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喷吹煤及其安全高效喷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9586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喷吹煤及其安全高效喷吹方法,该高炉喷吹煤是由无烟煤、瘦煤及褐煤混合研磨制得的煤粉,其中,褐煤占比为10%~30%,无烟煤占比为36%~28%,瘦煤占比为54%~42%。其安全高效喷吹方法是用磨机将各组分混合制成煤粉后用布袋收粉器收集,并控制磨机入口烟气温度磨机入口温度≤混合煤燃点50℃,磨机入口烟气氧浓度≤6.00%,磨机出口烟气氧浓度≤10.00%;再用布袋收粉器收集煤粉,由压缩空气经管道输送至高炉喷吹站,经喷吹罐至高炉分配器分配至各只风口煤粉喷枪,最后由高炉风口喷入高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合理配煤、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及适当放宽煤粉粒度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制粉系统的安全控制,改善煤粉燃烧率,降低配煤成本。降低配煤成本。

A safe and efficient coal injection method for blast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喷吹煤及其安全高效喷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喷吹煤及其安全高效喷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中国钢铁产能快速扩张、高炉喷煤技术进步喷煤比大幅度提高,导致优质喷吹煤资源消耗增加,资源减少,价格不断攀升,部分地区优质喷吹煤价格已接近焦炭价格,严重制约钢铁企业节能降耗降成本利润空间,急需拓宽配吹煤种的选择范围。
[0003]褐煤属于年轻煤种,变质程度低,其主要特点是水分高(35%~50%),挥发分高(35~50%)、爆炸性强(火焰返回长度>750mm,属于强爆煤)、含碳量低(35~60%),发热量低(2700Kcal/kg左右)、在空气中易自然,不宜直接用于高炉喷吹,目前褐煤资源主要用于工业锅炉燃料及家庭燃料,使用价值极低。
[0004]针对上述褐煤资源的低效使用与优质喷吹煤资源紧缺的突出矛盾问题,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将褐煤配置于混合煤中作为喷吹煤。而高挥发分褐煤用于喷吹的关键在于喷吹的安全控制。目前,褐煤用于高炉喷吹煤还停留在实验室配煤研究阶段,如何将配置褐煤的喷吹煤安全用于工业生产是当前钢铁行业科研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高炉喷吹煤配加褐煤安全高效喷吹方法,为提高褐煤资源使用价值,拓宽高炉喷吹煤资源采购渠道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喷吹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喷吹煤的安全高效喷吹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是由无烟煤、瘦煤及褐煤混合研磨制得的煤粉,其中,褐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10%~30%,无烟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36%~28%,瘦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54%~42%。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的安全高效喷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磨制煤粉:用磨机将所述高炉喷吹煤各组分混合后制成煤粉后用布袋收粉器收集,并控制磨机入口烟气温度磨机入口温度≤混合煤燃点50℃,磨机入口烟气氧浓度≤6.00%,磨机出口烟气氧浓度≤10.00%;2)喷吹煤粉:所述煤粉经布袋收粉器收集,由压缩空气经管道输送至高炉喷吹站,经喷吹罐至高炉分配器分配至各只风口煤粉喷枪,最后由高炉风口喷入高炉。
[0009]针对褐煤水分高、挥发分高,爆炸性强,含碳量低、发热量低,长途运输与长时间堆存易自然,不宜直接用于高炉喷吹等难题,本专利技术在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提供了一种配加褐煤的高炉喷吹煤的安全高效喷吹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并可实现高炉喷吹10%~30%褐煤,使褐煤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解决优质喷吹煤资源紧缺问题。
[0010]表1为本专利技术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瘦煤和无烟煤的混合煤粉、褐煤煤粉以及本专利技术
配加褐煤的高炉喷吹煤的煤质分析,包括工业分析、发热量、爆炸性能、燃烧率等实验室试验结果。
[0011]表1 褐煤及两种配煤方式煤粉的煤质分析数据从表1可知:1)将褐煤与高炉喷吹煤进行混煤喷吹,当褐煤配比在10%~30%范围内,混合煤粉固定碳、发热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爆炸性能试验火焰返回长度<400mm,属于安全可控范围,满足高炉喷吹要求。实现低品质褐煤资源用于高炉喷吹,为拓宽高炉喷吹煤资源的采购渠道创造条件。
[0012]2)高炉喷吹煤配加10%~30%褐煤,煤粉燃烧率较瘦煤和无烟煤混合煤粉提高了5.83%~14.76%,对高炉炼铁节能降耗降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改善了低品质褐煤资源的使用价值。
[0013]3)高炉喷吹煤配加10%~30%褐煤,每大卡混合煤较瘦煤和无烟煤混合煤粉的使用成本下降了0.0027元~0.0108元,有效降低了高炉喷吹用煤成本。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褐煤长时间运输、堆存、与水接触产生的自燃问题,通过采取合理配煤、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及适当放宽煤粉粒度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制粉系统的安全控制,实现高炉喷吹10%~30%低品质褐煤资源,改善煤粉燃烧率,降低配煤成本,对钢铁企业节能降耗降成本,缓解优质喷吹煤资源紧张与褐煤资源低效利用的矛盾问题,为工业化推广提供借鉴经验。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喷吹煤,是由无烟煤、瘦煤及褐煤混合研磨制得的煤粉,其中,褐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10%~30%,无烟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36%~28%,瘦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54%~42%。
[0017]所述高炉喷吹煤煤粉挥发份含量为17.5

