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66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底部远离控制面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换热机构配合循环调节机构,能够利用流动的冷水将钒钛高炉进行高强度冶炼时产生的热渣中的能量进行热传递,从而用来加热水源,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带有转动套筒的底座,配合压块组件,能够对完成热传递之后的热渣进行压块操作,方便后续对其进行运输与回收利用,有利于实际的使用。有利于实际的使用。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炼节能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钒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在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钒钛的衍生产品有:钛白粉,钛氧化物,着色剂,钒粉,钒钛矿等,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而在钒钛高炉进行高强度冶炼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渣,传统操作中,一般将热渣直接丢弃。
[0003]而钒钛高炉进行高强度冶炼时产生的热渣具有大量的能量与热量,直接丢弃将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不利于实际的使用,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来对钒钛高炉进行高强度冶炼时产生的热渣能量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底部远离控制面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伺服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驱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形结构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板的底部且位于通孔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控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压块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压块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循环调节机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压块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控制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第一安装板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压块。
[0008]作为优选,所述换热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的外侧且位于进水阀与水泵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两个所述横杆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绕型结构的换热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换热腔的内部且与换热管固定连
接,所述换热管远离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远离换热管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筒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换热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手动闸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循环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换热筒远离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管,所述进管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的底部且与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调节箱的顶部靠近换热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管,所述第一出管的顶部与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的顶部远离第一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管,所述第二出管与外界热水收集设备连接,所述调节箱远离换热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调节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远离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均与隔板滑动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直径之比为一比一,且所述驱动齿轮外侧的二分之一部位设置有齿牙,所述驱动齿轮外侧的齿牙部位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盘的底部与转动轴顶部的外侧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板底部的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与第二安装板底部的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板,所述横杆的外侧与换热筒的外侧之间均等距固定连接有第四加强板。
[0012]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内径均与通孔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压块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同。
[0013]作为优选,所述伺服电机、第一气缸、水泵、第二气缸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4]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在使用时,首先将设备整体通过支撑脚稳定的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然后将设备通电,接着将进水管与外界水源输送设备连接,同时将第二出管与外界热水收集设备连接,然后打开手动闸板,通过加注管向换热筒的内部加注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时产生的热渣,然后打开进水阀,并启动水泵,通过水泵将指定容积的水源输送至第一连通管与换热管的内部,定量的水源输送完成之后将进水阀关闭;
[0016]S2、同时控制第二气缸工作,使得第一活塞堵塞第二出管,第二活塞不再堵塞第一出管,从而使得进入换热管内部的水源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进管的内部,进而进入调节箱的内部,最后经过第一连接管进入进水管的内部,并在水泵的作用下,使得水源在换热管的内部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对换热筒内部热渣的能量进行换热操作;
[0017]S3、换热操作完成之后,通过控制第二气缸工作,使得第一活塞不再堵塞第二出管,第二活塞堵塞第一出管,水源在外界热水收集设备的作用下被抽出并进行存储备用;
[0018]S4、在换热操作进行时,通孔不处于换热筒的正下方,通过转动板对换热筒的底部进行封闭,当换热操作完成之后,,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其中一个通孔处于换热筒的正下方,换热筒内部的热渣通过通孔进入套筒的内部,然后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一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与转动轴转动一百八十度,同时带动转动盘与转动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本位于压块正下方的套筒移动至换热筒的正下方,同时使得本位于换热筒的正下方的套筒移动至压块的正下方,从而继续对
换热筒内部的热渣进行下料,同时控制第一气缸工作,带动压块向下移动,使得压块进入套筒的内部,并对套筒内部的热渣进行挤压操作,然后再重复上述操作,控制套筒换位,经过挤压之后的套筒在换位的过程中经过底座以外的区域,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完成对压紧之后的热渣的下料操作,进而能够连续进行成套操作。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换热机构配合循环调节机构,能够利用流动的冷水将钒钛高炉进行高强度冶炼时产生的热渣中的能量进行热传递,从而用来加热水源,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带有转动套筒的底座,配合压块组件,能够对完成热传递之后的热渣进行压块操作,方便后续对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底座(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3),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4),所述驱动槽(4)内壁的底部远离控制面板(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槽(4)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伺服电机(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外侧且位于驱动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8),所述转动轴(7)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盘(9),所述转动盘(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形结构的转动板(11),所述转动板(11)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2),所述转动板(11)的底部且位于通孔(1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底座(1)的顶部远离控制面板(3)的一端设置有压块组件(14),所述底座(1)的顶部远离压块组件(14)的一端设置有换热机构(15),所述换热机构(15)的外侧设置有循环调节机构(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组件(14)包括第一安装板(141),所述底座(1)的顶部远离控制面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第一安装板(141),所述第一安装板(1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43),所述第一气缸(143)的活塞杆延伸至第一安装板(141)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压块(1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15)包括第二安装板(151),所述底座(1)的顶部远离第一安装板(1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第二安装板(151),所述第二安装板(1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53),所述水泵(15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54),所述进水管(15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水阀(155),所述进水管(154)的外侧且位于进水阀(155)与水泵(15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56),所述水泵(1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57),所述第二安装板(15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158),两个所述横杆(158)远离第二安装板(151)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筒(1510),所述换热筒(1510)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1511),所述换热腔(15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绕型结构的换热管(1512),所述第一连通管(157)远离水泵(153)的一端延伸至换热腔(1511)的内部且与换热管(1512)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512)远离第一连通管(1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513),所述第二连通管(1513)远离换热管(1512)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筒(1510)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514),所述换热筒(15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注管(1515),所述加注管(15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手动闸板(15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钒钛高炉高强度冶炼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调节机构(16)包括固定板(161),所述换热筒(1510)远离横杆(15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1),所述固定板(1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162),所述调节箱(16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管(163),所述进管(163)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161)的底部且与第二连接管(151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16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64),所述调节箱(162)的顶部靠近换热筒(15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管(165),所述第一出管(165)的顶部与第一连接管(15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162)的顶部远离第一出管(1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管(166),所述第二出管(166)与外界热水收集设备连接,所述调节箱(162)远离换热筒(15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67),所述第二气缸(167)的活塞杆延伸至调节箱(162)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68),所述第一活塞(168)远离第二气缸(167)活塞杆的一侧固
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华李亮田通强李钧杨红军邱斌良宋进魏纯江曾军黄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