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990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壳,所述减震壳的内部设置有方孔,方孔套接在锤头上,所述减震壳外壁上设置有垂直贯穿至方孔的螺纹孔,所述减震壳上还设置有阻尼器和降噪槽,所述减震壳通过螺纹孔内的螺栓与锤头固定相连,将减震壳套进电液锤中,用螺栓将其固定,当电液锤工作时,阻尼器和降噪槽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场景广泛且能实现良好的减震和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降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胚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已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而电锤作为锻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设备,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锤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对锻件进行击打,进而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但是电液锤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大震动,不仅噪音大,而且会导致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虽然行业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始终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良好,可降噪、使用场景广泛的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良好,可降噪、使用场景广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壳,所述减震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减震壳的内部设置有方孔;所述减震壳外壁上设置有垂直贯穿至方孔的螺纹孔,所述方孔包括方孔内壁,所述方孔内壁上设置有降噪槽和垂直方孔内壁向外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盲孔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方孔内部,所述盲孔均匀分布于方孔内壁的四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减震装置设计为贴附在电液锤头外壁的减震壳,使得减震装置结构变得简单,与此同时,减震壳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实施减震的用具进行设计,并且减震壳与用具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可以随时取用并进行维护,所以减震装置的适用性高,可使用场景也十分广泛,此外,减震壳与方孔之间设置有阻尼器和降噪槽,阻尼器内可做往复运动的活塞及阻尼介质硅油可以将电液锤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量通过阻尼耗散掉,从而使得减震装置实现良好的减震效果,以及降噪。本技术的以上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横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与锤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缓冲蓄能器的示意图。图中:1、减震壳;2、方孔;21、方孔内壁;22、降噪槽;23、降噪隔板;3、螺纹孔;4、阻尼器;41、活塞柱体;42、缸筒;43、活塞尾柱;44、让位凹槽;45、密封块;46、活塞;47、缓冲块;5、盲孔;6、锤头;7、吊环;8、挡块;9、充气孔;10、充气阀;11、缓冲蓄能器;111、弹性隔膜;112、压缩氮气;12、充气管;13、封闭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壳1,所述减震壳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减震壳1的内部设置有方孔2,所述减震壳1外壁上设置有垂直贯穿至方孔2的螺纹孔3,所述方孔2包括方孔内壁21,所述方孔内壁21上设置有降噪槽22和垂直方孔内壁21向外的盲孔5,所述盲孔5内设置阻尼器4,所述阻尼器4的一端与盲孔5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方孔2内部,为了能够向锤头6均匀施加压力实现稳固,所述盲孔5均匀分布于方孔内壁21的四周。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所述降噪槽22内设置有降噪隔板23,所述降噪槽22位于方孔内壁21的中轴线上,所述阻尼器4和螺纹孔3对称分布在降噪槽22的两侧,为了保证阻尼器4的正常使用,所述让位凹槽44的内径与活塞尾柱43外径相匹配,即活塞尾柱43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在做往复运动时,与让位凹槽44的槽体内部四周均有充足的间隙,所述让位凹槽44的底部与盲孔5的底部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阻尼器4包括活塞柱体41、缸筒42、活塞尾柱43和让位凹槽44,所述让位凹槽44位于盲孔5靠近减震壳1外表面的一端,所述缸筒42固定在盲孔5内部,缸筒42内部设置活塞柱体41,活塞柱体41上设置活塞46,缸筒42靠近方孔2一端设置挡块8,用于限定活塞的运动范围,缸筒42靠近让位凹槽44一端设置有密封块45,用以保证阻尼介质硅油不外溢,靠近所述密封块45的一端还设置有缓冲块47,用来缓解锤头6带给缸筒42的震动冲击,活塞46在缸筒42内部滑动并与密封块45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活塞柱体41两端伸出缸筒42并在让位凹槽44一端与活塞尾柱43连接,所述挡块8与盲孔5内壁固定连接。