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VT进风组件、CVT进风总成、动力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2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VT进风组件、CVT进风总成、动力总成以及车辆,CVT进风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滤芯,第一壳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壳体内设有定位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且两者共同限定出气流腔室,第二壳体具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气流腔室与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相连通,滤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定位部和进风口之间,且滤芯覆盖进风口,滤清器分别与第二出风口、变速箱相连,第一出风口与发动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CVT进风组件,使得进入变速箱散热的空气清洁度高,不会在变速箱内有残存的杂质,增加变速箱的散热能力,进而提升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VT进风组件、CVT进风总成、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空气滤清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VT进风组件、CVT进风总成、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无级变速器)是目前机动车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变速器;相比于有级变速器,CVT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这样的变速特性使得安装有无级变速器的机动车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平顺性。CVT内部的传动系统皮带在实现CVT传动变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传动系统皮带在工作中反复摩擦,容易发热,因此在无级变速器内需要有流动的空气对传动系统皮带进行冷却。目前主要通过CVT进风通道,实现外界空气流入无级变速器内,从而对传动系统皮带进行冷却。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CVT进风管路将外界空气引入CVT内,但是已有的CVT进风管存在以下问题:1)CVT进风管较长,进风路径长,进风损失相对较大;2)CVT进风管上无过滤结构,使得最终进入CVT内腔内的空气杂质较多,时间久了会影响CVT内部结构的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CVT进风组件,旨在解决进入变速箱内的空气杂质过多的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CVT进风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滤芯,第一壳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壳体内设有定位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且两者共同限定出气流腔室,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气流腔室与所述进风口、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相连通;滤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定位部和进风口之间,且滤芯覆盖进风口。这样,通过采用内部集成滤芯的CVT进风组件,以使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被滤芯过滤以去除杂质灰尘,并最终使过滤后的空气从出风口排出,进而使进入变速箱之前的空气都能够被CVT进风组件过滤,提高了进入CVT的气体的清洁度,不会在变速箱内留有杂质灰尘等,提高了变速箱的寿命,此外由于使用上述非管路型的CVT进风组件,显著缩短了进风管路的长度,降低了进风损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包括连接在其顶壁的定位筋,进风口形成在第一壳体的一个侧壁,滤芯夹在定位筋与进风口所在的侧壁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所在的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至少部分向外突出侧壁本体的外凸壁,外凸壁的内侧形成安装槽,滤芯位于安装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筋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定位筋在平行于进风口所在侧壁的方向上依次分布,进风口的个数为多个,每个进风口与多个定位筋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包括在第二壳体的侧壁的上沿向外延伸的支撑凸缘,滤芯的下端位于支撑凸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还包括位于支撑凸缘根部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与定位筋相对,滤芯的出风侧分别与定位筋、限位挡板相止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包括连接在其侧壁边沿的多个第一安装耳,第二壳体包括连接在其侧壁边沿以及支撑凸缘的边沿的多个第二安装耳,第一安装耳与第二安装耳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个数为2个且分别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至少一个隔板,以被分隔成多个腔室,第一壳体的隔板至少将进风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中的一个隔开,第二壳体的隔板至少将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内设有与其顶壁连接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第一壳体的内腔分隔两个腔室,第一隔板的底端与第二壳体的底壁间隔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一隔板的同一侧,第二出风口位于第一隔板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为L形,第一隔板的一端与进风口所在的侧壁连接,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另一个侧壁连接,第一隔板和与其连接的两个侧壁围成环形且第一隔板的一部分向下延伸伸入到第二壳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邻近第一出风口设置,第三隔板邻近第二出风口设置,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的顶端均与第一壳体的顶端间隔开,第一隔板的一部分向下延伸伸入到第二壳体内,第二隔板和三隔板分别位于第一隔板的两侧且均与第一隔板间隔开且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隔板为L形,第三隔板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的一个侧壁连接,第三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的另一个侧壁连接,第三隔板和与其连接的两个侧壁围成环形,第三隔板的形状与第一隔板相一致且位于第一隔板的内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水平设置,第一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隔板相垂直;第二出风口垂直设置,第二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第三隔板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间距>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的间距,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重合高度>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的重合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底壁局部向下凹陷并形成凹部,滤芯的一部分与凹部相对,所述出风口的个数为2个且分别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形成在凹部的侧壁上,第二出风口形成在凹部的底壁。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的侧壁具有第一安装管部,第一安装管部的内孔形成为第一出风口,第一安装管部的外端具有第一连接法兰;凹部的底壁具有第二安装管部,第二装管部的内孔形成为第二出风口,第二安装管部的外端具有第二连接法兰。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CVT进风总成包括:所述CVT进风组件以及滤清器,滤清器的进口在出风口与CVT进风组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动力总成包括:所述CVT进风总成、发动机、变速箱,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滤清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发动机适于连通第二出风口;变速箱与滤清器的出口连接。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总成。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VT进风组件的一个立体拆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VT进风组件的另一个立体拆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VT进风组件的一个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3的右视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线B-B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沿图5中线C-C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VT进风总成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的示意图。附图标记:CVT进风组件100,CVT进风总成200,滤清器210,动力总成300,发动机310,第一壳体10,进风口11,定位筋12,侧壁本体13,外凸壁14,安装槽15,第一安装耳16,第一隔板17,第二壳体20,第一出风口21,第二出风口22,支撑凸缘23,限位挡板24,第二安装耳25,第二隔板26,第三隔板27,凹部28,第一安装管部281,第一连接法兰282,第二安装管部283,第二连接法兰284,滤芯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定位部;/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两者共同限定出气流腔室,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气流腔室与所述进风口、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相连通;以及/n滤芯,所述滤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进风口之间,且所述滤芯覆盖所述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4 CN 20192188604961.一种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定位部;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两者共同限定出气流腔室,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气流腔室与所述进风口、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相连通;以及
滤芯,所述滤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进风口之间,且所述滤芯覆盖所述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定位筋,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个侧壁,所述定位筋和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壁配合对所述滤芯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至少部分向外突出所述侧壁本体的外凸壁,所述外凸壁的内侧形成安装槽,所述滤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筋在平行于所述进风口所在侧壁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进风口的个数为多个,每个所述进风口与多个所述定位筋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在第二壳体的侧壁的上沿向外延伸的支撑凸缘,所述滤芯的下端位于所述支撑凸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凸缘根部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定位筋相对,所述滤芯的出风侧分别与所述定位筋、所述限位挡板相止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连接在其侧壁边沿的多个第一安装耳,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连接在其侧壁边沿以及支撑凸缘的边沿的多个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一安装耳与所述第二安装耳通过紧固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个数为2个且分别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包括至少一个隔板,以被分隔成多个腔室,所述第一壳体的隔板至少将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一个隔开,所述第二壳体的隔板至少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与其顶壁连接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分隔两个腔室,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间隔开,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VT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为L形,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