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99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包括锻压机构、支撑机构,所述锻压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锻压件的受压块,所述受压块包括底板、放置区、锻压区,所述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焊接有所述锻压区,所述锻压区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有所述放置区,所述放置区与所述底板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放置区的设置使得在工作时需要微调工间放置位置时,可以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调节,不会损伤操作人员,并且在锻压时震感会被支撑机构削弱,使得工作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制品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
技术介绍
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锻压主要按成形方式和变形温度进行分类,按成形方式锻压可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类;按变形温度锻压可分为热锻压、冷锻压、温锻压和等温锻压等。但是现有的锻压机在工作时震感较强,操作起来较为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包括锻压机构、支撑机构,所述锻压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锻压件的受压块,所述受压块包括底板、放置区、锻压区,所述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焊接有所述锻压区,所述锻压区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有所述放置区,所述放置区与所述底板粘接。优选的,所述锻压机构包括导向杆、导向套、锻压锤头、伸缩杆、固定板、升降气缸,所述导向杆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部的四角,所述导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下部焊接有所述锻压锤头,所述导向套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上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载板、缓震液压杆、伸缩弹簧、承载弹簧,所述缓震液压杆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下部四角,所述缓震液压杆上设置有所述伸缩弹簧,所述缓震液压杆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承载弹簧。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载板、缓震液压杆、伸缩弹簧、支撑液压杆,所述缓震液压杆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下部四角,所述缓震液压杆上设置有所述伸缩弹簧,所述缓震液压杆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支撑液压杆。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四支,所述锻压锤头为上粗下窄的块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放置区的设置使得在工作时需要微调工间放置位置时,可以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调节,不会损伤操作人员,并且在锻压时震感会被支撑机构削弱,使得工作更加安全。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受压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的第二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锻压机构;101、导向杆;102、导向套;103、锻压锤头;104、伸缩杆;105、固定板;106、升降气缸;2、支撑机构;201、承载板;202、缓震液压杆;203、伸缩弹簧;204、承载弹簧;205、支撑液压杆;3、受压块;301、底板;302、放置区;303、锻压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包括锻压机构1、支撑机构2,锻压机构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机构2,还包括用于放置锻压件的受压块3,受压块3包括底板301、放置区302、锻压区303,底板301通过螺栓连接在缓震液压杆202的上部,底板301的上表面中间焊接有锻压区303,上表面是放置锻压件的位置,锻压区303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有放置区302,是操作人员放手的位置,放置区302与底板301粘接。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锻压机构1包括导向杆101、导向套102、锻压锤头103、伸缩杆104、固定板105、升降气缸106,导向杆101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301的上部的四角,使得导向套102固定轨道移动,导向杆10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导向套102,能够带动着锻压锤头103移动,导向套102的下部焊接有锻压锤头103,与锻压件接触进行锻压,导向套10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伸缩杆104,伸缩杆104的上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气缸106,是伸缩杆104动作的动力,升降气缸106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105的上部;支撑机构2包括承载板201、缓震液压杆202、伸缩弹簧203、承载弹簧204,缓震液压杆202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301的下部四角,能够缓解工作时带来的震动,缓震液压杆202上设置有伸缩弹簧203,将震感变弱,缓震液压杆202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承载板201,上部放置着机器的主体部分,承载板201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承载弹簧204,为受压块3提供了支撑;导向杆101设置有四支,锻压锤头103为上粗下窄的块状。工作原理:将锻压件放置在锻压区303,可通过放置区302用手微调放置位置,在伸缩杆104的带动下使得锻压锤头103与锻压件接触进行锻压,并且由于承载弹簧204与缓震液压杆202的共同作用下保证了锻压时工件的稳定,至此全部工作结束。实施例2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机构2包括承载板201、缓震液压杆202、伸缩弹簧203、支撑液压杆205,缓震液压杆202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301的下部四角,能够缓解工作时带来的震动,缓震液压杆202上设置有伸缩弹簧203,将震感变弱,缓震液压杆202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承载板201,上部放置着机器的主体部分,承载板201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液压杆205,为受压块3提供了支撑,工作时,将锻压件放置在锻压区303,可通过放置区302用手微调放置位置,在伸缩杆104的带动下使得锻压锤头103与锻压件接触进行锻压,并且由于支撑液压杆205与缓震液压杆202的共同作用下保证了锻压时工件的稳定,至此全部工作结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锻压机构(1)、支撑机构(2),所述锻压机构(1)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用于放置锻压件的受压块(3),所述受压块(3)包括底板(301)、放置区(302)、锻压区(303),所述底板(3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部,所述底板(301)的上表面中间焊接有所述锻压区(303),所述锻压区(303)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有所述放置区(302),所述放置区(302)与所述底板(301)粘接;/n所述锻压机构(1)包括导向杆(101)、导向套(102)、锻压锤头(103)、伸缩杆(104)、固定板(105)、升降气缸(106),所述导向杆(1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301)的上部的四角,所述导向杆(10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导向套(102),所述导向套(102)的下部焊接有所述锻压锤头(103),所述导向套(10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伸缩杆(104),所述伸缩杆(104)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气缸(106),所述升降气缸(106)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05)的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的防损伤型锻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锻压机构(1)、支撑机构(2),所述锻压机构(1)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用于放置锻压件的受压块(3),所述受压块(3)包括底板(301)、放置区(302)、锻压区(303),所述底板(3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部,所述底板(301)的上表面中间焊接有所述锻压区(303),所述锻压区(303)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有所述放置区(302),所述放置区(302)与所述底板(301)粘接;
所述锻压机构(1)包括导向杆(101)、导向套(102)、锻压锤头(103)、伸缩杆(104)、固定板(105)、升降气缸(106),所述导向杆(1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301)的上部的四角,所述导向杆(10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导向套(102),所述导向套(102)的下部焊接有所述锻压锤头(103),所述导向套(10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伸缩杆(104),所述伸缩杆(104)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气缸(106),所述升降气缸(106)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05)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盛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