18.10,发热量为28000 J/g~32000 J/g,600℃燃烧率为74.5

76%。
[0018]所述煤粉粒度小于或等于200目的占比为60%

80%。
[0019]所述褐煤挥发分35%~40%,固定碳40%~45%,发热量15500J/g~16500 J/g,600℃燃烧率≥85%,爆炸性试验火焰返回长度>750mm。
[0020]所述褐煤的采购点距喷煤车间堆场≤300公里,运输时间≤6小时,严禁超载,运输过程严禁与易燃易爆物接触,严禁与明火接触,运载箱体加盖防水装置。褐煤的堆场需加盖顶棚,褐煤堆存高度≤1.5米,堆存时间≤7天,以解决褐煤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堆存引起的
自燃问题。
[0021]所述瘦煤挥发分12%~16%,固定碳75%~80%,发热量26000J/g~28000 J/g,600℃燃烧率68%~78%,爆炸性试验火焰返回长度<80mm。
[0022]所述无烟煤挥发分5%~10%,固定碳75%~80%,发热量29000J/g~31000 J/g,600℃燃烧率60%~70%,爆炸性试验火焰返回长度<10mm。
[0023]所述高炉喷吹煤的安全高效喷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磨制煤粉:用磨机将所述高炉喷吹煤各组分混合后制成煤粉,测试煤粉的着火点,并用布袋收粉器收集,并控制磨机入口烟气温度磨机入口温度≤混合煤燃点50℃,磨机入口烟气氧浓度≤6.00%,磨机出口烟气氧浓度≤10.00%,以控制安全,防止爆炸;2)喷吹煤粉:所述煤粉经布袋收粉器收集,由压缩空气经管道输送至高炉喷吹站,经喷吹罐至高炉分配器分配至各只风口煤粉喷枪,最后由高炉风口喷入高炉。
[0024]1)磨制煤粉:用磨机将所述高炉喷吹煤各组分混合后制成煤粉后用布袋收粉器收集,并控制磨机入口烟气温度≤混合煤燃点50℃,磨机入口烟气氧浓度≤6.00%,磨机出口烟气氧浓度≤10.00%,以控制安全,防止煤粉爆炸。
[0025]2)喷吹煤粉:所述煤粉经布袋收粉器收集,由压缩空气经管道输送至高炉喷吹站,经喷吹罐至高炉分配器均匀分配至各只风口煤粉喷枪,最后由高炉风口喷入高炉,其中,要喷吹压力大于热风压力50KPa以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喷吹煤,是由无烟煤、瘦煤及褐煤混合研磨制得的煤粉,其特征在于,其中,褐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10%~30%,无烟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36%~28%,瘦煤重量百分比占比为54%~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喷吹煤,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喷吹煤挥发份含量为17.5

18.10,发热量为28000 J/g~32000 J/g,600℃燃烧率为74.5

7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喷吹煤,其特征在于,高炉喷吹煤的煤粉粒度小于或等于200目的占比为60%

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喷吹煤,其特征在于,所述褐煤挥发分35%~40%,固定碳40%~45%,发热量15500J/g~16500 J/g,600℃燃烧率≥85%,爆炸性试验火焰返回长度>7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喷吹煤,其特征在于,所述瘦煤挥发分12%~16%,固定碳75%~80%,发热量26000J/g~28000 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力罗英杰胡兴康汪勤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