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84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包括支撑板和半箱体,所述半箱体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半箱体,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第一螺纹帽、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等的设置,可以将两个半箱体向着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方便将两个半箱体内的铸造件取出来,在螺纹杆、第二螺纹帽、转环和连接杆等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调节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减少液态金属飞溅导致金属洒落造成的浪费,也可以降低金属温度较高溅射出来的风险,且在滚轮、电动推杆和支撑块等的共同作用下,方便了铸造箱的移动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
本技术属于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一般铸造件的铸造就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造箱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但是很多时候传统的铸造箱就是模具,因为金属的高温浇注,导致铸造件在铸造好之后无法方便的从铸造箱内取出,且在液态金属浇注时,由于直接浇注可能会导致液态金属飞溅,导致金属洒落浪费且金属温度较高溅射出来较为危险,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具有方便取出铸造件和放置飞溅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包括支撑板和半箱体,所述半箱体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半箱体,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活动穿设有转轴,所述第一滑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帽,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帽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半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半箱体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边沿,两个所述边沿上均开设有圆孔,两个圆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两个所述边沿的外表面卡接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半箱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半注料口,一个所述半注料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板,一个所述半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滑槽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活动穿设有转轴,一个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环,两个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二螺纹帽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板的一侧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与第一螺纹帽的外表面固定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与第二螺纹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和电动推杆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第一螺纹帽、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等的设置,可以将两个半箱体向着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方便将两个半箱体内的铸造件取出来,在螺纹杆、第二螺纹帽、转环和连接杆等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调节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减少液态金属飞溅导致金属洒落造成的浪费,也可以降低金属温度较高溅射出来的风险,且在滚轮、电动推杆和支撑块等的共同作用下,方便了铸造箱的移动和固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半箱体;2、连接杆;3、调节板;4、半注料口;5、把手;6、支撑板;7、支撑块;8、橡胶垫;9、滚轮;10、蓄电池;11、控制器;12、支撑杆;13、电动推杆;14、电机;15、第一滑槽;16、双向螺纹杆;17、第二滑槽;18、第一滑块;19、转环;20、边沿;21、固定螺栓;22、固定框;23、圆孔;24、第四滑槽;25、螺纹杆;26、第三滑槽;27、第二螺纹帽;28、第二滑块;29、第一螺纹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包括支撑板6和半箱体1,所述半箱体1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两个半箱体1,所述支撑板6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滑槽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活动穿设有转轴,所述第一滑槽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与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6,所述双向螺纹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帽29,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帽2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半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4、双向螺纹杆16、第一螺纹帽29、第一滑块18和第一滑槽15等的设置,可以将两个半箱体1向着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方便将两个半箱体1内的铸造件取出来,两个所述半箱体1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边沿20,两个所述边沿20上均开设有圆孔23,两个圆孔23内设置有固定螺栓21,两个所述边沿20的外表面卡接有固定框22,两个所述半箱体1的顶部均设置有半注料口4,一个所述半注料口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板3,半注料口4的一侧与调节板3的一侧一体成型设置,调节板3与半注料口4的连接处为弹性板,一个所述半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4,所述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4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滑槽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活动穿设有转轴,一个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环19,两个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27,所述第二螺纹帽2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调节板3的一侧活动连接,在螺纹杆25、第二螺纹帽27、转环19和连接杆2等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调节板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减少液态金属飞溅导致金属洒落造成的浪费,也可以降低金属温度较高溅射出来的风险。具体的,所述第二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8的顶部与第一螺纹帽29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包括支撑板(6)和半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箱体(1)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两个半箱体(1),所述支撑板(6)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滑槽(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活动穿设有转轴,所述第一滑槽(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与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6),所述双向螺纹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帽(29),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帽(2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半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半箱体(1)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边沿(20),两个所述边沿(20)上均开设有圆孔(23),两个圆孔(23)内设置有固定螺栓(21),两个所述边沿(20)的外表面卡接有固定框(22),两个所述半箱体(1)的顶部均设置有半注料口(4),一个所述半注料口(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板(3),一个所述半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4),所述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4)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滑槽(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活动穿设有转轴,一个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环(19),两个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27),所述第二螺纹帽(2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调节板(3)的一侧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包括支撑板(6)和半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箱体(1)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两个半箱体(1),所述支撑板(6)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滑槽(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活动穿设有转轴,所述第一滑槽(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与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6),所述双向螺纹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帽(29),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帽(2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半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半箱体(1)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边沿(20),两个所述边沿(20)上均开设有圆孔(23),两个圆孔(23)内设置有固定螺栓(21),两个所述边沿(20)的外表面卡接有固定框(22),两个所述半箱体(1)的顶部均设置有半注料口(4),一个所述半注料口(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板(3),一个所述半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4),所述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4)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滑槽(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活动穿设有转轴,一个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环(19),两个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宝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