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840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HDD有:滑架,该滑架使磁头相对于介质运动;以及音圈马达(VCM),该音圈马达驱动该滑架。VCM有:磁体(81),在该磁体(81)和由磁性物质形成的第一外壳(10a)之间形成磁路;以及音圈(64),该音圈(64)固定在滑架上,并布置在磁隙中。容纳覆盖音圈(64)的引线的凸出部分(82)的凹形部分(83)形成于第一外壳(10a)中,从而形成朝着线圈(64)凸出的凸起(84)。该结构使得磁隙局部变窄,并能够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力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装置,该盘装置记录和复制盘形介质中的信息。
技术介绍
近来,盘装置(例如磁盘装置和光盘装置)已经广泛用作计算机的外部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通常,磁盘装置有矩形壳体。该壳体容纳作为磁记录介质的磁盘;主轴马达,该主轴马达支承磁盘并使它旋转;多个磁头,这些磁头将信息写入磁盘中和从磁盘中读出信息;磁头促动器,该磁头促动器以使得磁头可相对于磁盘运动的方式支承磁头;音圈马达,该音圈马达使磁头促动器旋转和定位;以及板单元,该板单元有磁头IC等。通常,音圈马达有线圈,该线圈布置在磁头促动器的旋转近端侧;一对磁体,该对磁体布置在使得线圈保持在它们之间的位置处;以及一对轭铁,该对轭铁布置成与各磁体相对应。音圈马达的力矩常数(该力矩常数表示流过线圈的一定值电流产生的力矩)取决于作用在线圈上的磁通密度。例如,通过减小在一对磁体之间的磁隙和增加磁通密度而增加产生的力矩。因此,可以提供具有很好效率的音圈马达。但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音圈马达中,必须拉一个导线来通过磁隙用于将电流供给线圈,因此很难使磁隙减小至令人满意的值。与此相比,还提供了一种马达装置,其中,形成磁隙的磁体加工成具有凹入部分,以便使导线通过,因此,磁隙减小(例如参考日本技术申请No.4-17678)。不过,在上述装置中,因为必须切除一部分磁体以便形成凹入部分,因此马达的制造成本增加。而且,加工磁体在技术上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装置,该盘装置能够以较低成本很容易地增加促动器产生的力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由磁性物质形成;盘形介质,该盘形介质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中;磁头,该磁头将信息记录至介质中,并从该介质中复制信息;以及促动器,该促动器使得磁头沿介质运动,其中,促动器有线圈,该线圈与促动器布置为一个整体件,并布置在壳体和磁体之间的磁隙中,磁场形成于磁体和壳体之间,且壳体有局部朝着线圈凸出的凸起,该凸起在不与促动器干涉的部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与磁体一起形成磁路的壳体有局部朝着线圈凸出的凸起。与没有凸起的情况相比,该结构至少部分减小了磁隙,因此提高了作用在线圈上的磁通密度,并增加了产生的力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提出,且部分将由说明书中显然知道,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在下文中特别指出的设备和组合而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上面的总体说明以及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HDD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HDD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1的HDD的壳体和内部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图1的HDD的控制电路板侧的透视图。图5是HDD沿图1中所示的线V-V的剖视图。图6是HDD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该HDD处于第二外壳、顶部轭铁和磁体已经除去时的状态。图7是HDD的平面图,表示从图6所示的结构中进一步除去滑架时的状态。图8是表示除去的滑架的支承框架以及它的附近的仰视图。图9是普通HDD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其中,在第一外壳中并不形成凹形部分。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在第一外壳中形成凹形部分。图11是表示当滑架位于最外周处时在凹形部分和音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图12是表示当滑架位于最内周处时在凹入部分和音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图13是表示当设有凹形部分时的力矩常数与当不设有凹形部分时的力矩常数比较的曲线图。图14是HDD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了当电子部件布置在凸出部分后部的凹入部分中时的实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盘装置,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硬盘驱动器(下文中称为“HDD”)。