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下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下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车身下部结构,例如已知有如下结构:为了针对因侧面碰撞产生的冲击载荷而确保底板通道的刚性,在底板通道的内部具备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配置成上部及侧部分别与底板通道的顶部及底板通道的侧壁分离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第6354729号公报(专利文献1))。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的概要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5]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加强构件的上部及侧部配置成分别与底板通道的顶部及底板通道的侧壁分离的状态,因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等产生的冲击载荷从横梁向底板通道的侧壁输入了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输入的冲击载荷使底板通道(通道)的侧壁等发生变形。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由于因例如侧面碰撞等输入的冲击载荷使通道发生变形的车身下部结构。
[000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的方案。
[0009](1)本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下部结构具备:通道,其在车身的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附近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横梁,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通道接合;第一加强构件,其固定于所述通道的内部,且具有分别从所述通道的顶部及所述通道的侧壁分离的上部及侧部;以及第二加强构件,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的所述上部接合,且在所述横梁的顶部附近具有接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的所述上部配置在与所述横梁的所述顶部大致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构件与从所述横梁的所述顶部延伸的上部凸缘以重叠的状态接合于所述通道的所述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构件的车宽方向的端部与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边悟,安井健,立胁正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