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导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60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导槽。玻璃导槽包括上边缘挤出部和后侧纵边挤出部、以及将二者连接的模具成形部。模具成形部包括:模具成形上壁和模具成形下壁;将二者连接的模具成形连接壁;从模具成形下壁的两端部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车外侧壁和模具成形车内侧壁;从其端部向窗玻璃角端部侧延伸的模具成形内唇;从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端部连续地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延伸部;以及从模具成形延伸部朝着车内侧弯曲并向窗玻璃角端部侧延伸,组装在窗框上的模具成形模唇。在模具成形延伸部上模具成形内唇与模具成形模唇之间形成有模具成形薄壁部。可以容易地将装饰件安装在具有隐藏式玻璃导槽的窗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导槽
本技术涉及引导汽车窗玻璃在车门上升降的玻璃导槽。
技术介绍
通常,设置在汽车侧部的侧门包括可升降以开闭由窗框形成的窗开口的窗玻璃、以及用于将窗框和窗玻璃之间密封的玻璃导槽(glassrun)。玻璃导槽中有一种称为隐藏式(hiddentype),这种隐藏式玻璃导槽从车外侧安装到窗框上,将窗框上边缘部的车外侧部分覆盖并隐藏。这种隐藏式玻璃导槽有时是由于例如汽车设计上的要求而采用的。同样由于设计上的要求,也会在汽车窗框的车外侧沿着窗框纵边部设置装饰件(garnish)。例如,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了在如上所述采用隐藏式玻璃导槽的汽车中安装有装饰件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汽车中,将玻璃导槽和装饰件安装到窗框上时,通常,首先将玻璃导槽的上边缘挤出部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组装到窗框上边缘部向车外侧突出的凸缘上。在此状态下,如图6所示,从侧面看纵边挤出部与装饰件的安装位置重叠,因此操作者如图7所示将纵边挤出部朝向上边缘挤出部侧弯曲以使装饰件的安装位置、特别是用于紧固件穿过的紧固孔露出,使用夹子或螺钉等紧固件将装饰件紧固并固定在该安装位置。然后,纵边挤出部被安装在装饰件和窗框纵边部上。如上所述,在安装装饰件时将纵边挤出部朝向上边缘挤出部侧弯曲的情况下,成为弯曲起点的纵边挤出部和上边缘挤出部的连接部即为模具成形部,该模具成形部通常构成为使车内侧壁的刚性增大(详见后述)。因此,操作者弯曲时需要很大的力。特别地,通过紧固件安装装饰件的上部时,后侧纵边挤出部的下侧部分需要弯曲至位于上边缘挤出部的上方的程度,因此操作者的负担增大操作性恶化。另外,在组装操作之后,还存在模具成形部容易残留褶皱,外观恶化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911476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属于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可以容易地在安装有隐藏式玻璃导槽的窗框上安装装饰件,并且防止模具成形部的外观恶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技术中,在作为模具成形部是该玻璃导槽的上边缘挤出部与后侧纵边挤出部之间的连接部分模具成形部设置模具成形薄壁部。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述的玻璃导槽沿着在汽车车门的窗框所具有的窗框上边缘部和从该窗框上边缘部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窗框纵边部安装,将开闭所述车门的窗开口的窗玻璃与所述窗框之间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导槽包括:上边缘挤出部,其挤出成形为沿着所述窗框上边缘部延伸,组装在该窗框上边缘部上;纵边挤出部,其从所述上边缘挤出部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组装在所述窗框纵边部上;以及模具成形部,其配置在所述上边缘挤出部与所述纵边挤出部之间,将所述上边缘挤出部与所述纵边挤出部连接;所述模具成形部包括:模具成形上壁和模具成形下壁、将所述模具成形上壁的车外侧端部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外侧端部连接的模具成形连接壁、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外侧端部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车外侧壁、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内侧端部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车内侧壁、从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端部向窗玻璃角端部侧延伸的模具成形内唇、从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端部连续地向所述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延伸部、以及从所述模具成形延伸部朝着车内侧弯曲并向窗玻璃角端部侧延伸而组装在所述窗框上的模具成形模唇,在所述模具成形延伸部上的所述模具成形内唇与所述模具成形模唇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模具成形薄壁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玻璃导槽,在模具成形延伸部上的模具成形内唇与模具成形模唇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模具成形薄壁部,因此在操作者为了安装装饰件而将后侧纵边挤出部朝着上边缘挤出部侧弯曲时,能够以比以往更小的力弯曲后侧纵边挤出部。特别地,当将装饰件的上部固定到窗框上时,需要将后侧纵边挤出部从其上端部向上边缘挤出部侧弯曲。此时,弯曲起点是模具成形延伸部上的模具成形内唇与模具成形模唇之间的部分,而通过减少该部分的厚度,操作者能够以较小的力弯曲后侧纵边挤出部。由此,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安装装饰件,即可以提高操作性,模具成形部不易残留褶皱,可以防止外观恶化。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导槽中,优选地,所述模具成形薄壁部的壁厚小于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壁厚。更优选地,模具成形薄壁部的壁厚为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壁厚的40~60%。由此,可以充分获得提高上述操作性的效果,并且能够将玻璃导槽本身的强度减低至最小限度。