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盘装置,包括治疗盘和弯盘,治疗盘边缘围设有一圈挡圈,其中:挡圈上设置有一圈跑道,跑道上下贯通,弯盘上设置有一个凸出块,凸出块下部设置有能插入跑道中的滑柱,跑道的内侧面嵌有一层摩擦层,嵌有摩擦层的跑道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滑柱的外径,当滑柱插入跑道中时,摩擦层与滑柱摩擦,治疗盘和弯盘相固定,当外力大于摩擦层与滑柱之间的摩擦力时,治疗盘和弯盘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治疗盘可使用空间大、治疗盘和弯盘清理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治疗盘为一完整的盘面,大小固定,操作物品多的话,会比较拥挤,甚至需要两个治疗盘,比较麻烦。弯盘是与治疗盘组合使用的,一般一个治疗盘可以配两个至三个弯盘,弯盘是专门放置污物的,操作时需放在治疗盘中,占用了治疗盘的面积。而一旦被放入污物后就必须与治疗盘分开。当操作台面(如:床头柜)较小,不能同时放下两个盘子时,会影响操作过程。操作中,如果不把弯盘取出,就违反了操作规程。另外,弯盘内的污物有液体和固体,如弃去的药液、血液、用过的棉签、纸片等等。当同时有液体、固体时,处理清理弯盘会比较麻烦,纸片、棉签等会黏在弯盘上,不易倾倒,往往需要用手去取,又浪费时间又会污染手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治疗盘可使用空间大、治疗盘和弯盘清理方便的治疗盘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治疗盘装置,包括治疗盘和弯盘,治疗盘边缘围设有一圈挡圈,其中:挡圈上设置有一圈跑道,跑道上下贯通,弯盘上设置有一个凸出块,凸出块下部设置有能插入跑道中的滑柱,跑道的内侧面嵌有一层摩擦层,嵌有摩擦层的跑道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滑柱的外径,当滑柱插入跑道中时,摩擦层与滑柱摩擦,治疗盘和弯盘相固定,当外力大于摩擦层与滑柱之间的摩擦力时,治疗盘和弯盘滑动配合。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弯盘上覆盖有一层一次性可脱卸内衬。上述的治疗盘上覆盖有一层一次性内衬。上述的滑柱的长度长于跑道的深度。上述的治疗盘和弯盘均为不锈钢材质。上述的摩擦层为橡胶层。治疗盘装置包括一个治疗盘和数个弯盘,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弯盘无处可放,本技术能将弯盘很方便的固定在治疗盘上,节约操作空间。使用的方法是在挡圈上设置有一圈跑道,跑道里设置摩擦层,增加摩擦力,然后在,弯盘上设置能插入跑道中的滑柱,当打算把弯盘固定在治疗盘边缘时,将滑柱插入跑道中,通过摩擦力将弯盘固定,不会随意滑动,而且由于跑道宽度和滑柱宽度相近,滑柱进入跑道后弯盘也难以左右晃动。当想移动弯盘在治疗盘边缘上的位置时,稍微发力就能推动滑柱在跑道中滑动。当想将弯盘从治疗盘边缘拿出时,只要向上拔起滑柱即可。弯盘和治疗盘上均覆盖有一层一次性可脱卸内衬,当处理完毕后,直接将内衬从弯盘和治疗盘上剥离处理,清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弯盘放在治疗盘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弯盘固定在治疗盘边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滑柱插入跑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治疗盘1、弯盘2、挡圈3、跑道4、凸出块5、滑柱6、摩擦层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种治疗盘装置,包括治疗盘I和弯盘2,治疗盘I边缘围设有一圈挡圈3,其中:挡圈3上设置有一圈跑道4,跑道4上下贯通,弯盘2上设置有一个凸出块5,凸出块5下部设置有能插入跑道中的滑柱6,跑道4的内侧面嵌有一层摩擦层7,嵌有摩擦层7的跑道4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滑柱6的外径,当滑柱6插入跑道4中时,摩擦层7与滑柱6摩擦,治疗盘I和弯盘2相固定,当外力大于摩擦层7与滑柱6之间的摩擦力时,治疗盘I和弯盘2滑动配合。实施例中,弯盘2上覆盖有一层一次性可脱卸内衬。实施例中,治疗盘I上覆盖有一层一次性内衬。实施例中,滑柱6的长度长于跑道4的深度。实施例中,治疗盘I和弯盘2均为不锈钢材质。实施例中,摩擦层7为橡胶层。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当打算把弯盘2固定在治疗盘I边缘时,将滑柱6插入跑道4中,通过摩擦力将弯盘2固定,不会随意滑动,而且由于跑道4宽度和滑柱6宽度相近,滑柱6进入跑道4后弯盘2也难以左右晃动。当想移动弯盘2在治疗盘I边缘上的位置时,稍微发力就能推动滑柱6在跑道4中滑动。当想将弯盘2从治疗盘I边缘拿出时,只要向上拔起滑柱6即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治疗盘装置,包括治疗盘⑴和弯盘(2),所述的治疗盘⑴边缘围设有一圈挡圈(3),其特征是:所述的挡圈(3)上设置有一圈跑道(4),所述的跑道(4)上下贯通,所述的弯盘(2)上设置有一个凸出块(5),所述的凸出块(5)下部设置有能插入跑道中的滑柱(6),所述的跑道(4)的内侧面嵌有一层摩擦层(7),嵌有摩擦层(7)的跑道(4)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滑柱(6)的外径,当滑柱(6)插入跑道⑷中时,摩擦层(7)与滑柱(6)摩擦,治疗盘(1)和弯盘(2)相固定,当外力大于摩擦层(7)与滑柱(6)之间的摩擦力时,治疗盘(1)和弯盘(2)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弯盘(2)上覆盖有一层一次性可脱卸内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治疗盘(1)上覆盖有一层一次性内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滑柱¢)的长度长于跑道⑷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治疗盘⑴和弯盘(2)均为不锈钢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摩擦层(7)为橡胶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盘装置,包括治疗盘和弯盘,治疗盘边缘围设有一圈挡圈,其中:挡圈上设置有一圈跑道,跑道上下贯通,弯盘上设置有一个凸出块,凸出块下部设置有能插入跑道中的滑柱,跑道的内侧面嵌有一层摩擦层,嵌有摩擦层的跑道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滑柱的外径,当滑柱插入跑道中时,摩擦层与滑柱摩擦,治疗盘和弯盘相固定,当外力大于摩擦层与滑柱之间的摩擦力时,治疗盘和弯盘滑动配合。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治疗盘可使用空间大、治疗盘和弯盘清理方便的优点。【IPC分类】A61B50/33, A61G12/00【公开号】CN204971611【申请号】CN201520740674【专利技术人】王明明, 陆洁莹 【申请人】江苏省中医院【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盘装置,包括治疗盘(1)和弯盘(2),所述的治疗盘(1)边缘围设有一圈挡圈(3),其特征是:所述的挡圈(3)上设置有一圈跑道(4),所述的跑道(4)上下贯通,所述的弯盘(2)上设置有一个凸出块(5),所述的凸出块(5)下部设置有能插入跑道中的滑柱(6),所述的跑道(4)的内侧面嵌有一层摩擦层(7),嵌有摩擦层(7)的跑道(4)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滑柱(6)的外径,当滑柱(6)插入跑道(4)中时,摩擦层(7)与滑柱(6)摩擦,治疗盘(1)和弯盘(2)相固定,当外力大于摩擦层(7)与滑柱(6)之间的摩擦力时,治疗盘(1)和弯盘(2)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明,陆洁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