min。
[0009]进一步地,所述炒制过程中蒸汽加热时的蒸汽压力为0.6

1.0Mpa。
[0010]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中对辣椒的预处理方法为:将辣椒通过去石、除尘、色选、X光挑选,切断除籽后,用煮椒机处理。
[0011]进一步地,所述煮椒机的参数设置为:开阀温度86℃,关阀温度87℃,限量提升频率20Hz,煮椒输送频率40Hz,备用输送频率50Hz,选用8

15mm筛盘,煮椒线表盘实测温度80

85℃。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过滤后还包含包装的步骤,其中,所述包装采用三边封袋,封口温度150℃,包装速度30袋/分钟,每袋的净含量为500

505g。
[0013]进一步地,所述包装后还有三段冷却线冷冻的步骤。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三段冷却线冷冻的第一段冷却温度

7℃
±
3,第二段冷却温度

10℃
±
3,第三段冷却温度

9℃
±
5,冷却线的转送频率为20Hz。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反应釜进行火锅底料的炒制,反应釜设计合理,结构巧妙,相较于传统的炒锅炒制,本专利技术通过闭合式的圆柱形釜体作为火锅底料载体,严格控制各种原料之间的配比,与炒制过程中各种原料的炒制温度与炒制时间的协同,让火锅底料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炒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火锅底料原料的香味成份,让火锅底料的品质更好,也降低了异物进入火锅底料的风险,同时炒制的效率也很高,方便自动化控制。
[0016]本专利技术在釜体周围合理的设计加热层,通过加热层对釜体的炒制区进行加热,让火锅底料炒制时受热更加均匀,同时采用蒸汽作为加热介质,方便了温度的控制,与传统的明火加热,成本低,安全性高,方便自动化控制,受热块。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应釜中合理的设计搅拌结构,该搅拌机构包括有两组螺旋搅拌旋叶,让釜体内部的物料搅拌和受热更加均匀,同时通过U形安装架按规律安装有数个刮板,在搅拌轴的转动下,数个刮板能够对炒制区的内壁和内底完成全覆盖刮料,防止物料粘于炒制区内壁或底部而出现炒糊的现象,提高火锅底料加工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釜体的清洗。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反应釜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反应釜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3中火锅底料GC

MS分析结果;图中:1、釜体;2、加热夹层;3、保温层;4、隔板;5、搅拌轴;6、螺旋搅拌旋叶;7、连接杆;8、U形安装架;9、刮板;10、输送泵;11、法兰接管;12、进油管;13、电机;14、干料投料口;15、清洗口;16、保温材料;17、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和效果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0]实施例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渣性牛油火锅底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配料后使用反应釜进行炒制后过滤;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原料包含:牛油1140

1190份、辣椒180

190份、花椒14

28份、豆瓣20

26份、豆豉7

9份、姜10

30份、葱20

50份、香菜5

20份、大蒜15

20份、香辛料4

8份、白酒12

16份、小料2

4份;所述反应釜的结构包含:釜体,该釜体为闭合式,在底部开设有带阀门的出料口,上部开设有投料口,在釜体内部形成有炒制区,该炒制区是从釜体内底向上延伸并小于釜体内部空间;搅拌机构,竖直安装于釜体内,对物料进行均匀搅拌;以及搅拌动力单元,安装于釜体外并与搅拌机构连接;所述釜体的外壁开设有为炒制区加热的加热夹层,并在加热夹层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加热层为蒸汽加热,并在蒸汽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法兰接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两组螺旋搅拌旋叶,所述搅拌轴从釜体的上部贯穿到釜体内,并且上端与搅拌动力单元连接;两组所述螺旋搅拌旋叶通过数个横杆轴向安装于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安装有刮壁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刮壁组件包括U形安装架和数个刮板,所述搅拌轴位于U形安装架的中轴线,并通过连接杆与U形安装架连接;数个所述刮板以等间距错位布置安装于所述U形安装架的两侧和底部,每个所述刮板以搅拌轴轴心转动一周形成单元刮壁区域,数个刮板的单元刮壁区域覆盖完釜体的炒制区内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的具体方法为:将牛油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50

155℃;将姜、葱、香菜、大蒜以50Hz的进料速率倒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为5Hz,在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强严芳杨建胥光兵王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漫味龙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