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58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上且相对布置的若干结晶器大面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各对结晶器大面板内的若干对结晶器小面板,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大面变形机构和小面驱动机构,各对结晶器大面板与对应的各对结晶器小面板合围形成结晶器,且各对结晶器大面板均具有弹性;大面变形机构用于驱动各对结晶器大面板产生弯曲形变,小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对结晶器小面板沿对应的各对结晶器大面板的长度方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能够在铝合金扁锭铸造工艺中避免出现锭尾膨胀现象,降低甚至消除铸造尺寸偏差,保证铝合金扁锭的铸造尺寸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
技术介绍
铝合金方铸锭在铸造成型起始阶段因为底部充型、铸造速度慢、冷却水量小等因素造成此阶段的铸锭尺寸比稳定阶段偏大,即“锭尾膨胀”,导致铝合金扁锭的两端薄、中间厚,这种现象难以采用工艺手段来避免。目前,生产铸造铝合金通常使用扁锭结晶器,由于结晶器的所有型腔尺寸都是在生产前就已经加工完成,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结晶器尺寸进行调整,如此导致所生产出的扁锭存在尾部膨胀现象。以630mm厚度的结晶器为例,所生产出的扁锭在底部锯切200mm时,铸锭底部厚差在18mm左右,难以满足轧制工序铸锭厚差10mm以内的要求,因此底部工艺锯切量需达到400mm以上,成品率损失较大,不能通过减少底部锯切量以提升产品成品率。因此,如何在铝合金扁锭铸造工艺中避免出现锭尾膨胀现象,降低甚至消除铸造尺寸偏差,保证铝合金扁锭的铸造尺寸合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能够在铝合金扁锭铸造工艺中避免出现锭尾膨胀现象,降低甚至消除铸造尺寸偏差,保证铝合金扁锭的铸造尺寸合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上且相对布置的若干对结晶器大面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内的若干对结晶器小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大面变形机构和小面驱动机构,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与对应的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合围形成结晶器,且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均具有弹性;所述大面变形机构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产生弯曲形变,所述小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沿对应的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的长度方向运动。优选地,所述结晶器大面板在所述机体上并列设置有1~5对。优选地,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的两侧侧边可滑动地压紧对应的所述结晶器大面板的内壁。优选地,所述小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同步反向运动。优选地,所述小面驱动机构包括小面驱动电机、与所述小面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丝杠、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丝杠的末端相连的第二丝杠、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杠上的第一驱动梁、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杠上的第二驱动梁,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二丝杠的螺纹旋向相反,且第一驱动梁与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中的其中一者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梁与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中的另外一者相连。优选地,所述小面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两侧侧壁上的直线导轨,且所述第一驱动梁及所述第二驱动梁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直线导轨上。优选地,所述大面变形机构包括大面驱动电机、与所述大面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变形传动组件,以及与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的中部相连、用于在所述变形传动组件的传动下带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向所述结晶器内凹陷或向所述结晶器外凸起的变形调节组件。优选地,所述变形调节组件包括与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的中部外壁相连的两块调节板、连接于其中一块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变形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一连接板、连接于另外一块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变形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均沿与所述结晶器大面板垂直的方向运动且同步反向。优选地,所述变形传动组件包括可水平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大面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摆杆、与所述摆杆的旋转中心一侧相连的第一传动杆、与所述摆杆的旋转中心另一侧相连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连。优选地,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均对应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变形传动组件在所述机体上同时设置有两组,且两个所述摆杆之间通过同步杆相连。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主要包括机体、结晶器大面板、结晶器小面板、大面变形机构和小面驱动机构。其中,机体为本结晶装置(结晶器)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其余零部件,同时在机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结晶器,为铝合金扁锭提供铸造场所。各个结晶器均由两个相对布置的成对结晶器大面板和两个相对布置的成对结晶器小面板合围而成。其中,两个结晶器大面板形成结晶器的两个面积较大的侧面,两个结晶器小面板形成结晶器的两个面积较小的端面。并且,结晶器大面板具有弹性,可产生弹性形变,而结晶器小面板可在小面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在成对结晶器大面板中沿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动态调节合围形成的结晶器的长度尺寸,从而逐渐完成整个铝合金扁锭的铸造。重要的是,结晶器大面板可在大面变形机构的驱动下产生弯曲弹性形变,从而在结晶器内浇铸液态铝合金的过程中,使成对的两个结晶器大面板逐渐向内弯曲变形,形成向结晶器内陷的拱形形状,从而防止液态铝合金在逐渐成型的过程中出现中部尺寸膨胀的情况,进而有效抑制锭尾膨胀现象,确保整个成型的铝合金扁锭趋近于规整的矩形。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能够在铝合金扁锭铸造工艺中避免出现锭尾膨胀现象,降低甚至消除铸造尺寸偏差,保证铝合金扁锭的铸造尺寸合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其中,图1—图4中:机体—1,结晶器大面板—2,结晶器小面板—3,大面变形机构—4,小面驱动机构—5;大面驱动电机—41,变形传动组件—42,变形调节组件—43,小面驱动电机—51,第一丝杠—52,联轴器—53,第二丝杠—54,第一驱动梁—55,第二驱动梁—56,直线导轨—57;摆杆—421,第一传动杆—422,第二传动杆—423,同步杆—424,调节板—431,第一连接板—432,第二连接板—4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主要包括机体1、结晶器大面板2、结晶器小面板3、大面变形机构4和小面驱动机构5。其中,机体1为本结晶装置(结晶器)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其余零部件,同时在机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结晶器(矩形腔),为铝合金扁锭提供铸造场所。各个结晶器均由两个相对布置的成对结晶器大面板2和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设置于所述机体(1)上且相对布置的若干对结晶器大面板(2)、可移动地设置于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中的若干对结晶器小面板(3),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上的大面变形机构(4)和小面驱动机构(5),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与对应的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合围形成结晶器,且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均具有弹性;所述大面变形机构(4)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产生弯曲形变,所述小面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沿对应的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的长度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设置于所述机体(1)上且相对布置的若干对结晶器大面板(2)、可移动地设置于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中的若干对结晶器小面板(3),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上的大面变形机构(4)和小面驱动机构(5),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与对应的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合围形成结晶器,且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均具有弹性;所述大面变形机构(4)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产生弯曲形变,所述小面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沿对应的各对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的长度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在所述机体(1)上并列设置有1~5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的两侧侧边可滑动地压紧对应的所述结晶器大面板(2)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面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同步反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面驱动机构(5)包括小面驱动电机(51)、与所述小面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丝杠(52)、通过联轴器(53)与所述第一丝杠(52)的末端相连的第二丝杠(54)、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杠(52)上的第一驱动梁(55)、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杠(54)上的第二驱动梁(56),所述第一丝杠(52)与所述第二丝杠(54)的螺纹旋向相反,且第一驱动梁(55)与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中的其中一者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梁(56)与各对所述结晶器小面板(3)中的另外一者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扁锭动态变形铸造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面驱动机构(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朝杰罗洪刘涛符必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南铝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