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74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7
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包括基座,基座的侧部安装一个气缸和两个转臂,转臂的中部通过转轴与基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气缸、传动块、转臂、齿条、齿轮等相结合,当台车本体运行到目标位置时,气缸可以推动传动块向背向台车本体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齿条向背向台车本体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齿轮和转臂,进而带动两个转臂上的夹持端配合夹住台车本体,从而实现有动力的台车本体锁定,提高了台车本体锁定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限位机构,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在全自动的铸造零件生产线上多处需要定位台车,台车用于放置砂箱,通过对台车循环的输送,完成砂箱在浇注冷却工位的循环往复。台车在每个工位的位置都需要定位,以保证砂箱拿取和放置的准确性。传统常用的定位方法有机械机构定位和液压定位;机械自锁定位没有驱动力经常发生定位不准导致砂箱放置不准,产生报废的产品。液压定位成本高,而且台车定位处一般都在生产线内部,不方便维护操作,时有漏油现象,污染环境。现有的台车限位机构在台车进入到台车限位机构之前,限位机构不能对台车进行主动避让,台车和限位机构容易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能够利用气缸、传动块、转臂、齿条、齿轮等相结合,当台车本体运行到目标位置时,气缸可以推动传动块向背向台车本体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齿条向背向台车本体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齿轮和转臂,进而带动两个转臂上的夹持端配合夹住台车本体,从而实现有动力的台车本体锁定,提高了台车本体锁定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包括基座,基座的侧部安装一个气缸和两个转臂,转臂的中部通过转轴与基座连接,转臂能够在转轴上转动,转臂的一端连接齿轮,齿轮能够跟随转臂转动,齿轮的中心轴与转臂转轴的中心轴共线,气缸的外壳与基座连接,气缸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传动块,传动块的两侧均连接一个齿条,传动块两侧的齿条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齿轮啮合。所述台车本体的底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基座的上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所述基座的侧部连接空压机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空压机的运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上安装辅助松解装置,所述辅助松解装置包括变速箱,变速箱的外壳与基座连接,变速箱上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外壳与变速箱的外壳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板,配重旋转板能够撞击转臂。所述传动块上安装齿轮啮合松解装置,所述齿轮啮合松解装置包括辅助电机,辅助电机的外壳与传动块连接,辅助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偏心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够利用气缸、传动块、转臂、齿条、齿轮等相结合,当台车本体运行到目标位置时,气缸可以推动传动块向背向台车本体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齿条向背向台车本体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齿轮和转臂,进而带动两个转臂上的夹持端配合夹住台车本体,从而实现有动力的台车本体锁定,提高了台车本体锁定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当锁定完成后,气缸能够带动传动块反向运动,从而使两个夹持端脱离对台车本体的夹持状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基座2,基座2的侧部安装一个气缸9和两个转臂6,转臂6的中部通过转轴与基座2连接,转臂6能够在转轴上转动,转臂6的一端连接齿轮20,齿轮20能够跟随转臂6转动,齿轮20的中心轴与转臂6转轴的中心轴共线,气缸9的外壳与基座2连接,气缸9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传动块21,传动块21的两侧均连接一个齿条22,传动块21两侧的齿条22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齿轮20啮合。所述台车本体1的底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基座2的上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所述基座2的侧部连接空压机72和控制器73,控制器73控制空压机72的运行,控制器73的信号输入端与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连接。本技术能够利用气缸9、传动块21、转臂6、齿条22、齿轮20等相结合,当台车本体1运行到目标位置时,气缸9可以推动传动块21向背向台车本体1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齿条22向背向台车本体1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齿轮20和转臂6,进而带动两个转臂6上的夹持端5配合夹住台车本体1,从而实现有动力的台车本体1锁定,提高了台车本体1锁定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当锁定完成后,气缸9能够带动传动块21反向运动,从而使两个夹持端5脱离对台车本体1的夹持状态。本技术在台车本体1接近夹持端5时,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发出的信号能够到达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此时,控制器73接收到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发出的电信号,此时控制器73控制空压机72带动气缸9伸展,进而带动两个夹持端5旋转至基座2以下位置,避免夹持端5和台车本体1发生碰撞。适用范围具体实施的选材和可行性分析:我们实际制作的样品以说明书附图作为图纸,按照说明书附图中各个部件的比例和配合方式实施,所述的连接为强力胶黏剂连接焊接铆接法兰连接一体成型式连接等常用的连接方式,实际制作时可以根据实际连接强度需要无需创造性的选择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点的厚度和强度。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空压机72、控制器73的配合方式,可以采用CN201210076111.1一种锡膏包装设备公开的红外感应器、空压机、控制器相配合的结构。实施例2: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基座2,基座2的侧部安装一个气缸9和两个转臂6,转臂6的中部通过转轴与基座2连接,转臂6能够在转轴上转动,转臂6的一端连接齿轮20,齿轮20能够跟随转臂6转动,齿轮20的中心轴与转臂6转轴的中心轴共线,气缸9的外壳与基座2连接,气缸9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传动块21,传动块21的两侧均连接一个齿条22,传动块21两侧的齿条22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齿轮20啮合。所述台车本体1的底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基座2的上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所述基座2的侧部连接空压机72和控制器73,控制器73控制空压机72的运行,控制器73的信号输入端与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连接。所述基座2上安装辅助松解装置,所述辅助松解装置包括变速箱44,变速箱44的外壳与基座2连接,变速箱44上安装旋转电机43,旋转电机43的外壳与变速箱44的外壳连接,旋转电机43的输出轴与变速箱44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44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板41,配重旋转板40能够撞击转臂6。当本装置由于机械原因出现卡住现象时,本技术的辅助松解装置能够利用旋转的配重旋转板40对转臂6进行撞击,从而辅助装置的松解,使本装置能够无需维修继续运行。本技术的辅助松解装置能够利用旋转电机43带动传动板41旋转,从而带动配重旋转板40跟随旋转,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基座(2)的侧部安装一个气缸(9)和两个转臂(6),转臂(6)的中部通过转轴与基座(2)连接,转臂(6)能够在转轴上转动,转臂(6)的一端连接齿轮(20),齿轮(20)能够跟随转臂(6)转动,齿轮(20)的中心轴与转臂(6)转轴的中心轴共线,气缸(9)的外壳与基座(2)连接,气缸(9)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传动块(21),传动块(21)的两侧均连接一个齿条(22),传动块(21)两侧的齿条(22)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齿轮(20)啮合,所述台车本体(1)的底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基座(2)的上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所述基座(2)的侧部连接空压机(72)和控制器(73),控制器(73)控制空压机(72)的运行,控制器(73)的信号输入端与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能够自动避让台车的铸造台车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基座(2)的侧部安装一个气缸(9)和两个转臂(6),转臂(6)的中部通过转轴与基座(2)连接,转臂(6)能够在转轴上转动,转臂(6)的一端连接齿轮(20),齿轮(20)能够跟随转臂(6)转动,齿轮(20)的中心轴与转臂(6)转轴的中心轴共线,气缸(9)的外壳与基座(2)连接,气缸(9)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传动块(21),传动块(21)的两侧均连接一个齿条(22),传动块(21)两侧的齿条(22)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齿轮(20)啮合,所述台车本体(1)的底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发射端(70),基座(2)的上部连接红外光电感应器接收端(71),所述基座(2)的侧部连接空压机(72)和控制器(73),控制器(73)控制空压机(72)的运行,控制器(73)的信号输入端与红外光电感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书宇邓浩然戴晓炯周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