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151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为:从金属制的压模进行复制,制作金属制的第1压模和树脂制压模,其中树脂制压模形成有其深度比第1压模的反转微细凹凸的深度更深,且能够在隔离层(SP)的一面形成与形成在基材(D)的一面的导向槽具有相同深度的导向槽的微细凹凸;从第1压模进行复制,制作一面形成有导向槽(GR和LD)的基材(D);在基材(D)的导向槽的表面形成记录层(L1);在记录层(L1)的表面涂敷透光性树脂;在透光性树脂的表面形成从树脂制压模进行复制且形成有其深度与形成在基材(D)的导向槽的深度相同的导向槽(GR和LD)的隔离层(SP);在隔离层(SP)的导向槽的表面形成记录层(L0)。(*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在激光束的入射方向侧的一面上形成了在其表面上形成有记录层的跟踪用导向槽的基材的同时,将一面形成有在其表面上形成有记录层的跟踪用导向槽的透光层叠层于所述基材上部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以及多层光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多层光记录介质,公知的有如图18所示的多层(以2层为例)光记录介质31。该多层光记录介质31为所谓的单面多层光记录介质。在中心部形成有安装用中心孔的平板状(以圆盘状为例)的基材D的上面,依次叠层有记录层L1、隔离层SP、记录层L0以及保护层C。在这种情况,基材D在保护层C侧的表面形成有导向槽(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微细凹凸(深度Ld12)。还有,记录层L1由在该微细凹凸上叠层反射膜、相变化膜以及保护膜等而构成。其中,反射膜反射记录用激光束以及再生用激光束(以下,不作区别时也称作“激光束”);相变化膜通过照射记录用激光束,伴随光学常数的变化而发生光反射率的变化;保护膜保护相变化膜。还有,隔离层SP由透光性树脂所形成,并在其保护层C侧的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基材D上的微细凹凸的深度Ld12相同深度Ld02的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微细凹凸。还有,记录层L0将相变化膜和保护膜等叠层在该微细凹凸上面而构成。保护层C由透光性树脂所形成。在该多层光记录介质31中,通过在该图的箭头A所指的方向由拾光器照射激光束,对记录层L0和L1进行记录数据的记录,或者从记录层L0和L1读取记录数据。下面,参照图14至图18对该多层光记录介质3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制造该多层光记录介质31之际,首先,用金属材料制作在其表面形成有微细凹凸的原模MSS,该微细凹凸与形成在基材D的表面的纹道GR、纹间表面LD以及坑等(以下,也称作“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微细凹凸具有同方向的微细凹凸(以下,也称作“同相微细凹凸”)。接着,如图14所示,根据复制形成于该原模MSS表面的微细凹凸,用金属材料制作在且表面形成有与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微细凹凸呈反转方向(相位反转的方向)的微细凹凸(以下,也称作“反转微细凹凸”)的母压模MTS11。在这种情况,因为用金属材料制作母压模MTS11,所以母压模MTS11的微细凹凸相对于原模MSS的微细凹凸,其深度DPMS11相同且方向反转。还有,如图15所示,通过从该母压模MTS11进行复制,用金属材料制作在其表面形成有与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相同方向的同相微细凹凸的子压模CHS。在这种情况,因为用金属材料制作子压模CHS,所以子压模CHS的微细凸凹也相对于母压模MTS11的微细凹凸,其深度DPMS11相同且方向反转。接着,如图16所示,将母压模MTS11以及子压模CHS分别安装在各自的树脂成形用模具(没有图示)内,通过向各模具里注射树脂材料分别制作其表面形成有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基材D和保护层C。在这种情况,保护层C用透光性树脂材料制作。接着,如图17所示,在所制作的基材D的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上面形成记录层L1,而在所制作的保护层C的微细凹凸形成面上形成记录层L0。最后,如图18所示,使基材D和保护层C的各自的微细凹凸形成面彼此相对,并用透光性树脂制的粘着剂将他们粘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由透光性树脂制的粘着剂所形成的粘着层构成作为透光层的隔离层SP。在这种状态,基材D上的记录层L1和保护层C上(隔离层SP上)的记录层L0对于入射光的方向,其方向同时具有相同的同相微细凹凸。还有,在与保护层C相接触的隔离层SP的表面上,根据硬化前的粘着剂溶合于形成在保护层C上的微细凹凸,形成与该微细凹凸的方向呈反转方向的微细凹凸。通过上述工序,可制作多层光记录介质31。而且,在各图面上,虽然基材D以及隔离层SP的各自的纹道GR的槽宽在作图上各不相同,而实际上两者形成得基本相同。然而,在这种制作方法中,因为用注射成形制作保护层C,所以不易将保护层C的厚度形成得很薄,存在着多层光记录介质31的整个厚度变厚的问题。为此,申请人开发了一种能够制造保护层C的膜厚较薄的多层光记录介质41的制造方法。而且,该多层光记录介质41也与多层光记录介质31一样,如图25所示,通过在箭头A所指的方向由拾光器照射激光束,对记录层L0和L1进行记录数据的记录,或者从记录层L0和L1读取记录数据。以下,用图19至图25对该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而且,对于与多层光记录介质31同样的结构附上同样的符号,并不重复说明。在该制造方法中,最初实施压模制作工序。在该工序中,首先与上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31的制造方法一样,制作一个原模MSS,并用该原模MSS制作金属制的母压模MTS11(参照图14)。