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20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铝箔生产设备修复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拆除轴承:将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的轴承取出;S2,堆焊:对所述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进行堆焊;S3,安装定位端盖;S4,板型辊装夹及下料加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专门的定位端盖配合板型辊上机加工,通过设计多道焊接冷却工序保证板型辊焊接的安全性。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进行板型辊的修复,修复时间短,修复成本低,修复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箔生产设备修复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板型辊为轧制板型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件,板型辊轴位置磨损后,轴承跑内圈,跳动大。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需要对板型辊进行更换或委外修复,但板型辊价值700万,委外修复时间长,费用高。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拆除轴承:将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的轴承取出;S2,堆焊:对所述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进行堆焊;所述板型辊内设有气道,堆焊时,通过在所述气道内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实现第一道焊接冷却保护;S3,安装定位端盖所述板型辊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有一贯穿其上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孔;定位端盖包括:圆柱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拆除轴承:将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的轴承取出;/nS2,堆焊:对所述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进行堆焊;/n所述板型辊内设有气道,堆焊时,通过在所述气道内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实现第一道焊接冷却保护;/nS3,安装定位端盖/n所述板型辊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有一贯穿其上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孔;/n定位端盖包括:圆柱状的端盖主体、由所述端盖主体的一端凹陷而成的顶针孔、由所述端盖主体的外圆柱面延伸而成的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上设有第二定位销孔和第二连接孔;/n通过一定位销轴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定位销孔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拆除轴承:将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的轴承取出;
S2,堆焊:对所述板型辊的轴肩磨损位置进行堆焊;
所述板型辊内设有气道,堆焊时,通过在所述气道内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实现第一道焊接冷却保护;
S3,安装定位端盖
所述板型辊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有一贯穿其上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孔;
定位端盖包括:圆柱状的端盖主体、由所述端盖主体的一端凹陷而成的顶针孔、由所述端盖主体的外圆柱面延伸而成的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上设有第二定位销孔和第二连接孔;
通过一定位销轴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定位销孔和一个所述第二定位销孔,实现所述板型辊与所述定位端盖之间的定位,通过多个螺纹连接件同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实现所述板型辊与所述定位端盖之间的连接,连接后,所述定位端盖与所述板型辊处于同轴状态;
S4,板型辊装夹及下料加工
板型辊装夹:将连接为一体的所述板型辊与所述定位端盖安装于磨床或车床上,所述磨床或所述车床上具有用于轴套类零件定位的机床顶针,所述机床顶针插入所述顶针孔用于定位所述板型辊的轴向中心;调整所述板型辊跳动量,控制所述板型辊跳动量≤0.02mm;
下料加工:通过所述磨床或所述车床对板型辊的轴颈堆焊处进行下料加工,所述板型辊的公差要求为k7,Ra值要求为0.05mm;下料加工合格后,完成板型辊的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箔轧机板型辊的修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5,轴承安装:该工序用于将步骤S1中拆下的所述轴承重新装于修复好的板型辊上,所述板型辊外设有密封环,安装时,先调整所述密封环的位置,使其处于有效密封的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应峰杜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