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以及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38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以及轧制设备。套管组件包括:内管,内管的一端构造有入口;第一外管,第一外管套设在内管外,第一外管具有底部,底部与内管连接,并与内管构成密封,在第一外管的侧部构造有出口;以及第二外管,第二外管可转动地套设在内管外,第二外管的一端用于与轧辊的端面连接,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外管的另一端重叠,第一外管、第二外管与内管共同围成通道,通道与出口连通,在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套设在内圈外的外圈,内圈为硬质材料,外圈为弹性材料,内圈套设在第一外管外,外圈与第二外管的内壁接触。外圈与第二外管的内壁接触。外圈与第二外管的内壁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以及轧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以及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加工用轧制设备通常包括轧辊。轧辊在工作过程中会被高温的金属加热,导致轧辊的温度过高,甚至影响到轧制设备的安全。因此,需要对轧辊进行冷却。通常采用循环的液体,例如水,对轧辊进行冷却。冷却用的水通过冷却套管在轧辊的端部进行循环。冷却套管的外管通常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轧辊同步转动,另一部分与内管固定。但是,两部分之间的密封是个很大的问题。密封不严会导致外管漏水。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以及轧制设备的新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管密封不严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套管组件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构造有入口;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第一外管具有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内管连接,并与所述内管构成密封,在所述第一外管的侧部构造有出口;以及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第二外管的一端用于与轧辊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另一端重叠,所述第一外管、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内管共同围成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出口连通,在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套设在所述内圈外的外圈,所述内圈为硬质材料,所述外圈为弹性材料,所述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管外,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接触;或者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管外,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接触。
[0006]优选地,所述内圈的材质为金属、陶瓷、木材或玻璃,所述外圈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0007]优选地,所述内圈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外圈的局部的凹槽。
[0008]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外管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外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内圈位于所述卡槽内。
[0009]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密封圈,多个所述密封圈沿所述第一外管的轴向并列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外管包括沿轴向排布并且连接在一起的环形基座和第一密封管,所述环形基座与所述第一密封管连接,所述环形基座用于与所述轧辊连接,所述第一外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管外。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管包括沿轴向排布并且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密封管和环形固定
管,所述第二密封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管外,所述环形固定管具有所述底部。
[0012]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直管和弯管,所述弯管通过法兰与所述直管连接,所述法兰固定在所述底部上,所述弯管具有所述入口。
[0013]优选地,包括两个所述密封圈,在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轴承轴向的两侧。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轧制设备。所述轧制设备包括轧辊和上述的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轧辊的端部连接,所述轧辊的端部具有位于端面中部的第一孔和位于所述端面边缘的第二孔,所述内管与所述第一孔相对,所述通道与所述第二孔相对。
[00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内圈的材质为金属、陶瓷、木材或玻璃,所述外圈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上述材料能够有效地形成密封。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与轧辊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圈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圈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1、轧辊;1011、第一孔;102、环形基座;103、第一密封管;1031、卡槽;104、通道;105、第二密封管;106、密封圈;1061、外圈;1061、凹槽;1063、内圈;107、轴承;108、环形固定管;1081;底部;109、弯管;110、入口;111、出口;112、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
[0024]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因此,用“大约”、“左右”等语言所修正的数值不限于该准确数值本身。在一些实施例中,“大约”表示允许其修正的数值在正负百分之十(10%)的范围内变化,比如,“大约100”表示的可以是90到110之间的任何数值。此外,在“大约第一数值到第二数值”的表述中,大约同时修正第一和第二数值两个数值。在某些情况下,近似性语言可能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
[0025]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轧辊101冷却用套管组件。如图1

图3所示,该套管组件包括:内管、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
[0027]所述内管的一端构造有入口110。入口110与循环水系统的供水口连接。
[0028]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第一外管具有底部1081。所述底部1081与所述内管连接,并与所述内管构成密封。在所述第一外管的侧部构造有出口111。所述出口111与循环水系统的回水口连接。
[0029]所述第二外管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第二外管的一端用于与轧辊101的端面连接。第二外管随轧辊10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另一端重叠。在重叠区域,所述第一外管位于所述第二外管内或者所述第一外管位于所述第二外管外。所述第一外管、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内管共同围成通道104。所述通道104与所述出口111连通。在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6。
[0030]所述密封圈106包括内圈1063和套设在所述内圈1063外的外圈1061。所述内圈1063为硬质材料。所述外圈1061为弹性材料。所述内圈1063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管外,所述外圈1061与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接触;或者
[0031]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管外,所述外圈1061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接触。
[0032]内圈1063形成密封圈1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构造有入口;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第一外管具有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内管连接,并与所述内管构成密封,在所述第一外管的侧部构造有出口;以及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第二外管的一端用于与轧辊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另一端重叠,所述第一外管、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内管共同围成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出口连通,在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套设在所述内圈外的外圈,所述内圈为硬质材料,所述外圈为弹性材料,所述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管外,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接触;或者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管外,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材质为金属、陶瓷、木材或玻璃,所述外圈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外圈的局部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管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外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内圈位于所述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冷却用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权胡茂良张宇树王永敏许红雨姜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宏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