此时,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复制性并且可以忽视其收缩率,因而母压模MTS11的反转微细凹凸与原模MSS的微细凹凸的深度DPMS11形成得基本相同。接着,使用该母压模MTS11用金属材料制作子压模CHS(参照图15)。在这种情况,由于子压模CHS也与母压模MTS11一样用金属材料而制作,所以形成在其表面的同相微细凹凸与原模MSS的微细凹凸的深度DPMS11形成得基本相同。接着,如图19所示,利用该子压模CHS,用透光性的树脂材料(例如,丙烯系树脂或者烯烃系树脂)制作压模RS,该压模RS的表面形成(复制)有与子压模CHS的微细凹凸的方向呈反转方向且与母压模MTS11的方向呈同方向的反转微细凹凸。在这种情况,树脂材料的复制性劣于金属材料的复制性,且该树脂材料的收缩率(在此例中为0.5%至1.5%)远比电镀工序中的金属材料的收缩率(例如,几乎为0%)要大。因此,为了在其表面形成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压模RS的微细凹凸的深度DPRS11要比子压模CHS的微细凹凸的深度DPMS11形成得更浅。接着,用所制造的各压模实施多层光记录介质41的制造工序。在此工序中,首先,将母压模MTS11安装在树脂成形用模具(没有图示)内,通过向模具内部注射树脂材料(例如,PC(聚碳酸酯)),如图20所示,制造表面形成(复制)有纹道GR和纹间表面LD等的导向槽的基材D。在这种情况,由于作为树脂所使用的PC的收缩率为0.5%至1.5%,所以基材D的微细凹凸的深度Ld13相应地比在母压模MTS11的微细凹凸的深度DPMS11形成得更浅。接着,如图21所示,在所制作的基材D的微细凹凸形成面上,用例如溅射法成膜记录层L1。其次,如图22所示,在基材D的记录层L1的形成面上滴下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涂液R,并用旋转涂膜法在基材D的整个表面上将涂液R涂成薄膜状。接着,如图23所示,在使其微细凹凸形成面朝向涂液R侧的状态下,将树脂制的压模RS覆盖在涂有涂液R的基材D上面。在这种情况,当在基材D上的涂敷进行完了时,因为涂液R具有流动性,所以一边溶合于形成在压模RS表面的微细凹凸形状,一边遍布在压模RS与基材D之间的整个缝隙间。接着,使涂液R进行硬化。具体地说,作为涂液R使用紫外线硬化型树脂时,通过从压模RS侧进行紫外线的照射,使涂液R进行硬化。此时,根据从树脂制的压模RS到隔离层SP的复制性(起因于所使用的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的收缩率,以及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和树脂制的压模的接触压等),形成在隔离层SP的纹间表面LD的深度Ld03要比形成在树脂制的压模R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利用在压模制作工序中所制作的压模来制造所述多层光记录介质,所述多层光记录介质具备在激光束的入射方向侧的一面上形成有跟踪用导向槽的基材,所述跟踪用导向槽的表面上形成有记录层,同时,将透光层叠层在所述基材的上部,在所述透光层的一面上形成有在其表面上形成有记录层的跟踪用导向槽,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压模制作工序,至少要实施如下制作工序:制作金属制的第1压模和树脂制压模,其中,所述金属制的第1压模的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的凹凸呈反转方向的反转微细 凹凸,而所述树脂制压模从在其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的凹凸呈同方向的微细凹凸的金属制的压模进行复制而成并且表面上形成有反转微细凹凸,所述反转微细凹凸与所述导向槽的凹凸呈反转方向、其深度比所述第1压模的所述反转微细凹凸的深度更深,并且在所述透光层的形成中被使用时,可在该透光层的所述一面上形成与形成在所述基材的一面上的所述导向槽的深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所述导向槽;作为制造所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中间工序,至少要实施如下制作工序:从所述第1压模进行复制,制作在所述一面上形 成有所述导向槽的所述基材;在所述制作的基材的所述导向槽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记录层;在所述形成的记录层的表面上涂敷透光性树脂;在所述涂敷后的透光性树脂的表面上形成从所述树脂制压模进行复制而形成有其深度与形成在所述基材上 的所述导向槽的深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所述导向槽的所述透光层;和在所述形成的透光层的所述导向槽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记录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2-27 396075/20011.一种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利用在压模制作工序中所制作的压模来制造所述多层光记录介质,所述多层光记录介质具备在激光束的入射方向侧的一面上形成有跟踪用导向槽的基材,所述跟踪用导向槽的表面上形成有记录层,同时,将透光层叠层在所述基材的上部,在所述透光层的一面上形成有在其表面上形成有记录层的跟踪用导向槽,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压模制作工序,至少要实施如下制作工序制作金属制的第1压模和树脂制压模,其中,所述金属制的第1压模的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的凹凸呈反转方向的反转微细凹凸,而所述树脂制压模从在其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的凹凸呈同方向的微细凹凸的金属制的压模进行复制而成并且表面上形成有反转微细凹凸,所述反转微细凹凸与所述导向槽的凹凸呈反转方向、其深度比所述第1压模的所述反转微细凹凸的深度更深,并且在所述透光层的形成中被使用时,可在该透光层的所述一面上形成与形成在所述基材的一面上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岛哲郎小卷壮吉成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