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32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8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骨架。司机室骨架包括角柱、防撞柱、上横梁、中间横梁、下横梁、底架横梁以及盖板组件;在两个角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固定连接有上横梁、中间横梁、下横梁以及底架横梁;盖板组件焊接连接于中间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防撞柱的顶端焊接连接于上横梁沿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底端焊接连接于底架横梁,防撞柱与中间横梁和下横梁均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防撞柱呈八字形分布。该司机室骨架采用单层结构且设置有两个防撞柱,能够解决现有司机室的防外部物体贯穿能力弱且司机室空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骨架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骨架。
技术介绍
现有司机室骨架是不锈钢客车车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机室骨架需要满足结构性承载要求、整个车辆的布置要求以及司机室视野要求。现有司机室骨架在上方仅设置有一个防撞柱,并且采用双层结构,导致现有司机室的防外部物体贯穿能力弱且司机室空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骨架,该司机室骨架采用单层结构且设置有两个防撞柱,能够解决现有司机室的防外部物体贯穿能力弱且司机室空间小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骨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角柱、两个倾斜设置的防撞柱、上横梁、中间横梁、下横梁、底架横梁以及盖板组件;两个所述角柱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固定连接有所述上横梁、所述中间横梁、所述下横梁以及所述底架横梁;所述盖板组件焊接连接于所述中间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所述防撞柱的顶端焊接连接于所述上横梁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底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底架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中间横梁和所述下横梁均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防撞柱呈八字形分布,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防撞柱之间的间隙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从所述上横梁到所述中间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角柱之间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间距逐渐增大;从所述中间横梁到所述底架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角柱之间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间距逐渐减小。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横梁与所述底架横梁之间的补强横梁,所述补强横梁焊接连接于两个所述角柱之间,并于所述防撞柱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撞柱的顶端和底端均与两个所述角柱共面设置;所述角柱的顶端焊接有吊耳,并在所述角柱与所述吊耳之间设置有排水孔。优选地,所述角柱包括直角弯板、角柱侧板、顶部堵板、底部堵板以及角柱筋板;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焊接形成矩形管,所述顶部堵板倾斜地焊接连接于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的顶端,所述底部堵板焊接连接于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的底端,所述角柱筋板焊接连接于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之间;所述吊耳焊接连接于所述顶部堵板上;所述排水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优选地,所述防撞柱包括三个防撞柱侧板、防撞柱盖板以及多个防撞柱加强板;三个所述防撞柱侧板焊接形成U形结构,所述防撞柱盖板焊接连接于三个所述防撞柱侧板的开口侧,并在所述防撞柱侧板和所述防撞柱盖板之间焊接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防撞柱加强板。优选地,所述中间横梁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所述角柱与所述防撞柱之间的第一中间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防撞柱之间的第二中间横梁。优选地,所述下横梁为梯形结构,并包括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两个下横梁斜梁、下横梁纵向加强梁以及下横梁盖板;所述第一下横梁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角柱之间;所述第二下横梁与所述第一下横梁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横梁的端部与每个所述角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下横梁斜梁;在所述第二下横梁与每个所述防撞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下横梁纵向加强梁;所述下横梁盖板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一下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之间。优选地,所述底架横梁包括底架横梁上盖板、底架横梁下盖板、底架横梁前盖板、底架横梁后盖板以及底架横梁加强板;所述底架横梁上盖板和所述底架横梁下盖板之间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底架横梁前盖板和所述底架横梁后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横梁上盖板与所述底架横梁下盖板之间;所述底架横梁加强板焊接连接于所述底架横梁上盖板、所述底架横梁下盖板、所述底架横梁前盖板以及所述底架横梁后盖板之间。优选地,所述补强横梁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角柱与所述防撞柱之间的第一补强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防撞柱之间第二补强横梁。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横梁、所述第二中间横梁、所述第一补强横梁、所述第二补强横梁以及所述上横梁均采用U型槽钢和横梁盖板焊接连接制成;所述上横梁内焊接连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横梁筋板;所述U型槽钢、所述横梁盖板以及所述上横梁筋板均采用厚度为6mm~10mm的钢板制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司机室骨架。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骨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司机室骨架采用单层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双层结构相比,增大了司机室的空间;并在司机室骨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贯车体高度的两个防撞柱,两个防撞柱成八字形分布,从而能够在保证司机视野的情况下提高防外部物体贯穿能力,解决了现有司机室的防外部物体贯穿能力弱且司机室空间小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司机室骨架在车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司机室骨架在车内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提供的司机室骨架的角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提供的角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提供的司机室骨架的防撞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提供的司机室骨架的中间横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提供的司机室骨架的下横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2中提供的司机室骨架的补强横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中提供的司机室骨架的底架横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司机室骨架;11-角柱;12-防撞柱;13-上横梁;14-中间横梁;15-下横梁;16-底架横梁;17-盖板组件;18-补强横梁;19-角筋;111-吊耳;112-排水孔;113-直角弯板;114-角柱侧板;115-顶部堵板;116-底部堵板;117-角柱筋板;141-第一中间横梁;142-第二中间横梁;151-第一下横梁;152-第二下横梁;153-下横梁斜梁;154-下横梁纵向加强梁;155-下横梁盖板;181-第一补强横梁;182-第二补强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骨架1,如图1结构所示,该司机室骨架1设置于车体的一端,如图2结构所示,司机室骨架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角柱11、两个倾斜设置的防撞柱12、上横梁1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角柱、两个倾斜设置的防撞柱、上横梁、中间横梁、下横梁、底架横梁以及盖板组件;/n两个所述角柱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固定连接有所述上横梁、所述中间横梁、所述下横梁以及所述底架横梁;/n所述盖板组件焊接连接于所述中间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n所述防撞柱的顶端焊接连接于所述上横梁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底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底架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中间横梁和所述下横梁均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防撞柱呈八字形分布,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防撞柱之间的间隙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从所述上横梁到所述中间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角柱之间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间距逐渐增大;从所述中间横梁到所述底架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角柱之间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间距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角柱、两个倾斜设置的防撞柱、上横梁、中间横梁、下横梁、底架横梁以及盖板组件;
两个所述角柱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固定连接有所述上横梁、所述中间横梁、所述下横梁以及所述底架横梁;
所述盖板组件焊接连接于所述中间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
所述防撞柱的顶端焊接连接于所述上横梁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底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底架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中间横梁和所述下横梁均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防撞柱呈八字形分布,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防撞柱之间的间隙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从所述上横梁到所述中间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角柱之间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间距逐渐增大;从所述中间横梁到所述底架横梁,所述防撞柱与所述角柱之间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间距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横梁与所述底架横梁之间的补强横梁,所述补强横梁焊接连接于两个所述角柱之间,并于所述防撞柱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柱的顶端和底端均与两个所述角柱共面设置;
所述角柱的顶端焊接有吊耳,并在所述角柱与所述吊耳之间设置有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包括直角弯板、角柱侧板、顶部堵板、底部堵板以及角柱筋板;
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焊接形成矩形管,所述顶部堵板倾斜地焊接连接于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的顶端,所述底部堵板焊接连接于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的底端,所述角柱筋板焊接连接于所述直角弯板和所述角柱侧板之间;
所述吊耳焊接连接于所述顶部堵板上;
所述排水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柱包括三个防撞柱侧板、防撞柱盖板以及多个防撞柱加强板;
三个所述防撞柱侧板焊接形成U形结构,所述防撞柱盖板焊接连接于三个所述防撞柱侧板的开口侧,并在所述防撞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俊赵红军陈乐恒杨航李东峰杨国栋冉红杜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