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87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该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安装于一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前槽内且具有一外露面板,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包含:一上游端连接器、多个下游端连接器以及一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征在于这些下游端口连接器设于该光学储存装置壳体的外露面板上且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与该光学储存装置共享一电源供应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本技术为一种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尤指安装于一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前槽内且具有一外露面板的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之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通用性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已逐渐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主要连接端口型式,因其可简化外部外围设备与个人计算机主机之间的联机,进而利用一条传输线上并列串接各类外围设备,解决现在个人计算机主机后面一大堆线乱绕的困境,而且还能够在不用重新开机或安装的状态下,随时安插各式的外围设备,因此许多的必要外围组件(例如键盘、鼠标等)大都已逐渐发展出能支持通用性串行总线的形式,而且许多新兴的外围组件(例如数字相机、扫描仪、数字摄影机等)亦已将通用性串行总线当作标准界面,作为与个人计算机连接的主要方式。请参见图1,其为一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USB Hub)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其中上游端(upstream port)以一型式B的连接器11(type B Connector),透过一通用性串行总线连接线(USB cable)与个人计算机主机板上所具的通用性串行总线端口(USB port)相接(图中未示出),而经由一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芯片12的作用,将可分别控制多个以型式A的连接器13(type A Connector)所完成的下游端口(downstream port)进行信号传输动作,进而提供多个外部外围设备进行连接。而目前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USB Hub)与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结合方式,除制造厂商于设计时已一并整合制造于其壳体的任意处外,一般供自行组装或升级的安装方式可分为下列几种:(a)以适配卡型式装设于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背面,其外观如图2(a)所示,型式A的连接器21(type A Connector)用以外露于主机壳体的背面。(b)以3.5吋磁盘驱动器尺寸的壳体,装设于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磁盘槽中,其外观如图2(b)所示,型式A的连接器22(type A Connector)外露于主机壳体的正面。而由于个人计算机主机背面原本存在有插拔困难的缺点,而且已有大量外围-->信号线运用此处进行连接,因此如果再以图2(a)的型式,将其连接器设于主机壳体的背面,不但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困难,更会占用其它适配卡的空间。而若以图2(b)的型式,将其连接器设于主机壳体的正面磁盘槽,亦将占用一磁盘槽空间,还由于此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USB Hub)需外接电源14方能运作,因此将占用个人计算机主机内电源供应器所能提供有限的电源供应线,造成使用者增设硬盘机、光驱或烧录机时的困扰。而如何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其为开发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本技术为一种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该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安装于一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前槽内且具有一外露面板,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包含:一上游端连接器、多个下游端连接器以及一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而该上游端连接器透过一通用性串行总线连接线与该个人计算机主机板相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至于该多个下游端连接器用以供多个外围装置进行连接,另外,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电连接于该上游端连接器与多个下游端连接器之间,而用以控制该上游端连接器与多个下游端口连接器间的信号传输动作,然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这些下游端口连接器设于该光学储存装置壳体的该外露面板上且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与该光学储存装置共享一电源供应线。根据上述构思,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中该上游端连接器可用一型式B的连接器(type B Connector)所完成,而该多个下游端连接器可用型式A的连接器(type A Connector)所完成。根据上述构想,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中该光学储存装置可为一光驱(CD-ROM drive)、一数字激光视盘机(DVD-ROMdrive)、一光盘读写机(CD-RW drive)或一同时具有数字激光视盘机与光盘读写机功能的光学储存装置。本技术将藉由下列附图及详细说明,作更进一步的描述,以有更深入的了解:图1:为一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USB Hub)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图2(a)、(b):为已有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USB Hub)的外观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揭示的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图4:为本发吸佳实施例所揭示的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的外观构造示意图。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个人计算机都装设有光学储存装置(Optical StorageDevice),例如光驱(CD-ROM drive)、数字激光视盘机(DVD-ROM drive)或光盘读写机(CD-RW drive))等,而且这些光学储存装置的外壳都为统一尺寸,因此将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共构于该光学储存装置的壳体中,进而达成改善已有技术的缺点,为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请参见图3,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其中以型式B的连接器(type B Connector)所完成的上游端连接器31、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芯片32以及多个以型式A的连接器(type A Connector)所完成的下游端口连接器33等组件与已有电路构造并无不同,不同处在于上述电路是设置与该光学储存装置的壳体中,而且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芯片的电源系与该光学储存装置34共享电源,仅利用该光学储存装置34原本就具有的一条电源供应线35连接至个人计算机主机内的之电源供应器上(图中未示出)。请参见图4,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揭示的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的外露面板示意图,其上的光盘托盘开口41、显示发光二极管42、耳机插座43、音量旋钮44以及两个控制按键45、46为一般光驱上常见的构件,而利用其外露面板上的剩余空间,本技术将多个(图中为四个)以型式A的连接器47(type A Connector)所完成的下游端连接器接设置其上,用以达成将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的连接器设于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前面的目的。相较于传统手段,本技术将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的连接器设于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前面的作法,可有效解决个人计算机主机背面原本就存在的插拔困难的缺失,而将连接器整合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的外露面板上的作法,亦将解决额外占用磁盘槽空间的缺点,另外,将控制器与该光学储存装置共享电源的作法,更不会占用个人计算机主机内电源供应器所能提供有限的电源供应线,因此有效改善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然而在本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内,可以作出种种变化,这些变化都应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该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安装于一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前槽内且具有一外露面板,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包含:一上游端连接器,透过一通用性串行总线连接线与该个人计算机主机板相连接以进行信号 传输;多个下游端连接器,用以供多个外围装置进行连接;以及一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电连接于该上游端连接器与多个下游端连接器之间,用以控制该上游端连接器与多个下游端口连接器间的信号传输动作,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游端口连接器设于该光学 储存装置壳体的该外露面板上且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与该光学储存装置共享一电源供应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该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安装于一个人计算机主机壳体的前槽内且具有一外露面板,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包含:一上游端连接器,透过一通用性串行总线连接线与该个人计算机主机板相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多个下游端连接器,用以供多个外围装置进行连接;以及一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电连接于该上游端连接器与多个下游端连接器之间,用以控制该上游端连接器与多个下游端口连接器间的信号传输动作,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游端口连接器设于该光学储存装置壳体的该外露面板上且该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控制器与该光学储存装置共享一电源供应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构于光学储存装置壳体内的通用性串行总线集线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锡荣
申请(专利权)人: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