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20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具体铸轧机装置领域,包括铸轧机壳体,铸轧机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辊,上辊的底部设置有下辊,下辊的正面设置有支撑辊,铸轧机壳体正面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铸轧机壳体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润滑装置包括主轴套,主轴套的内部卡接有主轴杆,主轴杆的顶部卡接有喷气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润滑装置和传动组,实现对上辊和下辊两侧的表面进行喷气处理,并通过利用天然气的不完全燃烧,使上辊和下辊的表面积碳,然后通过对积碳的利用对上辊和下辊的表面与铝板之间进行润滑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轧机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
技术介绍
将液态金属轧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被称为连续铸轧,在这种工艺中,轧辊主要是起液态金属的结晶器作用,又有轧压作用,它不同于连铸连轧工艺,连铸连轧是金属在连铸机的结晶器中凝固,在轧机中完成变形的工艺无锭轧制多用于生产铝、铜等有色金属或合金的带材、线坯和型材,而铸轧辊它不仅是变形工具,而且还起着铸轧过程中水冷结晶器的作用,铸轧辊既承受着变形金属的轧制压力,又承受着巨大的热交换应力,因而对铸轧辊套材料和铸轧辊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选择的辊套材料能经得起交变的热负荷,有足够的传热能力,不与金属液起化学反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铸轧过程的顺利进行。现有铸轧机在进行铝板的铸轧过程中,上下两个铸轧辊之间的距离决定了铸轧出的铝板的厚度,但是两个辊在挤压铝板过程中会与铝板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产生的摩擦力会使能量加速损耗,使设备的磨损加剧,还会带来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下两个辊在挤压铝板过程中会与铝板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产生的摩擦力会使能量加速损耗,使设备的磨损加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包括铸轧机壳体,所述铸轧机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辊,所述上辊的底部设置有下辊,所述下辊的正面设置有支撑辊,所述铸轧机壳体正面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所述铸轧机壳体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润滑装置和两个传动组均关于XY平面对称。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装置包括主轴套,所述主轴套的内部卡接有主轴杆,所述主轴杆的顶部卡接有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的外部卡接有架持夹,所述架持夹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副轴杆,所述副轴杆的底部卡接有副轴套。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杆在主轴套的内部进行转动,所述副轴杆在副轴套的内部进行转动,所述主轴套的底部与支架进行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扣的外部连接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气罐,所述气罐的内部充有液化天然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包括齿条杆,所述齿条杆与支架进行活动连接,所述齿条杆一侧的顶部与副轴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齿条杆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齿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部卡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正面均卡接有从动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从动杆与第二齿轮进行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从动杆与第一齿轮进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从动杆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与齿轮箱的背面进行卡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润滑装置和传动组,利用传动组内部的相互传动使齿条杆由一侧向另一侧做往返运动,通过连接扣使喷气嘴绕主轴杆进行XY平面内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上辊和下辊两侧的表面进行喷气处理,并通过利用天然气的不完全燃烧,使上辊和下辊的表面积碳,然后通过对积碳的利用对上辊和下辊的表面与铝板之间进行润滑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润滑装置和传动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润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上辊;2、铸轧机壳体;3、限位板;4、下辊;5、支撑辊;6、润滑装置;61、连接扣;62、副轴杆;63、副轴套;64、喷气嘴;65、架持夹;66、主轴杆;67、主轴套;7、支架;8、传动组;81、齿条杆;82、传动齿轮;83、支撑轴;84、齿轮箱;85、传动杆;86、第一齿轮;87、动力轴;88、支撑杆;89、驱动块;810、第二齿轮;811、驱动杆;812、从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2-4,该实施例的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包括铸轧机壳体2,铸轧机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上辊1,上辊1的底部设置有下辊4,下辊4的正面设置有支撑辊5,铸轧机壳体2正面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8,铸轧机壳体2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6。两个润滑装置6和两个传动组8均关于XY平面对称,通过在铸轧机壳体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润滑装置6和传动组8有利于对上辊1、下辊4进行相同的处理。传动组8包括齿条杆81,齿条杆81与支架7进行活动连接,支架7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齿条杆81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82,传动齿轮8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5,传动杆8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6,第一齿轮86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810,通过对齿轮组的使用有利于使齿条杆81在支架7的内部运动。第二齿轮8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轴83,支撑轴83的外部卡接有齿轮箱84,齿轮箱84内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88,两个支撑杆88的正面均卡接有从动杆812,通过利用支撑杆88、支撑轴83以及传动杆85的使用有利于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10在齿轮箱84的内部进行间歇性转动。一个从动杆812与第二齿轮810进行固定连接,另一个从动杆812与第一齿轮86进行固定连接,两个从动杆812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驱动块89,驱动块8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杆811,驱动杆8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轴87,动力轴87与齿轮箱84的背面进行卡接,通过对与驱动杆811进行固定连接的驱动块89以及两个从动杆812的使用有利于促使传动齿轮82进行正向和反向转动。实施场景具体为:当进行本专利技术对铝板进行铸轧时,启动传动组8的控制电源使动力轴87带动固定在其外部的驱动杆811进行不间断的转动,驱动杆811带动固定在其一端的驱动块89进行转动,当驱动块89与固定在第二齿轮810背面的从动杆812进行接触并带动从动杆812进行转动时,第二齿轮810随即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86反方向运动,第一齿轮86通过带动传动杆85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齿轮82进行转动,当传动齿轮82转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包括铸轧机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铸轧机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上辊(1),所述上辊(1)的底部设置有下辊(4),所述下辊(4)的正面设置有支撑辊(5),所述铸轧机壳体(2)正面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8),所述铸轧机壳体(2)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包括铸轧机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铸轧机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上辊(1),所述上辊(1)的底部设置有下辊(4),所述下辊(4)的正面设置有支撑辊(5),所述铸轧机壳体(2)正面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8),所述铸轧机壳体(2)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润滑装置(6)和两个传动组(8)均关于XY平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6)包括主轴套(67),所述主轴套(67)的内部卡接有主轴杆(66),所述主轴杆(66)的顶部卡接有喷气嘴(64),所述喷气嘴(6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扣(61),所述连接扣(61)的外部卡接有架持夹(65),所述架持夹(6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副轴杆(62),所述副轴杆(62)的底部卡接有副轴套(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杆(66)在主轴套(67)的内部进行转动,所述副轴杆(62)在副轴套(63)的内部进行转动,所述主轴套(67)的底部与支架(7)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轧用的铸轧机铸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61)的外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良王永敏许红雨姜博赵权崔鹏星施倩王飞王烨严红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宏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