为了能够让所述活塞尾柱43在做往复运动时不触碰到让位凹槽44的底部导致装置受损,所述活塞柱体41上的活塞尾柱43的最大行程仅为让位凹槽44的深度的五分之一,而所述让位凹槽44的深度为活塞柱体41长度的三分之一,进一步的保证了让位空间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所述活塞柱体41的头部外露于缸筒42,并指向方孔2内,此外所述活塞柱体41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塞46并与缸筒42内壁贴合,在活塞柱体41做往复运动时,活塞46一起运动,可以充分利用充盈在缸筒42内的阻尼介质硅油,进而实现良好的阻尼效果。如图1、图2所示,除了减震壳1与锤头6之间的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方式,其余部件的固定连接均为焊接相连。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1中,将电液锤的锤头6部分套入所述减震壳1的方孔2中,此时,锤头6的外壁与活塞柱体41的头部接触,在所述螺纹孔3中放入螺栓,使得减震壳1与锤头6的外壁紧固,活塞柱体41的头部进一步缩入缸筒42,但仍有部分露出,帮助螺栓对电液锤实施二次固定,当启用电液锤时,将吊环7与动力传输部件连接,随着吊环7的上下运动,与吊环7相连的锤头6四周的震动会传递到所述活塞柱体41的头部,使得所述活塞柱体41以及活塞尾柱43向让位凹槽44方向行进,同时活塞46推动阻尼介质硅油,利用硅油的粘性提供的阻尼耗散震动能量,此外均匀分布的降噪槽22内设置有降噪隔板23,所述降噪隔板23为聚酯纤维吸音板,可以吸收电液锤工作时的部分噪音,达到降噪效果。本实施例1中的减震装置为贴附在锤头6外壁的减震壳1,结构简单,可随时取用,减震壳1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减震的用具进行设计,适用性高、可使用场景广泛,由于锤头6在工作中带来的横向震动对锻件的加工面质量影响较大,容易产生振纹,而本减震装置又使得电液锤工作时带来的横向震动可以全面的得到吸收,所以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此外通过降噪槽22内的降噪隔板23实现了有效降噪。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所述减震壳1上设置有充气孔9,充气孔9连通至缸筒42内部的封闭内腔13,充气孔9外部连接有充气管12并且通过充气阀10与缓冲蓄能器11连接,所述缓冲蓄能器11设置为球形,球形内部设置弹性隔膜111,所述弹性隔膜111用作氮气隔离密封,所述缓冲蓄能器11内部充满压缩氮气11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壳(1),所述减震壳(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减震壳(1)的内部设置有方孔(2);所述减震壳(1)外壁上设置有垂直贯穿至方孔(2)的螺纹孔(3),所述方孔(2)包括方孔内壁(21),所述方孔内壁(21)上设置有降噪槽(22)和垂直方孔内壁(21)向外的盲孔(5),所述盲孔(5)内设置阻尼器(4),所述阻尼器(4)的一端与盲孔(5)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方孔(2)内部,所述盲孔(5)均匀分布于方孔内壁(21)的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壳(1),所述减震壳(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减震壳(1)的内部设置有方孔(2);所述减震壳(1)外壁上设置有垂直贯穿至方孔(2)的螺纹孔(3),所述方孔(2)包括方孔内壁(21),所述方孔内壁(21)上设置有降噪槽(22)和垂直方孔内壁(21)向外的盲孔(5),所述盲孔(5)内设置阻尼器(4),所述阻尼器(4)的一端与盲孔(5)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方孔(2)内部,所述盲孔(5)均匀分布于方孔内壁(21)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槽(22)内设置有降噪隔板(23),所述降噪槽(22)位于方孔内壁(21)的中轴线上,所述阻尼器(4)和螺纹孔(3)对称分布在降噪槽(2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液锤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包括活塞柱体(41)、缸筒(42)、活塞尾柱(43)和让位凹槽(44),所述让位凹槽(44)位于盲孔(5)靠近减震壳(1)外表面的一端,所述缸筒(42)固定在盲孔(5)内部,缸筒(42)内部设置活塞柱体(41),活塞柱体(41)上设置活塞(46),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新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辉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