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124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公开涉及一种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悬架系统及车辆,其中,安装结构包括稳定杆本体、套装在稳定杆本体外的衬套和用于将所述稳定杆本体和所述衬套安装到车架上的稳定杆支架,稳定杆本体上形成有径向凸起的齿状结构,齿状结构的齿形构造为圆弧形,衬套的内壁形成有与齿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所述衬套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稳定杆支架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花键相配合的第二花键。可以增加稳定杆本体与衬套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连接可靠性,避免产生滑移错动,影响整车的操作稳定性。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避免产生摩擦异响。齿状结构的齿形设置为圆弧形,可以降低稳定杆本体与衬套的接触点处应力,从而保证安装结构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悬架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稳定杆和稳定杆衬套是车辆操作稳定及侧倾控制的重要零部件,其作用是防止车辆在转向时出现较大侧倾角度,保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对整车操作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性能零部件。相关技术中,稳定杆和稳定杆衬套之间通过光滑柱面过盈配合,稳定杆扭转时会带动稳定杆衬套共同扭转。但是,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采用过盈配合的可靠性较低,在行车过程中,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之间容易产生错动,影响整车的操作稳定性。并且,在低温天气中,橡胶材质的稳定杆衬套会由于低温而变硬,导致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之间由于摩擦或变形而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杆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稳定杆本体与衬套之间、衬套与稳定杆支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系统,以解决稳定杆本体与衬套之间、衬套与稳定杆支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稳定杆本体与衬套之间、衬套与稳定杆支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稳定杆本体、套装在所述稳定杆本体外的衬套和用于将所述稳定杆本体和所述衬套安装到车架上的稳定杆支架,所述稳定杆本体上形成有径向凸起的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的齿形构造为圆弧形,所述衬套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齿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所述衬套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稳定杆支架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花键相配合的第二花键。可选地,所述齿状结构构造为沿径向向外的渐缩结构。可选地,所述齿状结构与所述稳定杆本体一体锻造成型。可选地,所述齿状结构贯穿所述衬套并伸出于所述衬套的两端。可选地,所述稳定杆本体上还形成有在周向凸起的凸筋,所述衬套的内壁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凸筋的环向切口。可选地,所述稳定杆支架过盈设置在所述衬套外侧。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本公开提供的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悬架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衬套与稳定杆本体之间通过齿状结构连接,增加稳定杆本体与衬套之间的连接面积,并采用错位的连接方式,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在行车过程中稳定杆本体与衬套之间产生滑移错动,影响整车的操作稳定性。此外,在低温环境下,也可以避免衬套变形后与稳定杆本体之间产生摩擦异响。在此基础上,齿状结构的齿形设置为圆弧形,在稳定杆本体扭转过程中,圆弧形可以降低稳定杆本体与衬套的接触点处应力,从而保证安装结构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稳定杆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稳定杆的安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稳定杆的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稳定杆的安装结构的另一角度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稳定杆本体2衬套3齿状结构4凸筋5环向切口6稳定杆支架6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车辆实际使用状态的上和下;“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本公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要素。参照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稳定杆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稳定杆本体1和套装在稳定杆本体1外的衬套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用于将稳定杆本体1和衬套2安装到车架上的稳定杆支架6,其中,参照图2所示,稳定杆支架6可以通过安装孔61可拆卸地安装在车架上,以便于安装结构的后期维修更换等。参照图3,该稳定杆支架6可以为半圆形支架,该半圆形支架从衬套2的下端将衬套2和稳定杆本体1向上固定至车架上。稳定杆本体1上形成有径向凸起的齿状结构3,齿状结构3的齿形构造为圆弧形,衬套2的内壁形成有与齿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其中,稳定杆本体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衬套2。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稳定杆支架6与衬套2可以采用花键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衬套2的外壁可以设置有第一花键,稳定杆支架6的内侧可以设置有与第一花键相配合的第二花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稳定杆支架6和衬套2中的一者设置类似于上述的齿状结构,在另一者上设置匹配齿状结构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衬套2与稳定杆本体1之间通过齿状结构3连接,增加稳定杆本体1与衬套2之间的连接面积,并采用错位的连接方式,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在行车过程中稳定杆本体1与衬套2之间产生滑移错动,影响整车的操作稳定性。此外,在低温环境下,也可以避免衬套2变形后与稳定杆本体1之间产生摩擦异响。在此基础上,齿状结构3的齿形设置为圆弧形,在稳定杆本体1扭转过程中,圆弧形可以降低稳定杆本体1与衬套2的接触点处应力,从而保证安装结构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衬套2与稳定杆支架6之间通过花键机械连接,也可以保证衬套2和稳定杆本体1的安装牢固。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3,齿状结构3可以构造为沿径向向外的渐缩结构。齿状结构3的尺寸从根部到顶部逐渐缩小,以减小稳定杆本体1扭转时齿状结构3的根部受力,避免齿状结构3损坏,以进一步保证安装结构的可靠性。本公开实施例中,齿状结构3可以与稳定杆本体1一体锻造成型。锻造零件的机械性能好,适用于在一些负载大,工作环境严峻的零部件中的应用,本公开采用齿状结构3与稳定杆本体1一体锻造成型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稳定杆的安装结构的可靠性,并且采用锻造的方式还可以节省材料成本,有助于轻量化设计。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齿状结构3能够贯穿衬套2并伸出于衬套2的两端。即,衬套2套设在齿状结构3外,并且齿状结构3沿稳定杆本体1的延伸长度大于衬套2沿稳定杆本体1的延伸长度,以避免衬套2在稳定杆本体1的轴向方向上从齿状结构3上脱出。为了更好地对衬套2进行轴向限位,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稳定杆本体1和衬套2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参照图4所示,稳定杆本体1上还形成有在周向凸起的凸筋4,衬套2的内壁形成有用于容纳凸筋4的环向切口5。通过凸筋4和环向切口5的特征可以实现衬套2的轴向限位,以进一步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稳定杆本体(1)、套装在所述稳定杆本体(1)外的衬套(2)和用于将所述稳定杆本体(1)和所述衬套(2)安装到车架上的稳定杆支架(6),所述稳定杆本体(1)上形成有径向凸起的齿状结构(3),所述齿状结构(3)的齿形构造为圆弧形,所述衬套(2)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齿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所述衬套(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稳定杆支架(6)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花键相配合的第二花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稳定杆本体(1)、套装在所述稳定杆本体(1)外的衬套(2)和用于将所述稳定杆本体(1)和所述衬套(2)安装到车架上的稳定杆支架(6),所述稳定杆本体(1)上形成有径向凸起的齿状结构(3),所述齿状结构(3)的齿形构造为圆弧形,所述衬套(2)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齿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所述衬套(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稳定杆支架(6)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花键相配合的第二花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结构(3)构造为沿径向向外的渐缩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结构(3)与所述稳定杆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