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26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包括陶瓷基座、封接环、盖板。封接环和盖板均为方形,并在封接环的四角处加工有内倒角和外倒角。封接环的外侧面下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为封接环厚度的1/3~1/2,四个外侧面的凹槽连续且与封接环的上下端面平行。封接环通过第一焊料钎焊在所述陶瓷基座表面,待封装的芯片位于封接环内,盖板通过第二焊料钎焊在封接环顶部。本结构能够解决大尺寸陶瓷外壳在钎焊以及机械试验过程中,减小封环与陶瓷基座、封接环与大尺寸盖板焊接处的应力,有效阻止由于应力过大而导致焊接处撕裂,降低产品在焊接、机械试验过程中失效几率。机械试验过程中失效几率。机械试验过程中失效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陶瓷外壳封接环的材质都是柯伐材料,如4J29、4J42,由于封接环所用材料与陶瓷的热膨胀系数比较接近,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焊接封接环后,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产生应力,对于尺寸较大的陶瓷外壳封装结构,较大的应力可能撕裂陶瓷外壳或盖板,导致器件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用于缓冲大尺寸盖板、封接环、陶瓷基座之间焊接面处的应力。
[0004]技术方案: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包括陶瓷基座、封接环、盖板;所述封接环和盖板均为方形,并在封接环的四角处加工有内倒角和外倒角;所述封接环的外侧面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封接环厚度的1/3~1/2,四个外侧面的凹槽连续且与封接环的上下端面平行;所述封接环通过第一焊料钎焊在所述陶瓷基座表面,待封装的芯片位于所述封接环内,所述盖板通过第二焊料钎焊在所述封接环顶部。
[0005]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基座材料为氧化铝陶瓷。
[0006]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能够解决大尺寸陶瓷外壳在钎焊以及机械试验过程中,减小封环与陶瓷基座、封接环与大尺寸盖板焊接处的应力,有效阻止由于应力过大而导致焊接处撕裂,降低产品在焊接、机械试验过程中失效几率。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封接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0]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包括陶瓷基座1、封接环2、盖板3。封接环2和盖板均为方形,并在封接环2的四角处加工有内倒角和外倒角。封接环2的外侧面下部开设有凹槽2

1,凹槽2

1的深度为封接环厚度的1/3~1/2,四个外侧面的凹槽连续且与封接环的上下端面平行。封接环2通过第一焊料4钎焊在陶瓷基座1表面,待封装的芯片位于封接环2内,盖板3通过第二焊料5钎焊在所述封接环2顶部。
[0011]本实施例中,陶瓷基座1的材料为氧化铝陶瓷。封接环2的外形尺寸为39.20mm
×
40.00mm
×
4.50mm,厚度为1.8mm,内外倒角均为R0.80mm,设置倒角用于防止应力点过于集中。封接环2上的凹槽2

1开槽点距离底部1.5mm,凹槽深度为0.36mm,凹槽高度为1.20mm。第
二焊料5为Ag72Cu28。
[0012]本技术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在封接环的四侧面开槽,形成C字型连通凹槽结构,在焊接以及机械试验过程中,C字型连通凹槽处的薄壁可以缓冲应力,能够解决大尺寸陶瓷外壳在钎焊以及机械试验过程中,热膨胀冷却以及机械试验产生的应力问题,使密封环与陶瓷基座、封接环与大尺寸盖板焊接处的应力集中转移至密封环凹槽处,减少两个零件焊接面以及和陶瓷基座焊接处的应力,有效阻止由于应力过大而导致焊接处撕裂,降低产品在焊接、机械试验过程中失效几率。
[001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缓冲应力的陶瓷外壳封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基座(1)、封接环(2)、盖板(3);所述封接环(2)和盖板均为方形,并在封接环(2)的四角处加工有内倒角和外倒角;所述封接环(2)的外侧面下部开设有凹槽(2

1),所述凹槽(2

1)的深度为封接环厚度的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强徐梦娇蒋群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宜兴电子器件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