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导槽中,优选地,所述模具成形薄壁部至少设置在所述模具成形部上的挤出成形内唇和挤出成形延伸部的边界线与纵边挤出成形内唇和纵边挤出成形延伸部的边界线所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上。在将后侧纵边挤出部从其上端部朝着上边缘挤出部侧弯曲的情况下,弯曲起点位于模具成形部上的挤出成形内唇和挤出成形延伸部的边界线与纵边挤出成形内唇和纵边挤出成形延伸部的边界线所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上,通过将薄壁部设置在该部分,可以充分获得上述操作性的提高效果。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导槽中,优选地,所述模具成形薄壁部设置为:以所述模具成形部上的挤出成形内唇和挤出成形延伸部的边界线与纵边挤出成形内唇和纵边挤出成形延伸部的边界线所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为中心线,宽度为6~10mm。由此,可以充分获得上述操作性的提高效果,并且模具成形薄壁部不会过宽,因此成为后侧纵边挤出部的弯曲起点,以很小的力就能很容易地弯曲,另外,可以防止组装后侧纵边挤出部之后模具成形薄壁部破裂而损害外观。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玻璃导槽,可以容易地将装饰件安装在具备隐藏式玻璃导槽的窗框上,并且不易在模具成形部残留褶皱,能够防止外观恶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导槽的汽车左侧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左侧玻璃导槽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导槽的剖视图,示出图1中III-III线处的剖面。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导槽的剖视图,示出图1中IV-IV线处的剖面。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导槽的剖视图,示出图1中V-V线处的剖面。图6是表示汽车左侧前门的侧视图,用于说明将装饰件安装在采用隐藏式玻璃导槽的窗框上的状态。图7是表示汽车左侧前门的图,用于说明以采用隐藏式玻璃导槽的形态安装装饰件的方法。图8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导槽的角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仅是示例,并不意图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适用方法、或者本技术的用途。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导槽10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的汽车中,1为汽车、2为前门、80为后门。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车辆上侧简称为“上侧”,车辆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车辆前侧简称为“前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导槽,其沿着在汽车车门的窗框所具有的窗框上边缘部和从该窗框上边缘部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窗框纵边部安装,将开闭所述车门的窗开口的窗玻璃与所述窗框之间密封,其特征在于,/n所述玻璃导槽包括:/n上边缘挤出部,其挤出成形为沿着所述窗框上边缘部延伸,组装在该窗框上边缘部上;/n纵边挤出部,其从所述上边缘挤出部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组装在所述窗框纵边部上;以及/n模具成形部,其配置在所述上边缘挤出部与所述纵边挤出部之间,将所述上边缘挤出部与所述纵边挤出部连接;/n所述模具成形部包括:/n模具成形上壁和模具成形下壁、/n将所述模具成形上壁的车外侧端部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外侧端部连接的模具成形连接壁、/n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外侧端部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车外侧壁、/n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内侧端部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车内侧壁、/n从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端部向窗玻璃角端部侧延伸的模具成形内唇、/n从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端部连续地向所述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延伸部、以及/n从所述模具成形延伸部朝着车内侧弯曲并向窗玻璃角端部侧延伸而组装在所述窗框上的模具成形模唇,/n在所述模具成形延伸部上的所述模具成形内唇与所述模具成形模唇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模具成形薄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7 JP 2019-2273591.一种玻璃导槽,其沿着在汽车车门的窗框所具有的窗框上边缘部和从该窗框上边缘部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窗框纵边部安装,将开闭所述车门的窗开口的窗玻璃与所述窗框之间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导槽包括:
上边缘挤出部,其挤出成形为沿着所述窗框上边缘部延伸,组装在该窗框上边缘部上;
纵边挤出部,其从所述上边缘挤出部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组装在所述窗框纵边部上;以及
模具成形部,其配置在所述上边缘挤出部与所述纵边挤出部之间,将所述上边缘挤出部与所述纵边挤出部连接;
所述模具成形部包括:
模具成形上壁和模具成形下壁、
将所述模具成形上壁的车外侧端部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外侧端部连接的模具成形连接壁、
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外侧端部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车外侧壁、
从所述模具成形下壁的车内侧端部向窗玻璃中央侧延伸的模具成形车内侧壁、
从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端部向窗玻璃角端部侧延伸的模具成形内唇、
从所述模具成形车内侧壁的端部连续地向所述窗玻璃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