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钢片叠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硅钢片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主要用来制作各种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铁芯。目前,应用过程中,对于硅钢片的叠加主要是通过人工完成,以一套产品需叠500多张硅钢片而言,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叠放效率底。
[0003]因此,如何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叠放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叠放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其包括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多个用于与硅钢片上周向开孔相配合的第一轴向定位柱,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与所述周向开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分别穿过不同位置的所述周向开孔、以将所述硅钢片定位于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上,且各所述第一轴向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其包括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多个用于与硅钢片上周向开孔相配合的第一轴向定位柱,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与所述周向开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分别穿过不同位置的所述周向开孔、以将所述硅钢片定位于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上,且各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周向开孔滑动连接;精定位机构,其周向定位所述硅钢片,以实现所述硅钢片的精定位;下料机构,其包括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硅钢片的中心孔相配合的中心定位柱,处于定位状态时,所述中心定位柱垂直于自身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与所述中心孔的形状相同,所述中心定位柱穿过所述中心孔;用于将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上的所述硅钢片移动至所述精定位机构的移载机构;用于拍摄设置于所述精定位机构的所述硅钢片上键槽方口特征的摄像装置;机器臂,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机器臂通信连接,以将拍的所述硅钢片上键槽方口特征传递至机器臂,所述机器臂根据所述摄像装置拍的键槽方口特征调整所述硅钢片的角度、并将设置于所述精定位机构的所述硅钢片移动至所述中心定位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片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板、第一旋转板、第一加料工位以及第一取料工位,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用于使所述硅钢片沿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的轴线方向升降,所述第一旋转板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板转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装置沿所述第一旋转板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板上,所述第一加料工位和所述第一取料工位沿所述第一旋转板的周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取料工位,当所述第一定位装置旋转至所述第一加料工位时,所述硅钢片设置于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上,当设置有所述硅钢片的所述第一定位装置旋转至所述第一取料工位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能够驱动设置于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上的所述硅钢片沿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的轴线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钢片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板上,多个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沿所述定位板的周向设置,各所述第一轴向定位柱均垂直于所述定位板、并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内部,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旋转板以及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硅钢片相抵,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为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旋转板的底端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片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天哲,马强,李泽云,谢长胜,张磊,王耀,
申请(专利权)人:温天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