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导流罩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413644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导流罩及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根据挂车上装载的货箱的高度调节第一顶部导流罩和第二顶部导流罩翻转的角度,根据挂车上装载的货箱的宽度调节侧部导流罩翻转的角度,根据氢瓶框架的后端面与挂车的前端面的间距调整侧部导流罩的伸缩量,通过各个位置导流罩的相互匹配,且两个顶部导流罩和侧部导流罩的翻转角度能够实时调节,侧部导流罩的长度能够调节,以使车辆在多种应用场景的情况下运行时,整车外部流场的气流分离区能够减少,最终实现降低整车风阻系数的目的,进而达到降低整车能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导流罩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车是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车之一。针对常见的燃料电池车,其工作原理通常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和电能,电能用于供车辆行驶。车辆需携带氢气瓶,驾驶室正后方设置有氢瓶框架,氢气瓶固定放置在氢瓶框架上,氢瓶框架的外形方正,氢瓶框架设置在驾驶室后方增大了主车与挂车之间的距离,最终导致整车的风阻系数偏大。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导流罩不能随着车辆的挂车所装置的货箱的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等进行翻转角度的实时调节,进而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以实现车辆处于不同场景下,降低整车风阻系数和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导流罩及车辆,实现了车辆处于不同场景下,降低整车风阻系数和能耗。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导流罩包括设置于牵引车的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罩包括设置于牵引车(100)的驾驶室顶部的第一顶部导流罩(1)、设置于氢瓶框架(300)顶部的第二顶部导流罩(2)及设置于氢瓶框架(300)两侧的两个侧部导流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牵引车(100)连接的挂车(200)上装载的货箱(400)的高度调节所述第一顶部导流罩(1)和所述第二顶部导流罩(2)翻转的角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顶部导流罩(1)被安装的铰接点与货箱(400)前端面的水平间距为L1,及货箱(40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罩包括设置于牵引车(100)的驾驶室顶部的第一顶部导流罩(1)、设置于氢瓶框架(300)顶部的第二顶部导流罩(2)及设置于氢瓶框架(300)两侧的两个侧部导流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牵引车(100)连接的挂车(200)上装载的货箱(400)的高度调节所述第一顶部导流罩(1)和所述第二顶部导流罩(2)翻转的角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顶部导流罩(1)被安装的铰接点与货箱(400)前端面的水平间距为l1,及货箱(400)的最高点与驾驶室顶部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差为l2,根据l1和l2获取所述翻转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tanα=l2/l1,根据α调整所述第一顶部导流罩(1)和所述第二顶部导流罩(2)翻转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挂车(200)上装载的货箱(400)的宽度调节所述侧部导流罩(3)翻转的角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导流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氢瓶框架(30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瀚博谢飞由佳丽岳磊马金英陈默薛明欣曹庆炜曹惠南张忠峰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