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56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设于第一传送带组及第二传送带组之间的顶升机构、位于顶升机构上方的夹持机构、夹持升降机构及移载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夹持升降机构及夹持机构沿Tray盘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移载机构设于夹持升降机构、夹持机构之间,第一传送带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传送带,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将Tray盘自第二传送带组顶升至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将Tray盘在夹持机构及夹持升降机构之间移动。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各部件动作衔接流畅,动作节拍较快,上下料效率较高。上下料效率较高。上下料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Tray盘自动上下料
,尤其涉及一种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Tray盘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自动化生产中,特别是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或下料阶段。Tray盘一般由硬质塑料注塑而成,其上设置若干凹槽用来承载电子元件从而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流转。另外,Tray盘可以通过Tray盘本身的型腔叠放在一起,叠放后占用的空间小,单位体积承载电子元件较多,可以满足自动化及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0003]在上料阶段,操作人员将若干叠起的盛满电子元件的Tray盘投入设备中,搬运机构将Tray盘内的电子元件搬运到后续工位,当一个Tray盘内的电子元件被搬运完以后,就需要对空Tray盘进行转移、叠放并运出生产线。在下料阶段,搬运机构需要将来自上游的电子元件放入空的Tray盘内,当空Tray盘装满后,需要对满Tray盘进行叠放并运出生产线。
[0004]目前Tray盘的上下料装置结构较复杂,且各部件动作衔接不够流畅,因此动作节拍较慢,上下料效率较低;另外,目前的上下料装置中用于码垛Tray盘的码垛装置中夹持气缸的行程较小,因此对不同尺寸范围的Tray盘的兼容性较差。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作衔接流畅、效率较高的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设于第一传送带组及第二传送带组之间的顶升机构、位于顶升机构上方的夹持机构、夹持升降机构及移载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夹持升降机构及夹持机构沿Tray盘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移载机构设于夹持升降机构、夹持机构之间,第一传送带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传送带,夹持升降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外侧,移载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带之间,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将Tray盘自第二传送带组顶升至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将Tray盘在夹持机构及夹持升降机构之间移动。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直线模组及顶升平台,所述直线模组带动顶升平台在第二传送带组及夹持机构之间上下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分别包括底板、气缸安装板、夹持气缸、与夹持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夹持托板,所述气缸安装板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气缸安装板可相对于所述底板沿所述夹持气缸的伸缩方向移动。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缸安装板的两端设有螺栓组件,所述气缸安装板通过所述螺栓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气缸安装板沿所述夹持气缸伸缩
方向的前后侧均设有限位柱,以限定所述气缸安装板的移动范围。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升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夹持升降组件,每组夹持升降组件分别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夹持气缸、升降气缸及夹持托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一对第一直线导轨可移动的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夹持气缸动力连接,所述夹持气缸带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及其上的升降气缸水平移动,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夹持托板动力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带动所述夹持托板上下移动。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升降气缸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水平板及竖直板,所述升降气缸固定于竖直板上。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设有螺栓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螺栓组件与底座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沿所述夹持气缸伸缩方向的前后侧均设有限位柱,以限定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移动范围。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一对第二直线导轨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方向均与所述夹持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同。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各自的两条导轨在水平方向上分设于所述夹持气缸的两侧。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直线模组及可升降的移载平台,所述直线模组沿Tray盘输送方向设置。
[0017]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结构较较简单,各部件动作衔接流畅,动作节拍较快,上下料效率高;其中的夹持机构及夹持升机构中均通过设置直线导轨及螺栓组件的配合将夹持气缸可调节的安装于底板上,使得夹持气缸的行程较长,对不同尺寸范围的Tray盘的兼容性较好,提高了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为图1中夹持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3为图2中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0021]图4为图1中夹持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0022]图5为图2中夹持升降机构的局部侧视图。
[0023]图6为图1中移载机构的立体图。
[0024]图7为图6中移载机构的另一状态的立体图。
[0025]图8为图6中移载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7]请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100,其包括支架、位于支架上层的第一传送带组10、位于支架下层的第二传送带组20、设于第一传送带组10及第二传送带20组之间的顶升机构30、位于顶升机构30上方的夹持机构40及码垛装置。
[0028]第一传送带组10用于运输空Tray盘,具体的,第一传送带组10包括两并排间隔设置的传送带,传送带通过电机及传送带轮同步带动,其结构与现有传送带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赘述。第一传送带组10的两侧设有用于对Tray盘进行导向及防止Tray盘倾斜的导向板,第一传送带组10的一端设有止挡组件,具体包括顶升气缸及设于顶升气缸的伸缩杆上的止挡板。传送时,两个皮带分别支撑于Tray盘的底部两侧,以带动Tray盘移动。
[0029]第二传送带组20用于将层叠的满Tray盘运进或运出装置,其与第一传送带组10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其传送带的长度较长。优选的,第二传送带组20包括沿输送方向连续设置的两对传送带,两对传送带相对独立传送。
[0030]顶升机构30用于在第一传送带组10及第二传送带组20之间运输Tray盘,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直线模组及设于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顶升平台。
[0031]请参图1、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设于第一传送带组及第二传送带组之间的顶升机构、位于顶升机构上方的夹持机构、夹持升降机构及移载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夹持升降机构及夹持机构沿Tray盘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移载机构设于夹持升降机构、夹持机构之间,第一传送带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传送带,夹持升降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外侧,移载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带之间,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将Tray盘自第二传送带组顶升至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将Tray盘在夹持机构及夹持升降机构之间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直线模组及顶升平台,所述直线模组带动顶升平台在第二传送带组及夹持机构之间上下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分别包括底板、气缸安装板、夹持气缸、与夹持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夹持托板,所述气缸安装板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气缸安装板可相对于所述底板沿所述夹持气缸的伸缩方向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安装板的两端设有螺栓组件,所述气缸安装板通过所述螺栓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气缸安装板沿所述夹持气缸伸缩方向的前后侧均设有限位柱,以限定所述气缸安装板的移动范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ray盘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粗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盟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