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水板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04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挡水板及轨道车辆。挡水板设置在车体的侧部,挡水板包括:挡水板本体,挡水板本体分别与车体的侧板和车体的地板支撑件连接,挡水板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车体的空调风道连通;通风格栅,通风格栅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一压条,第一压条设置在挡水板本体靠近车体的墙板的一端,以使挡水板本体与墙板连接;第二压条,第二压条设置在通风格栅靠近地板支撑件的一侧,以使地板布与挡水板本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层轨道车辆送风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水板及轨道车辆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挡水板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轨道车辆一般为单层,风道一般设置在车体的上部,在车体的墙板的上部开设出风口并与风道连通,即可在客舱内的上部实现送风。当轨道车辆为双层时,受空间限制,双层轨道车辆的风道需要设置在每层车体的下部,而车体的下部设置有挡水板,无法在客舱内的下部实现送风。如果继续在车体的上部开设出风口,风道与出风口距离过远,风道与出风口的连通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层轨道车辆送风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水板及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层轨道车辆送风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挡水板,挡水板设置在车体的侧部,挡水板包括:挡水板本体,挡水板本体分别与车体的侧板和车体的地板支撑件连接,挡水板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车体的空调风道连通;通风格栅,通风格栅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一压条,第一压条设置在挡水板本体靠近车体的墙板的一端,以使挡水板本体与墙板连接;第二压条,第二压条设置在通风格栅靠近地板支撑件的一侧,以使地板布与挡水板本体固定。进一步地,通风格栅的栅条的长度方向均与地板支撑件所在的平面平行。进一步地,通风格栅的栅条倾斜向下伸出,以使栅条与挡水板本体呈角度地设置。进一步地,挡水板本体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在通风格栅靠近地板支撑件的一侧,第二压条靠近通风格栅的一端与限位结构限位止挡。进一步地,第二压条包括主体部和装饰条,主体部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挡水板本体贴合,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呈角度地设置,以使第二段与挡水板本体之间形成容置地板布的容置空间,装饰条设置在第一段背离挡水板本体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地,第二段包括顺次连接的过渡段和压接段,压接段与第一段平行。进一步地,装饰条为多个,多个装饰条平行且间隔设置,装饰条与通风格栅的栅条平行,相邻两个栅条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装饰条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过渡段与装饰条平行。进一步地,挡水板本体与侧板之间为螺栓连接;和/或第一压条与挡水板本体之间为铆接;和/或第二压条与挡水板本体之间为铆接;和/或挡水板本体与地板支撑件之间为铆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挡水板。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挡水板本体上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与车体的空调风道连通,实现了对轨道车辆的客舱送风,且出风口与空调风道距离很近,使得客舱送风更加方便,无需设置复杂的结构,出风口处设置有通风格栅,防止异物进入出风口,避免影响空调设备运行,第一压条设置在挡水板本体靠近墙板的一端,从而使得挡水板本体与墙板连接,第二压条设置在通风格栅靠近地板支撑件的一侧,从而使得地板布与挡水板本体固定,防止地板布出现断面,外表更加美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层轨道车辆送风不方便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挡水板本体;20、通风格栅;30、第一压条;40、第二压条;41、主体部;411、第一段;412、第二段;4121、过渡段;4122、压接段;42、装饰条;50、限位结构;60、墙板;70、地板支撑件;80、空调风道;90、地板布;100、侧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层轨道车辆送风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挡水板及轨道车辆。其中,下述的轨道车辆包括下述的挡水板,下述的轨道车辆为上下双层结构。如图1所示,挡水板设置在车体的侧部,挡水板包括挡水板本体10、通风格栅20、第一压条30和第二压条40。挡水板本体10分别与车体的侧板100和车体的地板支撑件70连接,挡水板本体10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车体的空调风道80连通。通风格栅20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一压条30设置在挡水板本体10靠近车体的墙板60的一端,以使挡水板本体10与墙板60连接。第二压条40设置在通风格栅20靠近地板支撑件70的一侧,以使地板布90与挡水板本体10固定。通过在挡水板本体10上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与车体的空调风道80连通,实现了对轨道车辆的客舱送风,且出风口与空调风道80距离很近,使得客舱送风更加方便,无需设置复杂的结构,出风口处设置有通风格栅20,防止异物进入出风口,避免影响空调设备运行,第一压条30设置在挡水板本体10靠近墙板60的一端,从而使得挡水板本体10与墙板60连接,第二压条40设置在通风格栅20靠近地板支撑件70的一侧,从而使得地板布90与挡水板本体10固定,防止地板布90出现断面,外表更加美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层轨道车辆送风不方便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条30具有容置凹部,墙板60的一端插入容置凹部内,以使墙板60通过第一压条30与挡水板本体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风格栅20的栅条的长度方向均与地板支撑件70所在的平面平行。也就是说,通风格栅20的栅条沿挡水板本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由于通风格栅20位于整个客舱的下部,通过上述设置方式,通风格栅20能够阻挡来自客舱上部的异物,而绝大部分的异物来自与客舱上部,从而使得通风格栅20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通风格栅20的栅条倾斜向下伸出,以使栅条与挡水板本体10呈角度地设置。由于通风格栅20位于整个客舱的下部,而绝大部分的异物来自与客舱上部,将通风格栅20的栅条倾斜向下伸出,使得来自客舱上部的异物均能被通风格栅20的栅条阻挡,防止异物进入出风口,避免影响空调设置运行。此外,通风格栅20的栅条倾斜向下伸出,当送风为冷风时,冷风会首先吹向地板,而不会直吹乘客的身体,防止乘客着凉,保证了乘客的身体健康。如图2所示,第二压条40包括主体部41和装饰条42。主体部41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第一段411与挡水板本体10贴合,第二段412与第一段411之间呈角度地设置,以使第二段412与挡水板本体10之间形成容置地板布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设置在车体的侧部,所述挡水板包括:/n挡水板本体(10),所述挡水板本体(10)分别与所述车体的侧板(100)和所述车体的地板支撑件(70)连接,所述挡水板本体(10)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车体的空调风道(80)连通;/n通风格栅(20),所述通风格栅(20)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n第一压条(30),所述第一压条(30)设置在所述挡水板本体(10)靠近所述车体的墙板(60)的一端,以使所述挡水板本体(10)与所述墙板(60)连接;/n第二压条(40),所述第二压条(40)设置在所述通风格栅(20)靠近所述地板支撑件(70)的一侧,以使地板布(90)与所述挡水板本体(10)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设置在车体的侧部,所述挡水板包括:
挡水板本体(10),所述挡水板本体(10)分别与所述车体的侧板(100)和所述车体的地板支撑件(70)连接,所述挡水板本体(10)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车体的空调风道(80)连通;
通风格栅(20),所述通风格栅(20)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第一压条(30),所述第一压条(30)设置在所述挡水板本体(10)靠近所述车体的墙板(60)的一端,以使所述挡水板本体(10)与所述墙板(60)连接;
第二压条(40),所述第二压条(40)设置在所述通风格栅(20)靠近所述地板支撑件(70)的一侧,以使地板布(90)与所述挡水板本体(1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格栅(20)的栅条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地板支撑件(70)所在的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格栅(20)的栅条倾斜向下伸出,以使所述栅条与所述挡水板本体(10)呈角度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本体(10)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50),所述限位结构(50)设置在所述通风格栅(20)靠近所述地板支撑件(70)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条(40)靠近所述通风格栅(2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结构(50)限位止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条(40)包括主体部(41)和装饰条(4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龙龙李莉周玉美戚磊鲍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