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柱外饰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34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柱外饰板及车辆,A柱外饰板设于车辆的A柱外侧,车辆还包括位于A柱两侧的前挡风窗和侧窗,A柱外饰板包括外饰板本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导流通道;其中,进风口设于前挡风窗侧,出风口设于侧窗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A柱外饰板及车辆,气流在经过A柱表面时,由外饰板本体的进风口经导流通道从出风口排出,而出风口设于侧窗侧,从而使气流得能够集中至紧贴侧窗加速,因此,减小气流在A柱处的分离区域,降低动能消耗,进而提高了车辆燃油经济性,另外,无需改变原车辆驾驶室的白车身,仅针对A柱外饰板改进设计,故能应用于不同车型,且制造成本低,设计周期短,同时也使维修更加方便。同时也使维修更加方便。同时也使维修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柱外饰板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减阻结构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A柱外饰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日益严格的法规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商用车燃油经济性是决定商用车商品性的重要指标,而提高空气动力学是其重要手段之一。
[0003]现有的商用车设计,气流在A柱附近分离大,导致整车风阻大,进而使能量损耗加剧,不利于整车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燃商用车设计,气流在后视镜与A柱附近分离大,导致整车风阻大,进而使能量损耗加剧,不利于整车燃油经济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小整车风阻的A柱外饰板及车辆。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A柱外饰板,设于车辆的A柱外侧,所述车辆还包括位于所述A柱两侧的前挡风窗和侧窗,所述A柱外饰板包括:
[0006]外饰板本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导流通道;
[0007]其中,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前挡风窗侧,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侧窗侧。
[0008]上述A柱外饰板,气流在经过A柱表面时,由外饰板本体的进风口经导流通道从出风口排出,而出风口设于侧窗侧,从而使气流得能够集中至紧贴侧窗加速,因此,减小气流在A柱处的分离区域,降低动能消耗,进而提高了车辆燃油经济性。另外,无需改变原车辆驾驶室的白车身,仅针对A柱外饰板改进设计,故能应用于不同车型,且制造成本低,设计周期短,同时也使维修更加方便。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沿所述外饰板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和/或
[0010]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外饰板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和/或
[0011]所述导流通道均沿所述外饰板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
[0012]所述出风口的排风方向与所述车辆的所述侧窗平行设置。由于进风口沿外饰板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可使气流在经过A柱时,能够尽量全部引入至进风口,并由于导流通道沿外饰板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因此,缩短了进风口至出风口的导风路径,使气流快速通过导流通道排出,并且由于出风口沿外饰板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故充分利用了侧窗,使得气流能够尽量全部紧贴侧窗,同时也提高了气流速度。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前挡风窗平行设置。
[0014]如此,能够使进风口与气前方风窗引导至两侧的气流方向相垂直,从而减小风阻。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排风方向与所述车辆的所述侧窗平行设置。如此,能够使气流经出风口排出后,能够顺畅地被侧窗引导,减小风阻的同时,也提高了气流速度。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饰板本体具有形成所述导流通道的第一导风面和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一导风面和所述第二导风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面和所述第二导风面均自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出风口;
[0017]其中,所述第一导风面和所述第二导风面均为弧面。能使气流顺畅地经导流通道,以能够减小气流在导流通道内的风阻,从而减小能量损失。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面的弧度与第二导风面的弧度相同。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在导流通道内的风阻。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饰板本体包括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所述第一饰板和所述第二饰板沿第一方向相配接以界定形成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以及所述导流通道。使得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导流通道的形成方式简单。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饰板设有凹陷部,所述第二饰板配接于所述凹陷部处。一方面,可使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配合后的外观具有美感,且使外饰板本体的结构强度更好,另一方面,可使第二饰板沿其纵向方向的两端与第一饰板的凹陷部的两端配合简单,从而避免气流从第饰板和第二饰板的两侧溢出,进而影响减阻效果。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截面面积自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气流可在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形成流速差,使得气流在出风口的流速更快,有利于减小风阻。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柱外饰板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导流通道内。有利于增强外饰板本体的结构强度。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A柱及上述的A柱外饰板,所述A柱外饰板设于所述A柱外侧。
[0024]上述车辆,气流在经过A柱表面时,由外饰板本体的进风口经导流通道从出风口排出,而出风口设于侧窗侧,从而使气流得能够集中至紧贴侧窗加速,因此,减小气流在A柱处的分离区域,降低动能消耗,进而提高了车辆燃油经济性。另外,无需改变原车辆驾驶室的白车身,仅针对A柱外饰板改进设计,故能应用于不同车型,且制造成本低,设计周期短,同时也使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A柱外饰板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的A柱外饰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的A柱外饰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A柱外饰板100,外饰板本体10,进风口11,出风口12,导流通道13,第一导风面131,第二导风面132,第一饰板14,凹陷部141,第二饰板15,连接件16,支撑结构20,前挡风窗A,侧窗B。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
明。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柱外饰板(100),设于车辆的A柱外侧,所述车辆还包括位于所述A柱两侧的前挡风窗(A)和侧窗(B),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饰板(100)包括:外饰板本体(10),设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12)的导流通道(13);其中,所述进风口(11)设于所述前挡风窗(A)侧,所述出风口(12)设于所述侧窗(B)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外饰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沿所述外饰板本体(10)的纵长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出风口(12)沿所述外饰板本体(10)的纵长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导流通道(13)均沿所述外饰板本体(10)的纵长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外饰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的进风方向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前挡风窗(A)平行设置;和/或所述出风口(12)的排风方向与所述车辆的所述侧窗(B)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外饰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板本体(10)具有形成所述导流通道(13)的第一导风面(131)和第二导风面(132),所述第一导风面(131)和所述第二导风面(13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面(131)和所述第二导风面(132)均自所述进风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平由佳丽陈涛曹庆炜岳磊杨瀚博王阔曹惠南史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