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09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组成、侧墙组成、车顶组成和端墙组成;所述侧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所述端墙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端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该铁路货车的车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在几种车型之间转换,适应性广,同时也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既有货车的车体为焊接结构,在试制完成后,只能作为棚车、敞车或平车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货物需求来选择适配车型的时候,会受限于当前已有车型,比如需要的车型不足时,其他已有车型无法改造,或者部分车型出现剩余后,要改造成其他车型比较复杂,适应性较低,且成本相对较高。另外,实际中若需要将车辆运输到较远的地方应用,运费也相对较高。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货车的车体,能够方便地将其改装成不同车型,适用性广,运输方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该铁路货车的车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在几种车型之间转换,适应性广,同时也方便运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组成、侧墙组成、车顶组成和端墙组成;所述侧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所述端墙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端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高的铁路货车的车体,其底架组成、侧墙组成、车顶组成和端墙组成,相邻的组成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组装或拆卸相关部分,以使铁路货车呈现不同的车型,比如为棚车形式或者敞车形式或者全侧开棚车形式或者平车形式等,提高了铁路货车的适应性;同时,在需要将铁路货车运输到较远地区时,可以拆卸后将各组成摞装后再运输,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体还包括两个车门组成,所述车门组成包括中部立柱,所述中部立柱在纵向上位于所述车体的中部位置,且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相对所述车体的纵向中心对称布置,所述中部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可拆卸连接。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门组成还包括车门,所述车体的一侧侧墙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组成,两个所述侧墙组成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车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顶组成的两侧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还包括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底架组成之间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底架组成的端部具有向上凸出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底架组成的横向延伸,且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端墙组成的底端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顶组成包括车顶顶壁和固接于所述车顶顶壁两端的车顶端壁,所述车顶顶壁为向上拱起的弯曲结构,所述车顶端壁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延伸,且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端墙组成的顶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配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平行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连接部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还包括沿所述车体纵向延伸的纵向连接梁,所述纵向连接梁与所述车顶顶壁的纵向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梁包括沿纵向延伸且与水平面平行的连接壁部,所述侧墙组成的顶端固接有沿纵向延伸的侧墙纵梁,所述侧墙纵梁具有梁顶壁,所述连接壁部与所述梁顶壁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所述端墙组成的两侧分别设有端墙立柱,所述端墙立柱与对应侧的所述侧墙组成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侧墙组成的下端与所述底架组成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敞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全侧开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平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3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中部立柱与车顶组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侧墙纵梁121,车顶组成13,车顶顶壁131,车顶端壁132,车顶纵梁133,端墙组成14,端墙立柱141,中部立柱15,车门16;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件231,第二连接件232,纵向连接梁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敞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全侧开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平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包括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车顶组成13和端墙组成14;其中,侧墙组成12与底架组成11、端墙组成14和车顶组成13均可拆卸连接,端墙组成14与底架组成11和车顶组成13均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车体的相邻两组成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如此,该车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组装各个组成部分,以形成不同的车型。如图1所示,当车体的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车顶组成13和端墙组成14都组装后,可形成相对封闭的车体结构,形成棚车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棚车的基础上,将车顶组成13拆卸后,可形成敞车结构形式。当然也可理解为组装车体时,只组装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和端墙组成14。如图3所示,在图1所示棚车的基础上,将侧墙组成12拆卸后,可形成全侧开棚车结构形式。当然也可理解为组装车体时,不组装侧墙组成部分12,只组装底架组成11、车顶组成13和端墙组成14。如图4所示,只保留车体的底架组成11,不组装其他部分,可形成平车结构形式。如上,该铁路货车车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组装或拆卸相关部分,以使铁路货车呈现不同的车型,比如为棚车形式或者敞车形式或者全侧开棚车形式或者平车形式等,提高了铁路货车的适应性;同时,在需要将铁路货车运输到较远地区时,可以拆卸后将各组成摞装后再运输,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可以理解,底架组成11和车顶组成13相对设置,车体具有设于底架组成11两侧的两个侧墙部分,每个侧墙部分包括若干个侧墙组成12,车体具有设于底架组成11两端的两个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组成、侧墙组成、车顶组成和端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所述端墙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端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组成、侧墙组成、车顶组成和端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所述端墙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端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包括两个车门组成,所述车门组成包括中部立柱,所述中部立柱在纵向上位于所述车体的中部位置,且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相对所述车体的纵向中心对称布置,所述中部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成还包括车门,所述车体的一侧侧墙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组成,两个所述侧墙组成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车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顶组成的两侧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底架组成之间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鸿亮周晓坤任玉玺汉雷李静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