如图1和2所示,HDD包括几乎矩形的盒形壳体10,该盒形壳体10容纳下面所述的多种部件;以及矩形控制电路板12,该控制电路板12以交叠方式布置在壳体10的外表面上。壳体10和控制电路板12形成为例如具有32mm的长度L和24mm的宽度W。根据容纳的盘的数目,包括壳体和控制电路板的厚度T例如设置为3.3mm或大约5mm。如图2至5所示,壳体10包括第一外壳10a和第二外壳10b,它们形成为彼此几乎相同的尺寸。第一和第二外壳10a和10b各由磁性物质形成几乎矩形形状,并有在边缘部分处竖立的侧壁。第一和第二外壳10a和10b布置成在它们的边缘部分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彼此相对。带形密封材料16缠绕在第一和第二外壳10a和10b的边缘部分上。密封材料使它们的边缘部分连接在一起,并密封在边缘部分之间的间隙。因此,形成具有矩形盒形状的密封壳体10。第一外壳10a的底表面作为几乎矩形的安装表面11。壳体10的四个拐角(包括安装表面11的拐角)被倒圆角成具有圆弧形状。这防止缠绕在壳体10的边缘部分上的密封材料16受到壳体拐角的损害,并防止由于密封材料与边缘部分分离而损害密封性。在壳体10中,多个支承柱18布置在壳体的周边部分中。各支承柱18有固定在第一外壳10a的内表面上的近端,并与第一外壳的内表面几乎垂直地竖立。螺纹孔形成于安装表面11上并在与相应的支承柱18相对应的位置处,并延伸至相应的支承柱内。壳体10容纳有磁盘20,该磁盘作为盘形记录介质,且直径例如为0.85英寸;主轴马达22,该主轴马达支承磁盘20并使磁盘20旋转;磁头24(头部),该磁头从磁盘20中读出信息和将信息写入磁盘20中;滑架26,该滑架26以使得磁头24可相对于磁盘20运动的方式支承磁头24;音圈马达(下文中称为“VCM”)28,该音圈马达28作为使滑架26旋转和定位的驱动马达;斜面装载机构30,该斜面装载机构30使磁头从磁盘上卸载,并使磁头保持在离开磁盘的位置;电磁锁定机构32,该电磁锁定机构32将滑架保持在后退位置;以及板单元34,该板单元34有磁头IC等。滑架26和VCM 28作为使得磁头24沿磁盘20运动的本专利技术促动器。主轴马达22安装在第一外壳10a上。主轴马达22有枢轴36。枢轴36固定在第一外壳10a的内表面上,并与内表面几乎垂直地竖立。枢轴36的延伸端通过从第二外壳10b外部拧入的固定螺钉37而固定在第二外壳10b上。因此,枢轴36在两端通过第一和第二外壳10a和10b而进行保持。转子通过轴承(未示出)而可旋转地安装在枢轴36上。柱形轮毂43布置在转子在第二外壳10b侧的端部处,且磁盘20与该轮毂43同轴装配。环形夹持环44装配在轮毂43的端部上,并保持磁盘20。因此,磁盘20固定在转子上,以便可与该转子一起运动。环形永磁体(未示出)以与转子同轴的方式固定在转子在第一外壳10a侧的端部处。主轴马达22有安装在第一外壳10a上的定子芯,且多个线圈缠绕在各定子芯上。具有线圈的定子芯间隔地布置在永磁体外部。形成磁头促动器的滑架26有固定在第一外壳10a的内表面上的轴承组件52。轴承组件52有枢轴53,该枢轴53与第一外壳10a的内表面垂直地竖立;以及柱形轮毂54,该柱形轮毂54通过一对轴承而可旋转地安装在枢轴53上。枢轴53的延伸端通过从第二外壳10b的外部拧入的固定螺钉56而固定在第二外壳上。因此,枢轴53在两端由第一和第二外壳10a和10b保持。用作轴承部分的轴承组件52沿壳体10的纵向方向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装置,包括:壳体(10),该壳体由磁性物质形成;盘形介质(20),该盘形介质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中;磁头(24),该磁头将信息记录至所述介质中,并从该介质中复制信息;以及促动器(28),该促动器使得磁头沿所述介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有线圈(64),该线圈与促动器设置为一个整体件,并布置在壳体和磁体(81)之间的磁隙中,磁场形成于磁体和壳体之间;以及所述壳体有局部朝着线圈凸出的凸起(84),该凸起在不与促动器干涉的部分中。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7-30 2004-2244891.一种盘装置,包括壳体(10),该壳体由磁性物质形成;盘形介质(20),该盘形介质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中;磁头(24),该磁头将信息记录至所述介质中,并从该介质中复制信息;以及促动器(28),该促动器使得磁头沿所述介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有线圈(64),该线圈与促动器设置为一个整体件,并布置在壳体和磁体(81)之间的磁隙中,磁场形成于磁体和壳体之间;以及所述壳体有局部朝着线圈凸出的凸起(84),该凸起在不与促动器干涉的部分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压制壳体而形成所述凸起(8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凹形部分(83)以便使线圈(64)的引线在壳体中穿过而形成所述凸起(8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板(12),该控制电路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崎智行佐藤俊邦志水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