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40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包括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固定模内部设置有预制体主体,所述预制体主体内壁贴合有隔网,所述隔网上端贴合有预制体主体,所述隔网外侧皆插入在收纳槽内,所述收纳槽内侧与预制体主体上端外侧贴合,所述收纳槽内壁皆热熔贴合有夹块,且夹块皆与隔网贴合,该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方便将预制体主体从固定模内取出,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同时加快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分离,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
本技术属于预制体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
技术介绍
预制体是一种事先已经制造成型的构件,现有的预制体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在对预制体进行生产时,一般通过将原料放入模具,通过模具对原料进行限制,使原料固定成所需要的形状,当原料放入模具内后,原料凝结后,原料可能会与模具贴合,当模具与原料贴合后,使得模具和原料分离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通过隔网将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分离,减少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的接触面积,方便对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进行分离,提高装置的便捷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包括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固定模内部设置有预制体主体,所述预制体主体内壁贴合有隔网,所述隔网上端贴合有预制体主体,所述隔网外侧皆插入在收纳槽内,所述收纳槽内侧与预制体主体上端外侧贴合,所述收纳槽内壁皆热熔贴合有夹块,且夹块皆与隔网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模表面皆焊接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皆内嵌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侧皆焊接有套杆,所述套杆表面皆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皆焊接在限位块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焊接在弹簧槽上,所述套杆外侧皆焊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皆焊接有拉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槽设置为“U”字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块皆设置为半圆形,且夹块设置的半圆形皆交叉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网设置为网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槽外侧皆开设有圆孔,所述套杆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套杆设置的圆柱形内壁直径与弹簧槽外侧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皆设置为圆饼形,所述弹簧槽皆设置为另一圆柱形,所述弹簧槽设置的另一圆柱形内壁直径与限位块设置的圆饼形内壁直径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该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设置有收纳槽、隔网和夹块,通过隔网表面与固定模内壁贴合,并且隔网外侧插入收纳槽内,同时通过夹块对隔网进行固定,使预制体主体填充的固定模内后,隔网对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进行分割,减少预制体主体与固定模的接触面积,方便将预制体主体从固定模内取出,提高装置的便捷性;2、该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设置有拉板、连接环、套杆、限位块和弹簧,通过拉板带动连接环移动,连接环通过套杆带动限位块移动,并且限位块挤压弹簧,再松开拉板,弹簧弹性形变恢复后,弹簧推动限位块移动,使限位块撞击弹簧槽,通过限位块撞击弹簧槽产生的撞击力,使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分离,加快预制体主体和固定模分离,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制体主体;2、固定模;3、连接环;4、拉板;5、收纳槽;6、夹块;7、弹簧槽;8、套杆;9、弹簧;10、限位块;11、隔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包括预制体主体1和固定模2,固定模2内部设置有预制体主体1,预制体主体1内壁贴合有隔网11,隔网11上端贴合有预制体主体1,隔网11外侧皆插入在收纳槽5内,收纳槽5内侧与预制体主体1上端外侧贴合,收纳槽5内壁皆热熔贴合有夹块6,且夹块6皆与隔网11贴合;通过将隔网11铺设在固定模2内,并且再将隔网11上端插入收纳槽5内,当隔网11插入收纳槽5内后,通过夹块6对隔网11进行挤压,使隔网11固定在固定模2,当隔网11固定在固定模2内后,当预制体主体1浇灌到固定模2内后,隔网11减少预制体主体1和固定模2的接触面积,方便对预制体主体1和固定模2进行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弹簧槽7、套杆8、弹簧9、限位块10、连接环3和拉板4的位置,如图3所示,固定模2表面皆焊接有弹簧槽7,弹簧槽7皆内嵌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外侧皆焊接有套杆8,套杆8表面皆套装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皆焊接在限位块10上,弹簧9的另一端皆焊接在弹簧槽7上,套杆8外侧皆焊接有连接环3,连接环3外侧皆焊接有拉板4;通过拉动拉板4,拉板4带动连接环3移动,连接环3带动套杆8移动,使套杆8带动限位块10在弹簧槽7内移动,当限位块10在弹簧槽7内移动后,限位块10挤压弹簧9,套杆8发生弹性形,使限位块10与弹簧槽7的间距变远,当限位块10和弹簧槽7的间隙变远后,再松开拉板4,弹簧9弹性形变恢复,弹簧9推动限位块10移动,使限位块10撞击弹簧槽7,当限位块10撞击弹簧槽7产生的冲击力,使固定模2和预制体主体1接触部位变松。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收纳槽5的位置,如图4所示,收纳槽5设置为“U”字形;通过收纳槽5设置为“U”字形,使隔网11可以插入收纳槽5内,收纳槽5对隔网11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夹块6的位置,如图4所示,夹块6皆设置为半圆形,且夹块6设置的半圆形皆交叉设置。通过夹块6设置为半圆形,并且夹块6交叉设置,增加收纳槽5与夹块6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隔网11的形状,如图2所示,隔网11设置为网状;通过隔网11设置为网状,减少预制体主体1和固定模2的接触面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弹簧槽7和套杆8的形状,如图3所示,弹簧槽7外侧皆开设有圆孔,套杆8皆设置为圆柱形,套杆8设置的圆柱形内壁直径与弹簧槽7外侧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通过弹簧槽7外侧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与套杆8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相等,使套杆8可以在弹簧槽7外侧开设的圆孔内进行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限位块10和弹簧槽7的形状,如图3所示,限位块10皆设置为圆饼形,弹簧槽7皆设置为另一圆柱形,弹簧槽7设置的另一圆柱形内壁直径与限位块10设置的圆饼形内壁直径相等;通过限位块10设置的圆饼形表面直径与弹簧槽7设置的圆柱形内壁直径相等,限位块10可以在弹簧槽7内进行平稳移动。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包括预制体主体(1)和固定模(2),固定模(2)内部设置有预制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主体(1)内壁贴合有隔网(11),所述隔网(11)上端贴合有预制体主体(1),所述隔网(11)外侧皆插入在收纳槽(5)内,所述收纳槽(5)内侧与预制体主体(1)上端外侧贴合,所述收纳槽(5)内壁皆热熔贴合有夹块(6),且夹块(6)皆与隔网(11)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包括预制体主体(1)和固定模(2),固定模(2)内部设置有预制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主体(1)内壁贴合有隔网(11),所述隔网(11)上端贴合有预制体主体(1),所述隔网(11)外侧皆插入在收纳槽(5)内,所述收纳槽(5)内侧与预制体主体(1)上端外侧贴合,所述收纳槽(5)内壁皆热熔贴合有夹块(6),且夹块(6)皆与隔网(11)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立式塔型三维预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2)表面皆焊接有弹簧槽(7),所述弹簧槽(7)皆内嵌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外侧皆焊接有套杆(8),所述套杆(8)表面皆套装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端皆焊接在限位块(10)上,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皆焊接在弹簧槽(7)上,所述套杆(8)外侧皆焊接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外侧皆焊接有拉板(4)。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杰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航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